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4回复:83喜欢:24

西方收入与产业雁阵设计被中国破了,他们基本上处于无招的状态。
之前欧美经济学家对产业的设计就是,高收入国家搞高科技等创新增值高产业,中等收入搞家电、钢铁、石化等中等技术,低收入国家搞资源和纺织品等。因为通常情况下,收入越高人才队伍越强,这在过去基本上是成立的。但是因为中国经济体型太大,产业链太强,反而打破了这个规律。
首先是低端产业链,中国产业链里面的玩具和纺织品当前还是全球最强的,特别纺织品中国还是全球的中心,基本上没有其他纺织业大国能离开中国纺织品供应链的。
玩具当前能转移走的还是比较低调,有点技术含量的,中国还是在前面,产业链还很强,儿童圣诞礼物还是中国造。
中档的,中国的水泥、钢材、铝、家电的产量都是世界遥遥领先的存在,占了一半以上。这些产品一些被欧美认为是耗能或者污染,或者因为他们认为是资源产品,所以他们也不是非常有竞争力,慢慢的也干不过中国产业链。
高端的,通信产业出来了华为等通讯设备厂家;无人机的大疆,在航天,高铁,北斗这些定义的高端产业,中国公司也上来了,而且有的还把美国公司击落了。这下子欧美,特别美国人开始傻眼了。因为他们定义高端产业高收入,但是中国厂家突破后往往打折了,全球消费者都得到实惠。但是之前欧美一些厂家搞了掠夺性定价维持高收入,等中国公司进来后,往往难以维持他们优越的收入,否则产品就没有竞争力。这就是他们对中国高端产业非常焦虑的根源,也是他们说的体系性风险。
比如,新冠疫苗本来是欧美囊中之物,但是中国突破后,全球超过一半疫苗都是中国提供的。结果欧美在中国等很多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搞以前先发达国家供应再发展中国家供应的批次模式,因为中国直接就满足很多发展中国家了。
而现在中国要进入美国人认为禁地的半导体和航空产业,他们暴跳如雷,能给他们带来巨大收入的产业链不多了。
因为中国的产业体系层次太过丰富,人才结构也非常全面,高中低产业体系中国都可以玩得开,这对欧美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国有适当收入就可以达到他们高收入的创新能力,比如中国去年创新能力全球第十二,实际创新更强,这些是他们之前的产业规划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转自微博 HW前HR

全部讨论

2021-10-08 12:31

20多年前,随便一个鬼佬来中国都是所谓的高级工程师,其实很多国内就是技校出身。来国内当爷一样供着,工资按小时收费,来回飞头等舱都要客户掏钱。也就是靠这种掠夺性定价,欧美随便阿猫阿狗都能维持所谓的高福利,这种日子快结束了

别盲目乐观,高精密的实验仪器,行业软件这些高科技还在欧美手里。

2021-10-08 11:43

还有一个就是bu不突破,那就是资本市场的股市,MLGB哦哦哦哦哦哦

国人996换来啥,内卷严重

2021-10-08 12:55

目前的状态就是成绩很大,问题很多,不能让成绩把问题遮住……

2021-10-08 12:19

中国人口太多,国内各个省就能形成雁阵

2021-10-08 12:52

嗯因为掠夺性定价,所以西方社会能实现高收入高福利,想要和中国低价竞争,就必须降人工等各种成本,太难了😄,他们的工会可不是摆设

中国建国初奠定的全产业链基础本身就是为了应对被别人卡脖子,牵鼻子,突破美国设计的全球产业秩序,不过早晚的事。

2021-10-09 01:18

满大街的平衡车是荷兰人90年代发明的,8万美元一个,后来这公司干不下去倒闭了。
技术转让给了一个美国公司,美国人把价格干到了2万美元,依然干不下去也倒闭了。
然后中国接盘把价格干到了2000块钱,平衡车就普及了。
中国真正让平衡车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一个实用的商品,推动力产业的发展。
工业精神就是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手机如果还是大哥大半头砖价格高高在上就不会有移动互联网的爆炸,以及智能手机场景应用带来的经济增量,追求垄断利润是可耻的,是人类进步的绊脚石。

2021-10-08 12:43

接下来追赶效应就没那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