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三巨头盈利难 企业微信称用“性价比、人效比”冲击今年率先盈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科创板日报》6月2日讯(记者 张洋洋)携程通过企业微信已经服务了超过千万的用户,这些用户的人均订单量提升超20%,人均客单价提升超30%。”在2024年实干企业家峰会上,携程集团数字营销部总经理王绩强分享一组企业微信帮助OTA平台对冲酒旅行业价格差异小、利润摊薄风险的效果数据。

携程为代表的服务业,是企业微信所覆盖行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整个企业微信最新活跃的企业用户数达到1500万家。”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企业微信高级行业总监李影超透露了企业微信最新的用户规模,“具体到行业趋势上,服务业、零售业与金融保险行业,是增长势头比较好的行业。”

今年年初,在一场合作伙伴内部交流会上,企业微信副总裁李致峰透露了今年的盈利目标,“企业微信有信心今年在三大家(企业微信、钉钉、飞书)中率先实现盈利”。

在协同办公软件赛道上,行业一般将企业微信、钉钉、飞书称作行业内的三强。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上线阿里钉钉;2016年4月,腾讯微信团队推出企业微信;2019年2月,字节跳动推出飞书,上线次年,飞书宣布免费向全国所有企业和组织开放。

这几年间,三大家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以携程为代表的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行社)平台巨头,也是企业微信想要努力打造的标杆客户。

在存量竞争时代,背靠微信这款国民App的流量池优势,帮助客户获得生意增长,是企业微信如今的一个抓手。

李影超认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达成共识,企业微信就是建立私域的场所,这给行业客户开辟了一个新的增长赛场,大家之前可能一直在公域投流做获客,但今天需要和客户建立的是长期深层次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短期的营销行为。

但在激烈的竞争背后,三大协同办公软件均面临商业化问题。截至目前,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都尚未完成盈利。尤其是今年3月,长期不赚钱的飞书终于进行了总规模为1000人的裁员,裁员比例达到20%,协同办公软件商业化难题,再度被推至台前。

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钉钉用户数为7亿,包括企业、学校在内的各类组织数达2500万;付费DAU(日活)为2800万,软件付费企业数为12万。飞书在2023年的软件订阅收入则是超过2亿美元,相比2022年翻倍。但二者均未披露盈利相关情况。

这两年,为了寻找可持续和适应市场需求的盈利模式,企业微信也先后进行多次业务调整和收费模式的探索。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李影超也未直接回应企业微信目前的营收和盈利情况,面对今年在三大家中率先盈利的业务目标,她强调,企业微信一直维持在500-700人的团队规模(钉钉1500人、飞书4000人),将一直秉承“极致人效比”的理念,整合周边的力量,如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将这些工具都放在企业微信基座上,把协作的能力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