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剑波院士:新能源与电力系统,要互相适应,加强技术条件和市场机制研究!附ppt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未来,新能源要更多地去适应电力系统,还是电力系统升级改造更多地适应新能源?能源转型不能延续惯性思维,不管是电力系统还是新能源,两边都要变。互相适应“随着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新能源必将迎来持续高速发展时期,将会从局部地区开始逐步形成一个新能源电力、电量高占比的电力系统。”在2020全球能源互联网(亚洲)大会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结合我国新能源高速发展大背景,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带来的高效消纳、安全运行和机制体制等巨大挑战,提出值得关注的关键技术及应对措施。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增加,系统设备数量将急剧增加,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系统特性和有无功平衡机制都会发生一些变化。郭剑波认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除了消纳挑战外,更重要的是会带来安全上的挑战。

新能源供电带来的安全问题方面,郭剑波表示,新能源发电参与一次调频,可降低稳态频率偏差和暂态最大频率偏差,但因未改善系统惯量,频率变化率未能改善,低惯量系统越限风险仍然存在。通过采用虚拟惯量控制可使新能源提供一定惯量支撑,但由于一次能源输入的可控性差,可能导致频率二次跌落等次生事故。

郭剑波当时就指出,应加强以新能源为主力电源的电力系统的构建技术条件和市场机制的研究,并对新能源设备、运行及控制提出新技术要求。此外,要通过拓展电力利用、多能互补和能源综合利用,利用先进的气象预报、传感、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协调源—网—荷—储等资源,应对高占比新能源给系统带来的巨大功率波动和技术挑战。

来源:电网智囊团、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