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旺季收购顺利收官 夏粮收购已基本准备就绪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网财经5月15日讯(记者 李春晖)秋粮收购占全年粮食收购量的四分之三,且涉及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大,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5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获悉,2023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已经结束,收购进展总体顺利。与此同时各地坚持靠前谋划,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秋粮旺季收购顺利收官 稻谷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秋粮旺季收购顺利收官,收购进展总体顺利。”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在通气会上表示。

  秋粮主要包括中晚籼稻、粳稻、大豆和玉米,旺季收购期一般分别于1月底、2月底、3月底、4月底结束。

  2023年度秋粮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截至4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2亿吨,其中,玉米收购量达1.35亿吨,同比增加520万吨。”秦玉云称。

  整个旺季收购过程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始终把抓好粮食收购作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抓手,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针对性政策措施,并抓好组织实施,保障了收购工作顺利开展。

  秋粮上市后,稻谷价格高开稳走、行情好于上年,且优质优价特征明显,中晚籼稻、粳稻收购均价一直高于上年同期,优质品种价格普遍较普通品种每斤高0.2元以上。

  据悉,由于价格较高,南方省份均未启动稻谷托市收购,黑龙江启动时间较上年晚了一个月,且收购数量明显下降。

  春节后,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玉米、大豆收购价格企稳回升。“以黑龙江玉米为例,春节前大体在每斤1.05元左右,春节后上涨了0.05~0.1元,近期稳定在1.1元左右。”秦玉云表示。

  夏粮收购靠前谋划 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随着秋粮旺季收购顺利收官,夏粮收购也已提上日程。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苗情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如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将再获丰收。

  在前述通气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表示,据调度各地数据汇总,预计夏粮旺季收购量7000万吨左右,较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小麦6300万吨左右。各地预计小麦开秤价格大体在每斤1.25元~1.35元,早籼稻在1.3元~1.35元,高于小麦每斤1.18元、早籼稻1.27元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大范围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印发收购通知,对夏粮收购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各地想在先、干在前,结合实际细化完善收购措施,围绕“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例如,河南提前制定异常天气下受损小麦收购应对方案,及时组织开展小麦品质测报。江西修订完善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降低市场化收购企业贷款准入门槛。湖北准备收购仓容近600万吨,是预计收购量的3倍,完全能够满足收购需要。四川已建成低温绿色仓容近650万吨、智能粮库410多个,优粮优储水平不断提高。新疆参照最低收购价政策,出台小麦应急收购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据调度,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共准备小麦仓容近8000万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初步安排夏粮收购资金1100亿元。

  为做好2024年度夏粮收购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还将结合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指导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严格履行监管责任,持续加大夏粮收购期间监管和执法力度。

  “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唐成表示,“各地收购仓容充足,收购资金到位,物流运输通畅,市场秩序良好,为保障夏粮收购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