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8喜欢:1

$滴滴粉单市场(DIDIY)$ 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滴滴在下架的这几年还能保持现在的市占率呢? 我理解打车是一个转移成本很低的行为,难道主要是因为滴滴基本把大部分的车主已经圈进去了,所以即便是下架期间,也不影响车主。因为车多,所以乘客也会发现打滴滴比较容易叫到车,最终全部聚集到滴滴了? 可是这些车主会同时注册多个平台吗? 如果同时注册多个平台的话,为什么其他平台不能拥有滴滴这么多的订单呢?

主要是没想清楚滴滴为啥能保持这个竞争力,以及接下来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这个竞争力。


精彩讨论

人畜无害ltm05-12 07:37

好问题,也一直困惑我……还是服务差异化造成的?另外,从我自己作为用户角度出发,我首选滴滴(熟悉,信任),能从他那儿打到车就不再尝试其他平台了

全部讨论

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先入为主的品牌意识和规模化车主效应,这是绝对壁垒

05-12 07:37

好问题,也一直困惑我……还是服务差异化造成的?另外,从我自己作为用户角度出发,我首选滴滴(熟悉,信任),能从他那儿打到车就不再尝试其他平台了

05-12 10:02

我认为是流量,微信功不可没。滴滴打车服务能从微信接入,已经打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竞争对手。很多人叫滴滴都是在微信叫的。

原因是,车主在滴滴平台接单多,会拿到更多的返点奖金,级别越高越能分配到高价值的单子。所以即使他注册了多个平台,除非滴滴当时没单子,否则车主优先跑滴滴的单子。这样就产生网络效应。

05-13 13:59

你低估了网络效应和用户习惯,百度的搜索在用户习惯这块是非常好的解释例子

主要原因是滴滴在营运方面特别出色,他们其实除了平台业务以外,在专车上给司机做贷款购买汽车,疫情期间在上海,在快车通过多个租车公司包吃包住,在封控期留下外地的司机在上海服务。滴滴在下架时间,派了很多的劵优惠给一般乘客;把数量最多最好的车,留给企业滴滴,收取正价费用,上下车点及地图也精细化。供应端需求端都服务好。疫情后中国经济不好,失业下岗的人最好選擇便是滴滴司机,司机供应大增!didi 一定是疫情后的少数受惠企业

05-12 13:59

因为现在还可以下滴滴app

05-12 09:41

好用,双方都认为好用

05-12 07:12

同时注册多个平台,同一时间好像也没法同时开启吧,不然多个平台同时给你派单,很快扣分就扣完了。
我没开过网约车,不知道有没有只抢单不派单的。

05-11 21:43

规模越大,匹配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