吃不完的红利

发布于: Android转发:9回复:18喜欢:84

有人回复我高股息也会遭遇至暗时刻

我复盘了十几年的行情


所谓高股息的至暗时刻(以东证红利低波为例)

无非是2011~2013,跌了10%

2015.6~2016.3,跌了30%

2018,跌14%

其余时间都在上涨:

2009,涨了100%

2014~2015.6,涨140%

2016.2~2017,涨70%

2019~2023,涨100%

14年16倍,复利年化22%

股息率大于4%买入,接近2%卖出

有明显大于银行存款的股息,那就吃息躺平

没有,就存银行

格老早就说了,股票是特殊的债券

只不过大部分人把它当成博弈的工具

赌徒眼里,什么都是赌具

令股息佬开心的是

即使连涨三年

目前中证红利pb0.75,pe6.7,股息率5.35%

全市场横向比较,估值最低,股息率最高

与自己纵向比较,各项指标处于历史最低的10%~20%分位

资金就像水,永远往低处流,以银行、煤炭、石化、高速、基建等硬资产为代表的红利股的估值填平之前,其他股票很难有大行情

毕竟,市场扩容了,增多粥少

历史上,红利股会至少涨到股息率低于3%,直接拉估值的话,还有40%空间,这是吃息佬不想看到的

最好是以时间换空间,像过去5年那样,估值不涨反跌,更好。5年间,估值持续下跌,但红利低波ETF的净值,普遍接近翻倍

当然,直接拔估值也无所谓,因为除了纯红利股,还有大把的红利质量股:这些大白马有连续5年15%以上的Roe,行业为医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轻工制造等。

这些白马虽然2019~2020也大涨过,但2023年开始,跌到了股息率>4%,5%,6%。市场一看,大白马虽然大都是竞争行业,不像纯红利股的公共事业性质稳定,但竞争行业的寡头也是变相垄断,不然为什么无论是贸易战还是疫情,都不影响他们Roe又高又稳定?

跌不动就涨,近半年一些红利质量股已经开始启动了:双汇伊利招行、济川、格力美的、丽珠、海信、中国平安养元饮品等等。

之所以他们能先于其他大白马率先企稳上涨,原因就在于股息!一只股票无论怎么估值都不稳妥,只有令人满意的实实在在的股息,才能吸引最保守的长线资金买入!

吃息佬内心也有一杆秤:pb-roe模型预期年化收益率=ROE*(1-分红率)+ROE*分红率/pb

根据这杆秤,现在买入一些高质量股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平均在10%~15%:

双汇7%、伊利10%、招行15%、济川14%、格力16%、美的14%、丽珠10%、中国平安10%、泸州老窖15%、

作为对比,持有目前涨幅最高的红利股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10%左右:

建设银行12%、中国石油9%、宁沪高速8%、中国移动7.6%、中国神华11%、唐山港8%、中文传媒10%、长江电力6.8%、富安娜10%

所以吃息佬逐步把目光关注到一些涨幅相对落后的红利股:中国铁建隧道股份兴蓉环境首创环保、以及部分城商银行。

一些未来两年利润大概率增长的红利股:内蒙华电平煤股份盘江股份民生银行中国海油

以及,部分底部的周期股:海螺水泥宝钢股份晨鸣纸业闰土股份中联重科

心里打着算盘:当下涨幅第一梯队的红利股大都是垄断的央国企,10%左右的收益率虽然比红利质量股高,但确定性强,在经济转暖、美债收益率下降之前,国内这种类债权性质的红利股大概率会持续走强。行情见顶有很多标志:公募的超赔、散户的抢购、周线级别macd死叉、股息率降到3%以下、全市场对红利股的认同等等。这些都没出现。

所以,未来半年到一年,持有这些大概错不了。

再搭配一些涨幅相对落后的红利股,并逐步配置性价比凸现的红利质量股,将会是未来1~3年的大概方向。

总之,吃股息是流水席,永远吃不完。组合投资,涨多了就卖,买入更便宜的,并适当跟随市场的趋势即可。永远把安全放在首位。

全部讨论

图片是在哪个app上看的呢

请问文章中“14年16倍,复利年化22%”,是以东证红利低波为例算的复合收益率吗?我查询了一下,该指数基日是2009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现在的全收益点位是4769.74,算下来年化是11.7左右,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中证红利PE估值不是超34%了吗?

06-04 07:49

好好好!谢谢。

03-03 22:59

股息率分类

吃股息是流水席,永远吃不完。

03-01 10:26

02-26 08:54

02-26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