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卖”资产遭盘中跌停,沃森生物的滑铁卢其实早有预兆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你们这帮人这样做,知不知道会因果报应?”

12月5日,在被称为今年“最火爆”的电话会议上,一位机构投资者如是质问沃森生物的管理层,表达对公司“贱卖”核心资产的强烈不满。

此前,沃森生物曾于12月4日公告以11.4亿元转让上海泽润32.60%股权。交易完成后,上海泽润将不再是其控股子公司。

由于上海泽润经营的HPV系列疫苗研发业务被视为沃森生物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点,这则引爆投资人的“贱卖”公告很快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12月6日,沃森生物收到了云南证监局针对该项转让事宜的问询函,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就此向沃森生物下发关注函。

受于监管层、投资人、舆论等多方压力,沃森生物在12月6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取消了对相关转让议案的审议。尽管如此,沃森生物的股价还是在12月7日早盘急速跳水并于盘中跌停,报37.65元/股。

有投资人戏称,沃森生物股权转让乌龙引发的跌停,是上市公司割了机构的韭菜。实际上,沃森生物上市以来一直神操作不断,只不过这次“贱卖”核心资产的行为,彻底引爆了资金的情绪。不得不说,如何透过上市公司披露的经营日常识雷避雷,是投资人永远的必修课。

11.4亿元卖出核心资产

沃森生物意味着什么?

耕耘疫苗研发行业二十余年,沃森生物的两大核心疫苗品种分别是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HPV疫苗。公司欲转让32.6%股份的子公司上海润泽,主要负责的就是公司的HPV疫苗业务。

相当于原本两条腿走路的沃森生物,将自己的核心业务拱手让出。在这背后,更令市场咋舌的是公司对该部分资产估值的合理性。

沃森生物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二价HPV疫苗于2020年4月完成了Ⅲ期临床研究并获得了《临床试验报告》,6月15日收到二价HPV疫苗申报生产的《受理通知书》,目前该疫苗申报生产的相关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九价HPV疫苗目前正在开展Ⅰ期临床试验。

人们对HPV疫苗注射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九价HPV疫苗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让HPV疫苗研发成为投资者看多的医药赛道之一。据智飞生物2020年半年报数据,其四价HPV疫苗批签发量达366.44万支,同比增长29.80%;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达215.98万支,同比大幅增长83.13%。

沃森生物的HPV疫苗业务也因此成为未来重要的业绩释放点,随着HPV疫苗评审和临床试验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公司收获了投资机构的一致看涨预期。

沃森生物此次转让上海润泽32.6%股权的报价仅为11.4亿元。这意味着上海润泽即将落地的HPV疫苗业务,在此次交易中的整体估值仅为34.96亿元,这立马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从经营同类业务的上市公司估值来看,力主研发HPV疫苗的上市公司万泰生物,其二价HPV疫苗已于2020年9月获批上市,九价HPV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III期阶段。截至12月7日,万泰生物对应市值816亿元。排除万泰生物体内的体外诊断等业务,其HPV疫苗业务的估值可约达600亿元。

对此,有市场分析指出,考虑到上海润泽在九价HPV疫苗的临床试验进度上落后于万泰生物,上海润泽的合理估值约为200亿元。

穿透股权受让方

泰格医药介入之谜

资产低价转让,受让方显然是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

根据沃森生物发布的公告,上海润泽公司的股权受让方分别为淄博韵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淄博韵泽”)、永修观由昭德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永修观由”)。

对此,深交所在6日下发的关注函中,要求沃森生物披露淄博韵泽、永修观由穿透后的最终出资人与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并披露四家相关公司的运营资料及最终出资人。

实际上,从天眼查穿透这两家受让公司的股权不难发现,淄博韵泽和永修观由都指向同一家上市公司,泰格医药(A+H)。

作为受让方之一的淄博韵泽成立时间为2020年11月19日,距股权转让事宜公布日仅隔半月。西安泰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淄博韵泽99.99%的股份,其大股东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泰格医药的控股子公司。泰格医药同样通过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永修观由36.02%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两年前,沃森生物也曾将彼时的优质资产,负责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业务的嘉和生物剥离,而泰格医药旗下的泰格盈科和观由资本,也是该次交易的参与方。

但蹊跷的是,泰格医药两次参与沃森生物股权转让事宜的标的公司,其主营业务均为药物研发,而泰格医药从事的是TO B的服务业务,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两者业务所涉领域并不相关。这不禁令市场生疑,泰格医药在历次股权转让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一场早有伏笔的暴跌

6日早盘,沃森生物股价急挫,跌停后单日总市值缩水约140.92亿元。

这几乎是意料之内的表现。有投资人戏称,沃森生物股权转让乌龙引发的跌停,是上市公司割了机构的韭菜。从资金流向来看,沃森生物6日主力资金流出额高达63.38亿元,占当日流通资金的32.7%。截止今日收盘,沃森生物年内最大回撤高达60.19%(后复权)。

暴跌来的激烈,却并不突然。沃森生物上市以来一直神操作不断,只不过这次“贱卖”核心资产的行为,彻底引爆了资金的情绪。

回溯沃森生物的收购史,其曾于2013年前后收购血制品公司河北大安的股权,还未等到经营好转,便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先后卖出,这笔股权收购以亏损告终。上文中提到的嘉和生物,也来自沃森生物2013年和2015年的股权收购,就在产品研发即将落地之际,其又于2018年将相关资产剥离出上市公司业务矩阵。

有意思的是,沃森生物在转让嘉和生物股权时曾表示,之所以剥离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业务是希望聚焦在单抗和宫颈癌方面的疫苗研发上。当此次“贱卖”上海润泽而被机构质疑为何转让公司核心业务时,沃森生物又拿出了新的“杀手锏”——专注于已布局的mRNA和腺病毒载体等技术平台的构建及新产品的研发。

那么,沃森生物为何能做到毫无顾忌的转让重要资产?据不完全统计,沃森生物第二大股东、公司战略委员会前委员刘俊辉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减持沃森生物股份,自2020年1月8日至2020年9月30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约1.17亿股,减持比例约为7.64%。期间,刘俊辉还曾出资3亿元参加疫苗公司康泰生物(300601.SZ)的定增。

需要警惕的是,截至2020年三季度,沃森生物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低于5%。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股东频繁减持,且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普遍偏低,是明显的资金撤出信号,包括公司低价卖出核心业务资产,也是明显的套现行为。不得不说,如何透过上市公司披露的经营日常识雷避雷,是投资人永远的必修课。

全部讨论

2020-12-08 18:26

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