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捞干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几年前,一个培训机构叫我去讲课,是一个数百人的大课,在五星大酒店的宴会厅里,讲台就是舞台,刚开始把我吓了一跳,不像讲课倒像是表演。上课前培训机构的董事长找我聊了聊,上台前,董事长握住我的手说:“辛苦了你了,饶老师,讲干货,拜托,捞干的。”

我其实不太明白啥叫干货,只是经常有人当面或者在微信上夸我,说我讲(写)得好,都是干货。我自然就把干货与好划了等号,或者我这种风格就是干货也未可知,反正听人这么说,我还是蛮得意的,觉着是个表扬吧。不过,董事长叫我捞干的,我一下就笑了出来,赶紧转身走了。

捞干的,这句话在我们家是有典故的,我小的时候,小学那段时间,那个时候都是单位宿舍楼,我们是第一排,是个4层的楼房,我们家三楼,前面是单位的绿化带一片小树林和单位围墙,再往前就是一条马路,马路对面是另外一个单位宿舍区的后墙,大概有100米左右远这个样子,正对着我们家窗户是那个单位的厕所,那个单位是一个集体企业叫搬运社,现在我们都叫物流公司好像,一大片平房,后墙是一个旱厕所。

旱厕所就是没有冲水设施的公共厕所,旱厕所后面就是粪池,定期就有农民拉着粪车来把粪池里的宝贝清走,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七个农妇拉着一辆胶轮的粪车来,我爸就和我妈开玩笑说是七仙女,我不懂就在那里看,看见农妇拿一个很长的杆子在那里掏,就问我爸她们在干什么,我爸说她们在捞干的。

我忍住笑,董事长自然是叫我讲干货,不是捞干的。

那天的课是“企业价值传播”,这门课是我讲的课程里面,理论部分比较多的一门课,有相当一部分心理学或者涉及认识世界的理论问题,当然,为什么要讲这些,也是实践出来的,企业价值传播,千人千面,大家情况都不一样,要找到一种大家都能理解和使用的通用技巧,一直找到理论层面才有共性。

这个课我也是经常讲,那天理论部分刚开了头,正在慷慨激昂口若悬河,幸亏前排同学离得远,不然要穿雨衣了。工作人员送上了一个纸条,董事长写的,董事长字还蛮好看的,这年头字写得好看的人真不多。

纸条只有一句话,“饶总,请直入主题!”董事长是衣食父母,自然要听话,草草带了几句理论就翻到后面实操的部分,不过为了把实操讲清楚,又不得不回头介绍一些核心理论观点,一通忙乱。

课后董事长有点抱歉地来打招呼说:“这帮子企业家就是要干货,越干越好,要直接能用,马上能使,这些理论他们没耐心听的。”对于我这样一直标榜实操的讲师来说,竟然被要求讲干货,确实有点小尴尬,嘴上却不服气:“理论不讲透,实操落不了地的。”董事长看着我笑道:“当然当然。”

开始,我对于“干货”的理解应该是相对于“水货”,也就是假货,只要是真的,都应该是干货。后来,我还真的去查了查什么是“干货”,先看到是脱水香菇这类传统干货。根据百度,这几年流行的“干货”是指是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心得和经验方法。相比于其他非干货类的心得和经验,“干货”有着立竿见影般的效果。

也就是说,“干货”是直接能起作用,直接有效的,拿来就好用的,好比是我小时候经常在电线杆子上看见的老军医小广告:一针见效。“干货”除了不是水货还得一针见效。

后来我看了肖知兴教授的一篇文章,对于干货和干货式学习,肖教授是这样说的:

干货式学习,这种学习的迷惑性最大。大多数人,把“全是干货”当作分享内容质量高的赞语。但我曾经再三论述过,真正有价值的管理经验,不是“干货”,而是“湿货”,是充分考虑到这种经验的边界条件、背景条件和适用条件基础上的管理经验。先不说这些分享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如何,多大程度上被当事人因为自身利益冲突、“选择行记忆”、“社会适宜性”(就是为了说起来好听)等原因而有意无意地加工;简单听别人分享经验,不管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经验,如果不能清醒、明智、老练地处理好这些关键条件,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可能东施效颦,适得其反;甚至仅仅是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都有可能是鬼使神差,反而功亏一篑。(《肖知兴:多一些真实践,少一些伪学习》)

吴伯凡在介绍肖教授这篇文章时说:

什么叫“干货式学习”?就是不远千里赶到一个地方,看一个老师在那儿演示PPT,老师板上钉钉告诉你:渡过严冬的五种方法,经济不景气时期的“成本管理”……当看到这些三大方法七个习惯的时候,你就以为终于找到真经了,拿回去就可以让自己的企业起死回生,可以让自己的企业繁荣昌盛。事实上,这样的干货基本上都是不靠谱的。(《吴伯凡:这些游手好闲的“伪学习”,你中过招吗?》)

肖教授提出的“湿货”的概念,我举双手赞成!

