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0
大隐兄这个观点,3月份在京研汇线下讨论时提出过,其后我一直有不断思考。
1. 耐力克的上市适应症太小,ph+ALL超适应症使用的用户也有限,放量速度慢,但22H1、23H1,0.79、1.08的销售额,确实不及预期;
2. 亚盛的商业化能力确实是短板,换了一个据说经验很丰富的销售总监,希望能逐步弥补;
3. 血液肿瘤的药,因为用药周期长,具有累积效应,销售业绩起步慢,但一年一年累积起来不会慢;
4. 如果考虑商业化能力,亚盛的投资价值确实要打折扣。但对于biotech公司来说,管线价值的分量,应该比商业化能力的分量大得多。亚盛的国际化管线,才是亚盛的核心价值;
5. 亚盛管线的进度,一再MISS,我也很不满。说明公司的管理能力是有欠缺的。但我非常敬佩亚盛的临床方案设计能力和前瞻性,2575美国注册临床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巧妙的临床方案设计和前瞻性,可以弥补亚盛管线进度的MISS。
引用:
2023-11-18 19:41
虽然知道会得罪很多人,但还是说了吧。亚盛医药耐立克用于治疗一代和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和/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新适应症获批是个好消息,但不可过于乐观。隐忧在于耐立克上市以来销售收入一直低于上市之前市场的预期。耐立克2021年11月获批上市,今年...

全部讨论

普兄的思考很深入,有几点不一定对,供参考:
1、国内商业化能力都不行,国际化商业能力会好吗?
2、2575国际潜力究竟如何?真的如公司自己说得那么好吗?
3、临床设计巧妙固然有利于获批,但是否也说明疗效优势不明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