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眼视光团队2020届博、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眼视光团队2020届博、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顺利结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日,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眼视光团队2020届博、硕士研究生答辩如期举行。答辩会采用线下答辩的方式,通过论文PPT汇报、专家提问、研究生解答、委员投票等环节,两位博士生、三位硕士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首批线下答辩圆满完成

助力学生如期毕业

本次答辩历时4个小时,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瞿佳教授担任答辩主席,中南大学唐罗生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陈浩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王华教授、湖南省儿童医院陶利娟教授、中南大学熊炜教授及中南大学林丁教授等6位资深眼科专家担任答辩委员。

整个答辩流程顺利流畅,紧凑有序。学院视光研究方向第一批答辩完成后,经过答辩委员的热烈讨论及投票表决,一致认为两位博士、三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和答辩过程均已达到博、硕士学位的要求,建议分别授予其博、硕士学位。瞿佳教授总结道,“现场学生论文答辩条理明晰,逻辑性强,也反映出了学子们综合素质高,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亚洲眼视光执业管理协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右二)与所带教的博、硕士合影

博士研究生龙波自2014年考入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硕士、博士阶段均师从亚洲眼视光执业管理协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他发表SCI文章两篇,CSCD文章一篇,其论文被国际期刊Translational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和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收录,累积影响因子达到6.06分。温龙波的毕业论文聚焦科学近视防控,以《环境因素与青少年近视眼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为题,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从读研开始,他作为爱尔眼视光研究所许多创新科研项目的核心研发人员之一,全程参与了近视防控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的设计、研发及应用,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感谢杨智宽教授带领的爱尔眼视光研究所给学生们创造了优质的科研平台,使我有机会多次参加全国乃至国际眼科年会,并获得优秀论文奖及参会奖学金等多重奖励。”

杨智宽教授的另外一名优秀博士研究生武浩然也成功通过答辩,他答辩的论文题目是《间歇性外斜视立体视觉时空维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这项研究,该同学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科院2区SCI两篇,累积影响因子7.5分,其中一篇SCI论文被评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十大科研亮点”;被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录用为发言和壁报累计11次,并获得中国眼科学和视觉科学研究大会奖学金;受邀前往美国、加拿大、日本进行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学术交流;获得2018年度国家奖学金、一次学院“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和两次学院“优秀研究生”二等奖学金;并获得湖南省2020届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杨智宽教授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王思迪的答辩论文题目是《成人近视眼周边屈光分布与中心屈光参差程度的关系研究》,基于前期研发的广域视网膜屈光度检测技术对有/无屈光参差人群的周边屈光分布展开研究,阐明了两类人群的双眼周边屈光分布模式的异同,并以屈光参差为模型,初步归纳近视眼周边屈光度的区域性变化规律。相关文章已在中科院二区杂志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上发表(IF=3.812)。该生在读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硕士生导师、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副教授(居中)与所带教的硕士合影

本次答辩会同时还有蓝卫忠副教授的两名优秀硕士研究生林政桦和陆一秋。瞿佳教授对两位硕士研究生的答辩给予高度赞赏,并称赞道“蓝卫忠副教授的学生非常优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答辩达到学术型水平,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达到博士答辩的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林政桦的答辩题目是《广域视网膜屈光度检测系统搭建及其临床应用》,基于该研究,林政桦同学在读期间发表中科院2区、3区SCI论文各一篇,累积影响因子7.9分,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2020年美国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年会Travel Grant,2020年美国光学学会线上特邀专题讲话一次,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访问学者(4个月),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一次。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陆一秋答辩的论文题目是《一种新型近视眼控制镜片的临床效果研究》,该研究对于目前一款新型近视控制镜片——多区正向光学离焦镜(DIMS)展开了青少年配戴适应性、人群可接受度、及近视控制效果的系列研究。该研究已在中科院二区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上发表(IF=4.483)。该生在读研期间,多次受邀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并于2019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7届全球近视眼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同时,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中南大学校级“优秀学生”,院级“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并以综合排名第一获得湖南省2020届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校企联合培养成效显著

产教研融合服务社会

据了解,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是我国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开设的眼科学院,也是校企联合的一次有益探索。爱尔眼科目前成立有“爱尔眼科研究所”“爱尔眼视光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等科教研平台;其布局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北美、东南亚的600余家专业眼科机构,为学子们提供了科研创新、临床实践、产品开发应用和跨学科学习探索的机会以及就业发展的平台;为促进眼科科研成果及专利转化,加快科研创新的推广而创立的“爱尔全球科技创新投资孵化基金”,为学子们“科技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眼健康”的理想插上了翅膀。

春风化雨,科研教学方舟并济;润物无声,立德树人以身示范。答辩结束后,杨智宽教授勉励大家,“只有负重前行,才能举重若轻。毕业,并不是所谓的完成和结束,而蕴含着全新的开始和启程。希望各位学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秉承‘立德,尚道,精业,博爱’的院训与精神,保持严谨细致的作风、吃苦耐劳的态度,以健康的心智、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更多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推荐阅读 」

一喜!一忧!

携手共建再深一步!爱尔眼科助力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大湾区,签约!爱尔眼科与暨南大学共建3家核心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