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写道:“今天,谁要是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全部知识的概括,简直就是异端邪说。但是稍加思索就会知道,当然还存在许多非常重要但未组织起来的知识,即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它们在一般意义上甚至不可能称为科学的知识,但正是在这方面,每个人实际上都对所有其他人来说具有某种优势,因为每个人都掌握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而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人作出,或由他积极参与作出,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

肖教授所说“湿货”似乎就是哈耶克说的“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这些知识产生和应用都有其特定的场景和约束条件,脱离这些“湿”的环境,机械地使用这些“脱水”的知识是低效的、无用的或者是有害的。

当然,哈耶克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谈“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不能被完全抽象出来,被全面掌握,以达成掌握或者获得全面信息并以此做出决策的目的,也就是存在许多非常重要但未组织起来的知识,也就否定了,一个中枢(人或者机构)控制可以最优操控人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的可能性。

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可以找来看看。哈耶克说的“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导致我们无法获取全部知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在1957年提出“有限理性理论”,表明个体判断在理性上是有限的,这里的理性是指逻辑上有望产生最佳结果的决策加工过程,有限理性框架认为个体尝试作出理性决策,但它承认决策者往往缺乏定义问题、相关标准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时间和成本的约束也限制了可利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决策者在其可利用记忆中仅仅保持相对少量的信息,这些限制约束了决策者从可以利用的信息中准确地“计算”最佳选项的能力。(《管理决策中的判断》第六版马克斯.巴泽曼)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做车轮的工匠说: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意思是说: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

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庄子故事里面的知识不仅是“湿”的,依赖场景的,而且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姑且称之为实践的知识。

我初中的时候学骑自行车,那时我们家没有自行车,有些童鞋是骑自行车来上学,放学他们踢球,我就在旁边想学习骑自行车,开始有同学教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把握方向,如何上下车,搞了几把,我都背得出来要诀,可是他们一放手我就倒在地上。

小孩子都没耐心,教了几次,就忙着自己踢球去了,让我自己摸索,没人扶着我自然不敢直接骑上去,那个时候个子小腿短,直接上去脚沾不到地,要摔跤,后来就骑在行李架上,一脚撑地一脚踩脚踏板,练了好久,不知道怎样,突然之间就会了,骑了起来,掌握了平衡。

很多年以后,我儿子学骑自行车,自然要先讲怎样骑自行车的理论或者知识,一时语塞,难道要从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讲起,从远离平衡态的平衡讲起?转念一想,怎样掌握平衡,一堆废话,没用的,说实在到底怎样才能骑?骑上去,摔两跤就会了,我要做的就是给儿子戴好头盔护膝护肘,交代好远离机动车辆,其余自己摸索去吧。

当然,这种实践的知识,如果事前了解一些经验,特别是失败的经验,是少走弯路的好办法,但是少走弯路不等于走对路,路还是要自己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类似的场景很多,例如游泳在岸上的理论培训是学不会游泳的,管理也是一样,德鲁克的名著叫“管理的实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习,小时候,我理解成复习,长大后慢慢理解为练习,现在感觉是实践,学了这些理论或者知识,需要到现实的场景中实操,也就是把干巴巴的知识净浸泡在现实的、“湿”的场景中实践。

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有一个好汉一天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关于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从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它是宗教迷信的观念,那么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

所谓知易行难,在社会活动的领域,知可能是一回事,行,实践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那怕是在科学或者工程技术的这些确定性科学知识的领域,有时候实践也是另外一件事情。

一个英国人在1936年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当然,也有人说是德国人发明的,但是现在公认的是德国人和英国人独立发明的。他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发明、创造没什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把发明、创造付诸于产品。”关键是你做没做出来一个真正应用的产品,只有一个广泛应用的产品才能证明你成功。(《王光秋:我国航空发动机哪些关键技术被“卡脖子”》)

前几天和一个同学聊天,说起风险投资,我就吹牛之前投的项目赚了10倍如何如何,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那你是怎样看(判断)这些项目的?”我自然会讲一个框架,8个要素10大方法之类,可是真是这样吗?

另外一个搞风险投资的朋友告诉我:“(风险)投资经理就是用钱砸出来的,投了,赚了或者赔了,几十个项目投下来,自然就会了。”这是他这些年从实践的体会。

投资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理论再好没实践也是白搭,砸钱,干了,也就会了。例如你病了,医生开了药,回家把药的说明书好好研究了一下,分子式什么的,风险什么的都搞清楚了,可是药没吃,似乎缺了点什么。

话说回来,人生苦短,我们绝无可能把前人走过的路都走一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教训,这些知识,这些理论,也是必由之路,从这个角度讲,干货一定比水货要好,这是一定的。

只是干货用的时候不要极端化和机械化就好,要考虑适用边界和条件,别当成“一针见效”就好,把干货当成启发,放在你自己的“湿”环境里就好。

干香菇吃的时候还得泡水发一发,对吧。想学游泳请下水,与学好理论再下水,其实并不矛盾,最终都是要知行合一。

更多内容可以参阅叫兽新书

京东、当当、淘宝、微信微店等网络渠道已上架,感谢朋友们捧场支持!

如果需购买饶叫兽签字版请微信联系叫兽,叫兽微信号:raojiaoshou09

 往期好文

资本高手的三板斧

杠杆的诱惑

商誉是个“洋泡泡”

猛戳下图关注“饶叫兽说资本”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

作者微信号:raojiaoshou9,微博:饶叫兽说

全部讨论

2018-08-02 21:33

知行合一谓之难,在老师的文章里总能捞到干的,然后泡一泡,就是自己的,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