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和科技板块或阶段性见顶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30喜欢:27

如果现在是牛市,进行到哪个阶段了?

本文将结合《牛市结束时,如何控制回撤》右侧卖出左侧卖出,这两篇文章里写的指标,分析一下当前市场所处于的位置。如果没有看过前两篇文章,可能不一定明白本篇文章在说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我的牛市观察指数,这轮牛市其实从2019年5月就开始了

牛市战斗基指数:网页链接


对比创业板和上证指数,也是同样的结论↓

我用医药消费科技做一个组合对比沪深300,还是同样的结论↓

结论:1、牛市已经从2019.5开始了,主要是创业板和医药消费科技的结构性牛市。


2、是一个相对的慢牛,时间跨度较长,由机构和外资主导,中途并未受到疫情影响。


3、7月以来金融地产周期等低估值板块涨了一波后就偃旗息鼓了,目前暂时还没有发展为全面牛市,也不是疯牛。


所以本篇文章讨论的主要是创业板和医药消费科技牛市,假定牛市开始时间为2019年5月10日。


一、左侧指标

1、累计涨幅情况

下图为2019.5.10以来各代表性指数的累计涨幅

考虑到此次牛市的特征是机构抱团医药消费科技和外资流入,我们再看看优秀医药消费科技主动基金的涨幅,他们的表现则更加突出。

假设我们按照一轮完整疯牛里比较牛的指数涨幅为150%-200%去计算,目前应该是进程过半了,甚至是一大半了。尤其生物医药、医疗和芯片累计涨幅较大。


2、成交量

之前的研究显示,指数成交量高点一般早于指数高点。


创业板综指成交量高点出现在7月9日,指数高点7月14日,成交量不如高点那天的成交量,随后成交量继续下滑。说明创业板的傻钱难以为继,创业板阶段性高点已过。

科技板块指数也有这个迹象↓

但是目前医药消费指数看不出这种迹象。

3、换手率

2020.6.24开始创业板综换手率持续攀升,2020.7.9-2020.7.15(下图红框)创业板综连续5个交易日超过了5%的换手率,7.16至今换手率回落到5%以下。


之前我的研究显示,创业板综换手率从5%回落,说明创业板过了阶段性高点。

4、估值情况

医药消费科技、科创板、创业板,不管是绝对估值还是估值分位数,都非常的高↓

5、牛市发动机——券商的表现

牛市的上涨,离不开券商的拉动,如果券商哑火,那么大盘就会动力不足。

6月30日-7月10日,券商指数一波拉涨了40%左右,带动大盘上涨,让人看到全面牛市的希望。


可惜,随后券商哑火,7月10日至今,跌幅13%,远大于创业板指数

后续如果希望大盘有起色,要密切关注券商表现。

6、市场其他参与者的情况

(1)国家队减持情况

近日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连续减持多家上市公司↓

(2)外资流出情况


7月14日以来,外资开始加大力度流出,截止7月24日合计流出507亿,平均每天流出56.4亿。

7月14日之前,外资是平均每日流入15.4亿。


(3)散户情况

根据之前研究的结论,散户的热情高点一般会早于股指的高点,散户的最后一波进场,可以预示着牛市的高点。


下图为百度搜索牛市的高点,是7月6日,创业板指数的高点是7月13日。

(4)机构言论

极度乐观的言论出现,一般没什么好下场

(5)大佬言论

以下摘录部分基金经理二季报的观点

王崇:在部分热门板块以及抱团龙头个股经历大幅上涨后,估值处于历史范围上沿,甚至透支未来一两年业绩,中短期风险收益比变差,后续选股尤其是投资成长股的难度在增加。


杨浩:警惕风格化资金对于热门行业的疯狂追逐导致的估值泡沫。


刘鹏:目前成长和价值的估值差异已经达到市场极值附近,大盘成长指数已经触及2015年的前高。对应到央行的政策宽松在二季度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刹车”,使得我们认为流动性推动的“成长牛市”,可能面临一定挑战,市场中期会向常态化的估值体系回归。


