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三方面扩容进一步推动碳市场发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网财经6月19日讯 2024陆家嘴论坛于6月19日至20日召开。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论坛上表示,绿色金融的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一样是长期任务,目前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平衡问题,只有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才能把绿色金融发展地更好,从而更好地为中国双碳目标、为绿色低碳转型服务。

  一是绿色金融资源总量方面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绿色低碳的转型,包括双碳目标都是长期任务,要更好形成绿色金融需求和供给之间匹配和平衡。

  二是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和绿色金融实践活动之间存在不平衡。相对其他金融领域和金融形态相比,绿色金融有它自身的特点,而且这又是长期的任务。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强,才能使得绿色金融的实践活动有更强劲的支持。

  三是目前绿色金融体系方面尚存在不平衡。如目前在新能源、绿色技术、环保技术等“纯绿”方面发展很快,金融资源在上述方面占据很大比重。但像转型金融、高碳高排放行业需要进行低碳低排放转型,这一方面金融支持还需进一步加大。

  四是从绿色金融结构方面不平衡。当前绿色贷款占比较高,已经超过10%,绿色债券发展也相对较快,但是绿色股权等投融资发展还不充分,比例还较低。当前中国在绿色金融结构方面如债权驱动、绿色贷款等位于全球前列,占金融贷款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在贷款存量里,绿色贷款已经超过10%,且比例还在增加。但是相对来讲,中国绿色股权投融资发展仍不够。绿色金融体系既需要债权,也需要股权的发展,这样才能形成更好的绿色金融资源配置。

  五是在绿色金融服务对象方面存在不平衡。大企业在绿色转型、争取金融资源服务方面有优势。但中国整个企业的数量里,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问题。

  此外,关于中国碳市场发展,屠光绍认为,要通过三个方面进一步推动碳市场的发展。

  一是行业的扩容。现在碳市场主要是电力行业,要逐步地向其他行业扩容。二是投资人的扩容。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才能带来市场交易流动性,才能使市场更加稳定,市场的价格才能更加有效。三是工具和产品的扩容。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产品和工具,包括金融工具在碳市场中的运用。加快碳市场的发展,最终实现碳市场的功能。

  屠光绍表示,碳市场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来更好地为碳定价,有了碳定价,合理有效的定价,就能够撬动更多的资源,更多聚集到绿色低碳发展,形成从碳市场、碳定价到碳资产管理,最后到碳信用。碳市场建设和金融资源更多发挥撬动和引导作用,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