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国大陆IC晶圆厂产能将增至全球第一;机构公布2024年全球十佳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数据及榜单呢?

机构:2026年中国大陆IC晶圆厂产能将增至全球第一

半导体研究机构Knometa Research发布了截至2023年末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半导体生产能力(不考虑公司总部所在地,以工厂所在国家/地区生产的半导体晶圆产量)及未来预测。

报告显示,2023年底全球半导体产能份额为韩国22.2%、中国台湾22.0%、中国大陆19.1%、日本13.4%、美国11.2%、欧洲4.8%。展望未来,预计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能份额将逐步增加,并将在2026年增至全球第一。另一方面,日本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13.4%下降到2026年的12.9%。

机构公布2024年全球十佳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研究机构TechInsights今日公布评选的2024年全球十佳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分为大型设备、专项设备两类。其中,专精于晶圆前道湿法刻蚀清洗设备的厂商江苏亚电上榜,位列2024年十佳专项设备供应商。

其中,十大大型设备供应商榜单为爱德万测试、ASMPT、Edwards Vacuum、ASML、东京电子、Kokusai Electric、泛林集团、应用材料、佳能以及日立高新技术。

十大专项设备供应商榜单则为EV Group、FormFactor、江苏亚电、HANMI、VAT、EBARA、Kashiyama(荏原机械)、Brooks Instrument(布鲁克斯仪器)、MKS Instruments(万机仪器)以及Nikon(尼康)。

Technavio: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至2028年间增长466.8亿美元

据Technavio预测,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至2028年间增长466.8亿美元,在预测期内,该市场将以7.7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以技术迅速发展为特点,这主要受到对强大、高效和紧凑的半导体设备需求不断增长而推动。这些发展支持了包括电动汽车、数据处理部门、人工智能以及5G网络连接、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等新兴技术在内的各种行业。半导体制造设备包括光刻工具、蚀刻机、测量机等,都是生产消费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5G设备所需的高级半导体所必需的。

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包括需要无尘环境和精确的数据传输,这些挑战随着SiC晶圆需求的激增和光刻设备限制的增加而加剧。汽车和消费电子等关键行业推动了主要半导体中心的扩张计划。EUV光刻设备、IC架构、存储器以及低成本设备是关注的焦点。超薄二氧化硅、安全存储器、加密硬件、3D IC制造以及功能集成是塑造该行业的先进技术。微型设备、电子产品和IC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5G网络、互联车辆和硅晶圆都在影响着前端市场。中介层技术、晶圆制造设施和混合键合技术是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和IDM中芯片间通信所必需的。中国芯片制造商、芯片代工厂以及半导体行业的持续发展正在塑造全球格局。

SEMI预计第二季度IC销售额将增长21%

SEMI在其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中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显示出改善迹象,电子产品销售增长、库存稳定以及晶圆厂装机容量增加,预计下半年行业增长将更加强劲。

SEMI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电子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将同比增长5%;集成电路(IC)销售额在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2%,随着高性能计算(HPC)芯片出货量的增加和存储定价的持续改善,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将增长21%。SEMI指出,IC库存水平于2024年第一季度稳定,预计本季度将有所改善。

产能方面,SEMI表示,晶圆厂产能将持续增长,预计每季度将超过4000万片晶圆(以300mm晶圆计算)。第一季度产能增长1.2%,预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1.4%。中国大陆继续保持全球最高产能增长地区。然而,晶圆厂利用率预计2024年上半年几乎没有恢复迹象。由于严格的供应控制,2024年第一季度存储产能利用率低于预期。

机构:2027年亚太地区AI支出将达到907亿美元

英特尔与研究机构IDC于中国台湾联合举办亚太地区人工智能(AI)趋势洞察分享会,展示亚太地区8大市场AI发展情况,并对未来AI技术走向提出前瞻性预测。

IDC报告显示,亚太地区AI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预计到2027年,本区域AI支出将达到907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8.9%。报告指出,尽管生成式AI是目前火热的议题,但亚太地区企业在AI支出中,仅有19%用于生成式AI,81%用于预测性AI和解释性AI应用。企业对于投入AI的期待已产生变化,2023年受到通货膨胀影响,企业希望借助AI实现改善与降低成本,但在2024年后,企业更加重视通过AI创造更多附加值与营收机会。另外,约有70%的企业看好生成式AI创造新价值。