张慧:市场估值分化加大,交易结构较为拥挤。3季度市场会对这一极度差异化的相对估值进行一次修复。


王君正:医药、食品饮料和部分科技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对于盈利波动风险的承受能力减弱,风险收益比逐渐下降,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这种风险也可能在市场上行过程中以滞涨的形式表现出来。


谭丽:估值的分化更多还是羊群效应使然,难以简单的用景气周期或者发展空间等来简单概括,A股市场的泡沫化让我们感觉危险正在靠近。

二、右侧指标


1、导火索(重大利空事件)

(1)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

一般利好出尽是利空,此轮牛市的主线是科技股,而中芯国际是科技股的龙头代表之一。

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后,出道即巅峰,当天上涨202%,随后几天下跌,

在港股也是利好出尽,持续下跌↓

是不是有点像2007年的主线代表中石油,也是从港股回A股,随后下跌,带动了大盘的下跌


(2)科创板天量解禁

科创板与创业板相关度很高,此次的创业板牛市也离不开科创板的助力。7月22日科创板满一周年,天量限售股解禁。2020年7月解禁总市值近5000亿,为近10年以来第四高!


7月23日,中微公司等9家公司股东宣布减持,其中西部超导股东减持比例最高,为14%。


(3)中美冲突升级

注意看近期新闻......其中7月14日,英国宣布停用华为设备。中美冲突可能会持续到11月大选。


2、连续大阴线

创业板已经有3根大阴线了。其中两根跌幅近6%.

科技板块,已经有4根大阴线了,下图为近几天TMT50的指数走势


而且7月16日和7月24日都是普跌的局面,说明市场较为恐慌。

3、均线

7月24日, $创业板指(SZ399006)$  跌破20日均线,这个暂时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跌破60日均线,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告行情结束了。

目前国证芯片、5G通信、TMT50等科技指数都已经跌破了30日均线,需警惕。

4、龙头主线情况

由于这次的龙头主线是医药消费科技,都是成长性不错的行业,尤其医药消费是长牛行业,股价屡创新高是正常现象。所以指望龙头股股价见顶,不太现实。

只能勉强的说,他们的股价在下跌中放量更多↓这是否意味着资金在撤离呢?


三、其他角度


1、政府不希望股市走出疯牛,也不希望出现熊市

经常关注新闻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政府现在非常重视资本市场,希望能走出慢牛。如果市场比较悲观,就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如果市场过热,政府也会出手降温。


而且现在的政策也更加的精确制导、恰到好处了。比如7月以来,主要采取了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国家大基金、社保基金减仓,限制公募基金首募规模等措施,成功使市场冷却了下来。


2、邻近八月,上市公司将公布半年报。

如果说一季报受到疫情影响,难以反映公司真实情况,那么随着二季度复工复产,八月份的半年报应该会反应企业盈利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


由于预期太高,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企业业绩被证伪,可能会面临戴维斯双杀。尤其是龙头股,一旦业绩证伪,杀伤力不小。


3、资金面

二季度中国GDP增速回升至3.2%的水平,好于预期的2.9%,制造业PMI生产指数连续4个月在53.0%以上。

随着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资金面可能会有序缩紧和结构性调整。如果放水减少,股市可能会下跌。不过三季度货币政策应该不会全面大幅收紧,只是调整为结构性宽松。

此外,一般来说,利率下行阶段,成长股表现更好;利率上行阶段,价值和红利股会表现更好。

目前来看,从5月份两会后,利率一直在缓慢上行,Shibor人民币同业拆借3月利率目前已经回到了2.56%↓

4、科技板块受到外需影响

目前经济的总体结构是生产好于需求,内需好于外需,二产好于三产,大企业好于小企业。

其中科技板块、尤其是消费电子,受到外需影响还是挺大的。由于国外疫情迟迟未见好转,复工效果也不好,因此科技板块三季度,可能会不如医药消费。


虽然说是医药消费科技的牛市,但我们看看二季度以来的涨幅情况↓科技是已经跑输了医药消费和创业板


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目前在基本面不好、疫情、中美冲突等环境下,在后续业绩可能证伪、货币政策可能收紧的情况下,在医药消费科技和创业板已经累计有巨大涨幅的情况下,大盘能发展为一个全面疯牛吗?我认为比较难。

