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定投】搞的太复杂

发布于: 雪球转发:27回复:91喜欢:25

经常看到《为什么要定投》《如何定投》这种普及文章,或者是《星期几定投收益最好》《每月几号定投收益最好》《如何通过智慧定投(多跌多投、大涨少投)增强收益》这种进阶文章。

本来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投资动作,被搞的好复杂、好神化,折腾来折腾去,也多赚不了几个钱,真以为定投可以十年赚十倍啊???

其实对我这种老鸟来说,定投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对我来说只有两种:想买就买和有钱就买,它只是一个买入动作而已。


01、什么时间投入?不重要!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我们买的基金,背后持仓是一个个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赚钱有波动吗,当然有。但如果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请问,这些公司明天赚的钱是不是比今天更多?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既然明天会更值钱,因此,任何择时买入都是愚蠢的,今天买就是最好的。

既然时间不重要,当然就不存在“定”投了。

其次,各种关于定投的量化回测,只看到了已投入资金的回报,全都没有考虑未投入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潜在收益。

已知,股市的长期回报是12%左右,假设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口袋却一直揣着一个月的工资(假设4000元),等待投入时机。那么十年后,毛估估你会损失8423元的投资收益。

这损失还不包含你为了等待定投而损失的时间成本。甚至有些人是拿着一大笔钱,却要慢慢定投,唉...


02、为什么看回测,会出现周四和25号定投收益更高的特征呢?

股市不可能完全实时反映背后公司的运作情况,其中还夹杂着情绪和预期的波动。尤其是目前A股相对来说效率还不高,有很多散户参与,他们很容易受消息面和情绪的影响,导致股价反复波动。

冥冥中有些因素,可能确实导致过去的A股确实每周四跌的更多。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周四是法定砸盘日。

但是长期来看,A股市场有效性增强是一种趋势,定价会越来越理性,近几年尤其有加速的趋势。

所以各种定投策略,即使现在还有效,将来肯定会失效。万一哪天失效了,或者已经失效了?你都不知道呢!

其实也不需要知道是否失效,只需要知道——对于这种将来会失效的方法,本来就不能给你增厚多少投资收益,还有可能会减少收益。那就别去用啦!

我的建议是,有钱就买,早买早好。

投资里重要的是选择和持有,买入这个动作并不重要。没必要在这件事上耗费太多精力。

你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张美股的日K线图,要是在美国,谁跟你说:“留着钱,25号定投效果更好!”我建议你揍他。


03、为什么那么多自媒体要说定投?

把收入进行投资,本来就一个最简单动作而已,可是对于基金自媒体来说,定投的意义重大。

有很多大V的基金组合,都会搞定期发车(定投),因为只有你跟着他定投,你才会去每天看他的文章、查阅他的估值表、关注他有没有发车,这样他的订阅号才能持续的保持流量和曝光。

而且定期发车,能将更多的资金带入自己的组合。这些资金可以给主理人带来XX,你懂的。

顺便,要是他在低位发车,你会觉得他的时机把握很准;在高位还坚持发车,你会觉得他定力很强。其实吧,根本就是屁大点事!


04、跟投组合可以定投吗?

我认为,除非组合持仓基本不动,那定投的方式是可行的,比如“九雾”“竞争力定投”基本上都是固定持仓的。其他的配置型组合,更适合一次性配置。

我自己的组合也是配置型的组合,我从来不会跟大家说:“来来来,我今天发个车,大家来跟我上车。”反而很明确的说——我的组合不适合定投。因为定投配置型组合,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

一种情况是,一旦组合调仓,那么定投的人可能会面临,上个月刚投入的钱,这个月就要卖出,会产生更多手续费损耗。

另一种情况是,假设组合分别持有医药消费科技金融地产,今年来,医药消费科技涨的比较多,这个月主理人决定卖出医药,换成地产。这个逻辑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你上周刚刚定投了他的组合,那么反而会成为了他的对手盘,买入了他准备卖出的医药,承受了更大的风险。

所以对于配置型组合,我还是建议不要定投,最好是一次性配置。

OK,今天就聊到这,下篇文章,我再解答一下“刚发了工资,投哪个基金比较好?/还能不能投医药消费”这样的问题,并介绍一下我是如何投入资金的。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的订阅号lcnylc。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雪球达人秀    @蛋卷指数基金研究院   $易方达平稳增长混合(F110001)$   $华安宝利配置混合(F040004)$   $易方达消费行业(F110022)$  

关联阅读

基金定投的十宗罪

为什么有辣么多指数基金定投相关的自媒体(大V)?

旗帜鲜明的反对熊市定投证券!

全部讨论

2020-11-01 09:29

不如抱着钱等股灾!

2020-09-28 23:13

不懂,不知道说啥,但是看你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

定投的分散风险的作用,你为何不拿出来强调一下?

零大,你的知识星球何时搞个终身会员优惠哈

影大,“有钱就买,早买早好”,您实战肯定也不是这样子对吧。公司明天会比今天更好,股价一定就更实惠吗?怎么可能不看全市场估值和各类品种估值就买入呢?

这个时候买张坤、杨浩、王崇、朱少醒这种就不太合适吧,买曹名长、谭丽、乔迁这种当然可以。我始终觉得,基金经理还是有自己更为擅长的风格和板块,应该在他们擅长的东西没有过热的时候进行配置。经理们当然会根据估值调整仓位和持仓,但他们也有能力圈的局限,有仓位的要求、业绩的压力、规模的负担。就比如说张坤吧,他重仓的医药消费龙头未来1-2年表现不一定好,但根据他中报的观点他不会改变自己的风格。这个时候买张坤性价比可能就不是很好。

说回定投,存量资金定投固然很蠢,一把梭却也不太可取。应该根据当前估值水平建立合适的底仓配比,剩下的分到8-12个月定投比较好。根据估值水平,机动调整投入的比例、是否继续投入。增量资金应该结合估值决定是否买入、买入多少、买入品种。不踏空太多,又能有效平滑风险。

2020-09-18 17:51

在风控角度来说,定投就是打地基,地基打牢固了,拿够了足够的筹码也收货了扛风险的收益,定投就可以停止了,这时候想赎回的可以赎回,想让收益更好那就等着基金净值再继续涨到想要的位置再赎回就好,我只是把一次性买入的钱分几年买入进去,定投地基打稳了我就不怕基金回撤的风险而被套。

2020-09-18 17:43

谁都知道一次性买入高(进入的点位合理)比定投收益高,但就是风险泰达,一次性买入买不对套个几年都是可以的,定投虽然比一次性买入收益低,收益大概低50%左右,但是风险没有一次性买入大,适合不求高风险也能带来合理收益的投资,所以按照风险追求的不同去选择一次性偷袭和定投比较合理

2020-09-18 12:34

今天才怼了一个微信群的群主,4月份投基金券商etf,在7月份止盈,竟然也搞收费资料,什么内部组合策略。我问他,年化收益,回撤,净值管理这些数据呢。他说我都不知道组合策略内容,我说我定投5年,该玩的花样都玩遍了,你要是玩出花来超额多少收益。其实普通人投资基金,用闲钱,用时间积累财富即可,还付费资料。

2020-09-18 10:21

定投就这么一无是处???

2020-09-18 02:09

说的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