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科技虚增收入质疑背后:上市首年业绩“变脸” 未公告即变更收入确认方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网财经5月16日讯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商安达科技于2023年3月23日经中信证券保荐承销,乘着行业高景气及业绩之巅的东风,终募资6.5亿元上市北交所。

  好运的风没能一直吹向安达科技,上市首年公司即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且2023年年报披露之际,其突然大幅修正多份财报及业绩快报营收等数据。客供碳酸锂业务收入确认方式从净额法调整为总额法再调回净额法,无论如何解释,未公告即变更或伤害公司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及可信度,从而影响公司的信披质量,安达科技难言完全“无责”。

  财报核心营收数据大幅调整 北交所质疑其虚增收入

  2023年4月、8月、10月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当年一季度、半年度、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约19.40亿元、31.58亿元、42.7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40.48%、8.84%、-7.5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23亿元、-2.40亿元、-3.91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93.38%、-138.77%、-154.82%。

  至2024年2月,安达科技公布业绩快报时,公司称2023年实现营收约48.87亿元,同比下降25.4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60亿元,同比下降181.38%。从上述业绩表现来看,公司2023年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水平虽均有逐季下滑的趋势,可只看营收单项指标,其创收能力下降相对较少,业务基本盘相对稳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4月29日,安达科技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及定期报告更正公告,其中将公司2023年一季度、半年度、前三季度营收分别调整为9.15亿元、18.10亿元、25.25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亦调整为-33.72%、-37.63%、-45.39%。

  上述公告披露三天前安达科技亦发布业绩快报更正公告,将2023年度营收修正为29.6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亦修正为-54.80%,除此之外,近期公司净利润、总资产亦发生调整。换言之,与修正前的营收表现相比,公司2023年一季度即出现营收的同比大幅下降,并从年初降到年尾。

  刚刚经过上市辅导,在合规及财务等方面经历多番审核问询并成功上市的安达科技,却在上市首年业绩“大变脸”,核心财务数据大幅多次调整,确然令人警醒。2024年4月2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管理部对安达科技发出了虚增收入及调节经营业绩的质疑。

  未公告即变更收入确认方式 安达科技难言完全“无责”

  一次延期之后,安达科技于昨日下午回复北交所问询函。涉及收入调整订单的业务为公司向客户采购碳酸锂后对应向其销售磷酸铁锂(以下简称“客供碳酸锂业务”),对于该业务的收入确认方式,公司表示于2021年、2022年采用净额法,2023年业绩快报修正前采用总额法,调整后采用净额法。

  安达科技进一步解释称,对于2023年业绩快报修正前由净额法改为总额法主要系公司对客供碳酸锂采购入库后的控制权发生变化,2021年、2022年部分主要客户在合同中对向公司销售的碳酸锂限制用途,2023年由于碳酸锂市场供应充足且市场价格震荡下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公司认为下游客户不再限制该等碳酸锂的使用用途,仅要求提供对应数量的磷酸铁锂。

  但随着2023年度审计工作的推进,经与年审会计师深入沟通,结合公司销售模式及业务实际情况,对2023年度客供碳酸锂业务的收入确认方式反复分析,基于谨慎性原则,认为其不完全满足总额法核算中关于控制权的规定,公司对报告期内该等业务的收入确认方式调整为净额法。

  安达科技在回复函中表示,上述收入确认方式的变更不涉及会计政策调整,公司无需履行相应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不论安达科技如何解释,未公告即变更收入确认方式,在商业模式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其2023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年度业绩快报的核心营收数据与2021年、2022年相比或严重缺乏可比性,并可能对投资者产生严重误导。在信息披露质量被高度重视的今天,此等影响或不能由安达科技几句解释可轻易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