2、我认为科技和创业板的牛市已经阶段性见顶,至少是进入了中后期。但不能确定这就是顶部。


3、目前还有必要再去参与医药消费科技和创业板这波牛市吗?

从成长性和景气度的角度考虑,未来几年我还是比较看好医药消费科技的。最好是有一波大的回调后,再重新上车会比较稳妥。


4、目前有必要清仓吗?

我认为没有必要,市场上还是有便宜的股票,并不是全都很贵。

如果你担心在市场暴跌中泥沙俱下,也可以适度减仓。


5、目前买什么比较好

目前我觉得港股、金融、地产、中小盘,都不算很贵。


假如你坚信会有全面牛市,可以考虑 $中证500(SH000905)$  中证1000,他们的累计涨幅不大,牛市中表现较好;


如果你相信成长/价值的估值差异会收敛,可以考虑金融、地产、周期等传统行业和价值、红利、基本面等风格指数。


如果你想要规避A股可能的大幅回调,可以考虑加强港股和中概股的配置。


五、重装基兵的调仓逻辑

1、之前重装基兵已经把科技仓位降到了13%左右,这次调仓会清仓信达澳银新能源

2、冯明远2020Q2也快200亿了,他的投资方法强调分散持股,这个规模会很难做。对比其他科技主题基金经理,今年来,他已经没有明显超额收益了。


3、后续如果能回调一阵子,等疫情好转,我还是愿意配科技的,毕竟5G手机还没普及,5G应用也还没出来,肯定还是有投资机会的,未来几年我还是看好这方向的,但不一定会再买冯明远了。


4、组合运作反思:最近三个月跑输了沪深300,总结下来我觉得可能是太谨慎了,一开始我就没觉得是牛市,反而觉得医药消费科技风险很大,错过了不少涨幅。


后续如果全面牛市的话,到时候看看买点指数基金参与一下。


另一个反思就是组合底仓少了一点,自己控制的仓位多了一些。感觉以后还是要把更多的仓位放在好经理身上保持不动。


OK,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敢这样唱空我也是鼓起了很大用钱的,错了别怪我。我只是把思路分享出来,大家还是要自己思考决定如何操作。


明天7月27日晚上8:00,我在雪球会有一场直播,我准备了非常多的干货,希望大家有时间就来看看。[笑]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雪球路演   @复导  #牛市来了借基布局#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07-26 20:42

客观的分析,省的我写了,哈哈

2020-07-27 19:34

今日换手率继续萎,我卖了创业板指基金。

2020-07-26 21:22

说的跟没说一样

2020-07-26 21:01

中小创的牛市起点应该是2449

2020-07-26 20:55

另外,太难说了

2020-08-19 15:52

目前来看,好像医药也有短期见顶迹象,略晚于科技和创业板,只剩前面涨的比医药科技更少的消费还在坚挺了
当时7月初调仓的时候,尤其是$重装基兵(CSI1073)$ 上线蛋卷的时候,如何构建组合我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庆幸自己当时选择了价值,而不是继续抱团医药消费科技。

2020-07-27 18:24

写得好

2020-07-27 15:33

低估的三傻好不容易涨了点,结果这一波调整又被打回原形,只能说差的还是差的,期待估值修复,难!

2020-07-27 09:21

我在想清仓信达澳银新能源的钱买什么?李进?还是易方达蓝筹?或者工银金融地产?

2020-07-27 08:50

不管啥牛,最佳策略是重仓持有。沪深300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