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能:在建风场超2GW 预计今年对外风场转让容量同比增加|直击业绩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科创板日报》5月16日讯(记者 吴旭光)“2024年一季度并网100MW左右、出售1个风场100MW左右,目前在建风场超2GW,预计2024年新开工、并网的风场在1GW以上。”在5月15日举行的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三一重能董事会秘书周利凯在回复《科创板日报》及部分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在风电站建设方面,周利凯表示,该公司总体上采取“滚动开发”战略,建设新风电站的同时,择机出让成熟电站,控制总资产规模。截至2023年底,其存量风力发电站247.6MW。

周利凯表示,三一重能目前在洽谈的储备风场资源相对可观,主要分布在湖南和三北地区,预计该公司2024年对外风场转让容量较2023年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三一重能主营业务为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业务。得益于风电抢装潮以及公司风机等核心产品的成本控制优势,该公司自2020年起,实现业绩快速增长,并于2022年登陆科创板。

不过,《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该公司风机产品的毛利率有所下滑,为15.45%左右,主要是受交付当年部分新中标较低价格订单的影响,风机毛利率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下降所致。截至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19.67%,环比增加5.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一季度风机销售毛利率环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展望2024年公司风机毛利率水平以及公司今年在降本控费目标,三一重能财务总监房猛表示,争取2024全年风机毛利率目标不低于2023年。

从“降本增效”的主要路径来看,三一重能在产线上进行智能制造技术迭代升级。

业绩会上,该公司独立董事曹静介绍,三一重能通过风电智能装备和大兆瓦自动化工艺技术,建设总装智能制造2.0产线和发电机智能工厂,实现超大扭矩装配、线圈自动成型和铁心智能装配等关键自动化技术突破,取得质量提升、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等效益。

今年4月份,《科创板日报》记者在三一重能北京工厂走访获悉,在“降本增效”方面,该公司在成本占比较高的叶片、电机等零部件均实现了自主研发与生产, 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目前风机的各环节均实现了较高程度的智能化生产,人机协同高度自动化。一条产线可同时生产5个型号产品,实现3.X-15MW产品混线柔性生产,每隔3小时下线一台风机。”三一重能副总经理彭旭表示。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三一重能2023年新增吊装容量为7.41GW,同比增长64%,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9.3%,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对于2024年一、二季度以来,风电市场需求表现,三一重能独立董事曹静表示,该公司预计2024年国内风机生产端将超100GW(含海外项目),并网容量约为90GW。

“目前风电制造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未来风机价格下降空间已较小,可能会随着机组大型化的进一步推进会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空间已不大。”曹静补充道。

有市场从业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从近期部分发电企业2024年集采招标结果公布,其中陆上5MW风机含塔筒平均中标价达到2100元/kw,重回2000元以上,说明陆上风机价格开始理性回归。

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海风市场前景的逐渐明朗,当前,风电企业纷纷布局海外成为“必选题”。

回看三一重能,《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该公司海外营收大幅度增长,实现收入3.1亿元,实现对中亚、南亚地区风电设备出海,海外销售毛利率22.07%,高于国内营收5.25个百分点。

不过,与远景能源、金风科技等海外布局时间较早的企业比较,三一重能在海外业务营收体量,相对较小。

此次业绩会上,三一重能董事会秘书周利凯坦言,该公司其他部门也组建了海外专门团队等,支持海外业务发展。“现在海外机会很多,公司搭建了‘中方+本地’形式的海外团队,引进一批全球风电行业优秀人才,已组建200多人的海外营销团队,基本覆盖全球主要风电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