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驳“国进民退”论,兼论民营企业28条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2月22日晚间,中央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提出意见。

这并不是中央第一次提及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与发展了。

而本次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

文中提到,支持民营企业以参股形式开展基础电信运营业务,以控股或参股形式开展发电配电售电业务。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和销售领域,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储运和管道输送等基础设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大幅放宽市场准入。上述行业、领域相关职能部门要研究制定民营企业分行业、分领域、分业务市场准入具体路径和办法,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首先要强调,这从国家层面来讲,一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在市场质疑“国进民退”呼声最严重的啥时候,国家会在一向国企垄断的行业突然引进民间资本呢?


国营企业效率低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纺织业是一个非常典型受益于引进民间资本的行业。引入民营企业之前,整体纺织行业亏损现象极为严重,在1999年正式引入民营企业之后,纺织行业整体利润率大幅提升,但国营企业依旧处于亏损的阶段。在2000年经历了短暂的行业利润爆发之后,在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依然处于极度萎靡的状态,即使中国纺织行业在获得全球化的巨大红利之后,国营企业在2004年依旧处于亏损的情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外乎亏损国家托底和事业单位“铁饭碗”的规则。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民营经济缴纳税收超过50%,经济总量比重超过60%,投资比重超过70%,就业比重超过80%。提供了63%的社会利润,却只用了39%的融资。而这一原因在于民营企业的企业主们创造财富的巨大意愿和企业经营生存的巨大压力,在这两者的结合下,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焕发了无限生机。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总趋势是国退民进,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如果大家对这段话不好理解,想一想为什么身边很多受不了大城市的竞争、选择回老家的年轻人,往往总是被家长安排在事业单位?因为工作轻松、收入稳定、关系硬。

所以在国营垄断行业允许民营机构控股或参股,通过不同理念的公司治理方式来颠覆腐朽的规则,以此让传统行业焕发生机的情况,也就不稀奇了。


为什么中央多次重申支持民营经济?

2019年的民营企业,过得不是一般的惨。

马云在最近谈到这一问题时也说道:“2019年最不容易的是,以往可能是部分人不容易,2019年可能是大部分企业不容易。”“到了年底了,昨天一天,我收到很多朋友借钱的电话,一天内5个电话。过去一个礼拜,要卖楼的朋友大概有10个,确实不容易。”

投资圈流传着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段子:某位大佬结婚,各地老友纷纷道贺捧场。女方家都惊了:“你这些哥们太铁了,这么老远开车过来,怕咱家准备车少?”新郎微微一笑:“他们都是失信被执行人,买不了飞机票高铁票。”

这并非夸张。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数据,截止到12月21日累计失信被执行人人数量已经超过570万人。不论是贾跃亭、罗永浩、戴威、王思聪这样的创业明星,还是辉山乳业、汇源、金嗓子贵人鸟这样的创业传奇,都没能幸免。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之外,中国的银行体系在这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前一段时间管清友博士的一次演讲当中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把中央的放水支持比作龙王下雨。

大家要知道,下雨并不是“阳光普照”,而是有地区有位置的降雨,而民营企业就似乎是外围最摸不到雨的农民。

国企平均融资额从2015年的7.15亿上升到2017年的22.54亿,民企平均融资额从2015年的5.99亿下降到4.6亿,在雨水最充裕的2015到2017年,民营企业的平均融资金额都在下降,像2019年这样的经济低谷期民营企业有多难拿到贷款就更别提了。

中小企业融资难贵是世界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国有企业因为有政府隐性担保而在融资上受到了各种优待,中小企业的融资不仅要承担更高的成本,而且难以申请。从中美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对比中可以发现,中国的民营企业高度依赖内源性融资,中国民企从银行贷款、发行债券 以及股票融资的比例远低于美国,“其他”一项中国占比将近 20%, 这里可能包括融资利率更高的民间借贷。

国家放水的本意是支持实体经济,结果由于我国银行审批资金的局限性,最终导致银行把资金都给到了国营企业,而民营企业贷款极难。

国企融资又容易又便宜,民企融资又难又贵。虽然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投资更有效率,现在能赚钱的民营企业融不到资了,不断亏钱的国有企业不断扩张地盘,而这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极其不利的。


民营企业28条将继续坚定市场信心

在目前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民营企业28条毫无疑问极大地鼓励了市场的信心,也坚定了民营企业对于政策支持坚定不移的态度。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些政策最终落到实处,帮助中国市场经济恢复活力。

根据中国基金报转载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称,包括一些在金融领域、在社会基础设施、还有一些社会事业方面,应该说都是要大幅度放宽民营企业的准入。要消除在招投标领域的隐形壁垒,不能制定和招标项目无关的一些资质要求,还有一些超出项目实施的业绩要求,这些都非常具体。

另外,银温泉称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的这种运行机制,包括这种组织架构。正确处理好企业的这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理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永达表示,民企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所需要的资金量是相对比较多,自身筹措资金能力也不是太足。融资问题的解决,对我们民企解困也好,或者解决问题也好,还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外, 于永达表示,支持民企的发展和改革,不是说我指导你,也不是说我管理你,而说平等对待民企、国企,使得它能够放开手脚,能够更加充分去发挥它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