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韭菜思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下图摘自《思考快与慢》一书,书中的标题:四重模式-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读起来非常有意思,特别分享探讨下:

图解了四个象限,面对所得所失及发生概率的四种思维及决策模型,书中归为人类的第一思维模型,即人类大脑最直接的反应。

举个例子,你和别人打官司,你有95%的概率能赢,并且获得赔偿10000美元。但这时候,有个第三方出来调节,给你9000美元,请你和解。面对这个确定性的9000美元,你很容易就直接接受了,哪怕比胜诉少了一点收益,或许8000美元,你也同意和解了。

如果你只有5%的概率胜诉,并赢取10000美元,如果这个时候有第三方提出和解,给你500美元,这时候,你可能会放弃500,更倾向于继续打官司,来博取更多收益。同样面对大概率亏损10000美元时,你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冒险一搏的。

图示的思维模型很好的说明了,人们在面对收益时,更愿意规避风险,而面对损失时,更倾向于冒险,反而有更大的风险偏好。

作者认为,人类应该调用第二种思维模型,来规避决策错误。在95%的概率赢的基础上,应该坚持,赢取更多的利益,而在小概率赢的基础上,或大概率输的基础上,应直接放弃,不要继续浪费时间及金钱是最好的决策。

应用的股市上,很好的解释了,韭菜大亏死扛,微利出局的行为了,这也是韭菜长期一直亏钱,很难赚钱的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打比方,你有两只股票,一只深套30%,一直盈利10%,你要卖出一只,你选哪个呢? 很多人可能直接选择卖出盈利的那只,小赢即满。 但如果你对亏损的那只,看不到翻转的希望,理性的人应该直接卖掉亏损的,保持盈利的继续盈利。

当然这也牵涉到心理账户,损失厌恶的问题,人们往往规避损失,不愿承认失败的心理在里面,需要更多的思考讨论了。

不过这里仅仅围绕思考这四个象限的思维模型,获得一点启发,动用第二种思维模型,理性决策,相信已经开始走出韭菜思维的第一步了。

$中国平安(SH601318)$ $分众传媒(SZ002027)$ $洋河股份(SZ0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