此外,受到信息安全与保护议题,以及特定即时性应用需求增加,边缘AI的崛起将推动迈向混合AI时代的来临。预计到2025年,全球企业将有75%的数据在边缘生成和处理。

Counterpoint发布2024年Q1全球新能源汽车报告

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电动汽车市场跟踪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乘用新能源汽车(BEV+PHEV)销量同比增长18%,其中纯电(BEV)销量同比增长7%,油电混合(PHEV)销量同比增长46%。

中国市场依然领衔全球乘用新能源汽车市场,美国和欧洲紧随其后。中国BEV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28%,而美国的同比增长率仅为2%;美国的电动汽车总体销量有所增长,但BEV销量同比下降了3%。

细分到销量上,特斯拉销量虽然同比下降了9%,但是重新夺回了BEV销量冠军的宝座,占据了19%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集团和大众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三大汽车制造商中,只有比亚迪实现了增长(同比增长13%),而特斯拉和大众则分别环比下降9%和4%。比亚迪出口了近10万辆电动车(包括PHEV),同比大幅增长152%,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TrendForce:2024年一季度OLED桌面显示器出货20万台,预计年增161%

TrendForce研究显示,2024年一季度OLED桌面显示器出货20万台,年增长率达到121%,第二季度增幅预计将达到52%,合计上半年出货总量可达50万台。

由于OLED面板厂的大力推广,以及更多品牌推出OLED桌面显示器,预计OLED桌面显示器全年出货量将达到134万台,年增长率可达161%。

一季度三星占据3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一季度三星OLED桌面显示器的销售主力是49英寸产品,三星二季度将推出27英寸及31.5英寸主流尺寸OLED新品,预期会带动三星二季度OLED出货表现。

戴尔为第二名,市场占比21%,但其34英寸OLED显示器销售不佳;LG一季度有34英寸及39英寸产品上市,出货量达到新高,市场占比19%,排行第三;

Canalys:2024年一季度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增长6%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TWS(真无线)耳机市场出货量达6500万,同比增长6%,前五名分别为苹果小米、三星、boAt(印度耳机厂商)和华为。

全球市场,苹果的出货量同比下滑8%,但仍以1600万的出货量稳居第一,市场份额达25%;小米则是前五厂商里增长最快的,同比增长61%,首次超过三星,位列第二;三星和印度厂商boAt出货量波动不大,分别占据8%和5%的市场份额;华为出货量达220万台,同比增长13%,超过漫步者进入前五。

国内市场,小米同比增长76%,占据2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苹果被小米超越位列第二,华为同比增长8%,超过漫步者成为第三名,与苹果的份额差距减小,漫步者和倍思分列四五名。

IDC:全球2024年预计生成159.2ZB数据,2028年将增加一倍以上

调研机构IDC日前发布报告,对全球数据圈进行了未来五年预测,用于衡量每年创建、捕获、复制和消耗的数据量,包括消费者/企业、区域、数据类型、位置(核心、边缘、端侧)和云/非云。

IDC预测,全球2024年将生成159.2ZB (Zettabyte,十万亿亿字节)数据,2028年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384.6ZB,复合增长率为24.4%。IDC认为,长期以来,人工智能的影响力在各个领域和技术中都很明显,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助理以及AI支持的商业工具和工业自动化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生成和存储的数据量的稳步增长。

IDC分析称,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集中分析和复制,其中大部分数据将进入云端,云数据中心在密集型计算方面具有处理能力优势,这将推动云上生成的数据复合增长率达到40.3%,到2028年,约37%的数据将在云端生成,高于2023年的20.5%和2018年的12.2%。

Techinsights:2024年Q1全球平板出货量3230万台

根据市调机构Techlnsights公布的数据,2024年Q1全球平板出货量约3230万台,同比下降3%。

其中,苹果出货量为1140万台,同比下降11%,市场份额降至35%。三星出货量为670万,领跑安卓市场,同比下降4%,市场份额为21%。联想出货量为230万台,同比增长20%,市场份额增至7%。

Techlnsights分析称,苹果iPad的表现差强人意,继续阻碍市场全面复苏,对新机型的压抑需求将推动平板电脑市场在2024年年中实现增长。随着三星表现超出预期、联想和小米在该季度实现强劲增长,安卓平板电脑市场份额达到了52%,为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