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净利润增长率的计算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7喜欢:7

前几天,老拙进行指数市盈率的试算时,发现500质量成长指数市盈率计算结果(静态PE11.93)与中证指数公司官网发布的PE2(18.92)有很大的差距。

后经球友@江海平1908   指点才知道,这是因为中证指数公司4月29日的PE2,采用的还是2020年的年报数据,到5月第一个交易日,统一改为2021年年报的数据。

果然,5月5日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500质量成长PE2改为12.06。而5月5日500质量成长指数上涨了1.11%,

由于11.93*1.0111=12.06

我们的计算,就与中证指数公司公司发布的PE2对上了。

这说明:

第一,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PE2是指数静态PE;

第二,按路人庚给出的公式计算的方法应该是简便正确的。

这样的话,我们今后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指数的市盈率了。

下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计算指数的净利润增长率呢?

通常我们都是用指数市盈率的百分位来给指数估值。但是这种方法有两点缺陷。一是有些指数(比如500质量成长、科创50等)成立时间较短,百分位数据就不太可靠;二是A股特别是中小盘创业板历史上炒得很高,这些年正在均值回归,百分位数据同样在不断下降。

因此,老拙觉得有必要用PEG指标作为补充。

PEG=PE/(净利润增长率*100)

PEG<1,且越低其估值越低。

@辉猿走壁   老师就是采用PE与PEG给指数估值打分的方式。

老拙本人在投资中,也同样比较重视标的的成长。

所以,老拙一直在琢磨,能否找到一种简便的指数净利润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呢?

令人惊喜的是,在计算指数市盈率时,突然发现东方财富金融终端可以导出成份股前一年度(2020年)PE、上一年度(2021)PE、预测2022年PE、2023年PE和2024年度PE。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路人庚给出的公式,计算出指数2020年PE、2021年PE、预测2022年PE、2023年PE和2024年度PE。

然后用公式:

年度净利润增长=上年度PE/本年度PE-1

计算出指数各年度净利润增长率。

公式:

年度净利润增长=上年度PE/本年度PE-1

推导如下:

PE=市值/净利润

净利润=市值/PE

年度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度净利润/上年度净利润-1

              =(市值/上年度PE)/(市值/本年度PE)-1

由于使用同日数据,市值相同可约去,调整后得到:

年度净利润增长=上年度PE/本年度PE-1

我们从东方财富金融终端导出数据后,用路人庚给出的指数市盈率计算公式和以上公式,计算得出下表:

指数净利润增长率计算表

结果是:

500质量指数2021年年报净利润增长82.17%。

可见其指数编制方法还是很有效率的,确实能从中证500的500个同学中选出100个学习质量高、成绩进步快的同学,组成一个“快班”。很明显,“快班”的升学率,肯定要高于全体同学。

不但如此,我们计算出的500质量PETTM为11.38倍,低于中证500,也低于沪深300

未来三年,预测净利润增长率为:

2022年增长27.08%

2023年增长12.98%

2024年增长9.39%

两年复合增长率19.82%

三年复合增长率16.24%

以上预测的净利润增长率,是根据机构一致预测的未来三年各年度净利润平均值计算的。

对于500质量成长指数,由于它每年两次调样,而且每次调样的幅度较大,能达到30-40%,所以机构预测看1年的数据就可以了,再长时间的预测,由于样本调整幅度很大,就没啥意义了。

由于中证指数公司每半年就会把这个“快班”重新审视调整一遍,成绩上升慢的出去,成绩上升快的的进来。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500质量成长的净利润增长率能够长期保持在25%以上。

那么当前它的PEG=13.39/(0.25*100)=0.4556,显然很低。

@六亿居士   、@辉猿走壁   老师和各位球友看看,以上的计算有没有问题。

如果这种计算方法成立的话,我们可以接着计算其他主要指数的净利润增长率供大家参考。

全部讨论

2022-05-11 11:09

老铁打通任督二脉了

2022-05-11 13:32

跟你学到很多。学以致用!

2022-05-11 13:30

后面会再多计算几个指数来对比校验一下

2022-05-11 12:08

你比我还能折腾

2022-05-11 11:37

老铁动手能力挺强。我是之前看理杏仁的估值计算说明文档提到的:中证官网等所有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发布完后的5月1号开始统一采用一季报,而之前统一采用上一年的三季报。看起来似乎是ttmPE,但是你这里计算结果表明中证官网的PE2是静态PE,我觉得这个结论有必要多计算几个PE值和中证官网的PE2进行对比来证明。但是老兄文章中似乎只计算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