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读书分享# 《CEO们》第9-10章

第九章 唐纳德·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

他的外祖父尤金·梅耶以82.5万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报社的亏损经营持续21年。

当哈利·S. 杜鲁门(Harry S. Truman)请他担任世界银行的首位行长,他把公司交给了菲利普·格雷厄姆(女婿)打理。

说服岳父,1954收购《时代先驱报》(Times-Herald)。花1 000万美元,它挽救了濒危的《华盛顿邮报》,21年后首次盈利。

说服岳父,收购华盛顿特区和佛罗里达州排名第一的电视台

1961年完成了《华盛顿邮报》公司最重要的交易,买下《新闻周刊》。1963年自杀。

唐纳德1971加入《邮报》

1973年巴菲特开始购买。

主营业务基本上可分为五类。广播电视业、有限电视、杂志出版业务、教育和职业服务供应商、报纸发行业务。

第十章 艾尔·布鲁姆金——内布拉斯加州家具商场。是商场的第三代。

这章主要介绍了,在艾尔的建议下,巴菲特另外买了两家家具企业,在伯克希尔中形成一个家具集团。他们各有特色。

可以看到对优秀同行的赞赏。

读后感: 这本书的翻译很糟糕,很多句子不知所云,但是读来还是很有收获。

主要有三:
1-看到这些成功的CEO们一些共同点:通常特别热爱。

2-美国的一些税收制度(主要可能是遗产税),使得家族企业在某些时点卖出企业。伯克希尔留下管理团队、不干预经营、信守承诺、现金支付、提供信贷支持等等,使得希望保留经营权的家族企业喜欢把公式卖给巴菲特。

3-巴菲特在购买标的企业的时候,真的非常尊重对方。例如他买《华盛顿邮报》,对方感到不安时(控股权),他就不买了。(不知道事实有没有被美化过)。对方暂时不想卖时,巴菲特会说等你想卖时记得找我。经营上会给对方建议,但完全不会替对方做决定。

另外一点,国内的业态和美国的差异太大了,例如传媒业、航空业等等,自由度就不在一个层面。即使是家具,例如地毯跟国内差异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