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海尔收购上海莱士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5喜欢:19

我是因为关注海尔张瑞敏的书,进而看到2023年海尔收购上海莱士,进而把相关的信息整理汇总了一下,进而分析一下

信息大概几个确定性

海尔

做冰箱制冷设备起家,经历了经营调整期,主打自主品牌,出口海外,通过海外深耕,具备了运营和产品研发能力,张瑞敏作为企业创始人,对海尔的战略长期发展进行了组织文化改革,有几个特点

1、人单合一,也就是用户与产品生产服务者,是利益共同体

2、生态组织,也就是全球都是“海尔”研发中心,全球的人才就是“海尔”的人才,谁有能力谁上,通过自主人创新,激发创新活力

3、基层组织是一个独立行为人,是一个小微个体,具有平台生态收益,也具有自主创新服务收益,是一个生态边际递增的组织

因此,知行合一的企业文化,而且其团队文化可以通过海外的收购成功得到验证,比如通用电气的收购,没有派驻很多人,只是通过建立一个用户收益为中心的组织绩效体系,提升运营效率

因此,我推断海尔的组织文化,非常适合流通领域、分布式、国际化的企业类型

$上海莱士$

是一个中外合资的企业形式,一路走来,因为行业具有血液制品政策性垄断特性,并且再早期进行了外资和内资的混合所有制,通过血制品累计现金流,通过并购增加浆站数量,提升技术改造,加上海外血制品的采购销售,让自己的资本实力不但增加,创始人之一,也是具有金融操作思维,所以并购是其核心能力之一

但是,综合来看,血制品,是分散采购,进行运输到指定中心,进行血液制品工厂制作,然后再分散运输到省内不同的医院,是一个严重依靠重资产投入的分布式流通领域企业

如果打个比方,就有点像是物流业,分散收件,然后分散发件,中间有一个处理中心

这个一定区域内的密度,具备规模效应,将会显著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水平,具有天然的区域垄断优势

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年轻人减少,血液制品的需求将会增加,供应受限,需求增加,再加上要自主可控战略血制品资源,将会提高行业整合能力和供应能力

血制品,已经是从现有的健康的人体的血液里,制作血液制品,用于帮助家园里有需要的人,这其实一个对所有人都有益的事情,未来放松行政干预将会是大概率的事情,让年轻人愿意鲜血有偿,让有需要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来源,并且抑制供需失衡,平抑物价,是也是大势所趋,并且可以通过控股或者是参股,或者是收税的方式用于地方事业,是多赢

所以,卡脖子技术主要是工厂的提纯技术,这个是提升规模效应的胜负手

原因:可以提升给供血人的报酬,提升单位血浆利用效率,提升供应数量品种

这个是机器的事情,也就是工厂效率和能力的问题

因此,海尔的运输能力,分布式管理能力,以及冷链设备研发能力(国家化研发团队和招募能力);结合,上海莱士自身的研发和对血制品的制作能力,还有稀缺的牌照,以及国际化背景,这将是一对很好的互补能力组合

因此,我预测,未来的几个里程碑动作

1、海尔上海莱士的组织文化改造,推行财务和人力的人单合一战略

2、通过全球引进相关的技术,或者是自主研发的(海尔打造做3个灯塔工厂)提升工厂效率

3、上海莱士的血浆站的产量将会有8-12个月后的改造适应性提升

海尔溢价收购,看好未来血制品的发展,也是对自己战略管理能力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改造,提升血制品的国际竞争力

4、未来血制品,必然是国际并购,他有很多现金流,并且可以累计现金,较少的研发费用,而是已有的血浆里提纯

5、中国必然要诞生一个血制品国际化巨头,谁能成为下一个国际血制品巨头呢?(似乎也是,莱士创世人的一个目标,通过并购快速跻身国际血液制品巨头)这是一个上上下下的需求

我只能说,海尔控股下的上海莱士国际化之路成功率大于其他血制品公司

没有一个明确的估值,因为这个牌照足够稀缺,血浆站的收益还可以更大,并没有释放政策,技术能力收益能力还没有真正的成熟和放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最大的看点是海尔的野心能给上海莱士到底带来了什么?上海莱士带领中国血制品公司走一条什么路。

以上都是个人猜测,投资需谨慎,不懂不做,欢迎交流

企业背后的是控制的人,控制的人基于对局势的理解和战略的理解,能做对的事情,就可以了,

血制品的商业模式,也比较简单,规模垄断,并购扩张,成本控制,完全是流通领域的打法

你是否认为这个是一个好生意呢?

#血制品#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05-08 09:33

血制品国内龙头必然是中国血制品行业的国际化龙头,这是这个赛道的获胜者,必然也要走国际化整合,所以买啥最后都是买龙头🐲

05-07 21:40

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也认同你对海尔的观察,非常感谢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