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Critical thinking审辩式思维--投资者最重要的素养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童子伤

什么是"童子伤"?在2013年11月7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中,俞敏洪在接受该刊记者采访时说:"当一只鸟在笼子里关太久,你把笼子拿掉,它也不会飞了。就像中国孩子到了美国,应该是非常快就会有创新能力,但是事实上要很久,因为思维模式的改变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先生曾讲过一段与此相关的话。他说,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学习飞行,鸟类决定学习高等动物的榜样﹣﹣人类,它们建起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把小鸟十几年关在学校里面学习飞行,给小鸟讲飞行课,从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终于毕业了,当小鸟离开学校的时候,忽然发现,原来小鸟并没有学会飞行。

结合俞敏洪和陈宇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童子伤":在笼子里关得太久,尽管学习了关于飞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仍然不会飞。

审辩式思维的缘起

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格拉泽尔(Edward Maynard Glaser)于1941年提出。格拉泽尔认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有关质疑和推理的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方法的技能。"

审辩式思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在公元前500年前后,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一个东西方思想家相映生辉的"轴心时代"。"轴心文明"中凝聚着人类的核心价值和最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是人类文明最深层、最根本的部分。

在这个人类思想呈爆发式增长的时代,东西方思想文明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西方长于形式逻辑和分析性推理,东方则长于非形式逻辑和审辩式思维。两千年后,东方人才逐渐地学习了西方人的分析性推理,而西方人才逐渐悟出东方人的审辩式思维。

古代东方的审辩式思维主张"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主张"中庸之为德至矣",主张"过犹不及"。古代东方的审辩式思维表现在对语言和形式逻辑局限性的认识。其典型代表是《道德经》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认识后来与来自印度的佛教相融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支系禅宗。在禅宗的"开口错""本来无一物"等思想中,也体现了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

古代东方的审辩式思维还表现在多进程、多元、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在老庄的绝圣弃智中,实际上包含了价值多元的思想,包含了后来康德思想中的非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包含了后来哥德尔在"不完全性定理"和海森堡在"测不准原理"中所体现的非独断论的思维方式。事实上,这种"一元独断"的思维方式至今在西方主导的全球文化领域中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支撑着西方的文化霸权。

钱学森之问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具有审辩式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认识到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习者的审辩式思维能力。

钱学森同志曾说:"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今天,中国学校中广泛流行的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学习方法,以及形成于20世纪以前"真理﹣谬误"的简单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学习过程理解为一个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真理"的过程,理解为一个老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真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习者的好奇心,打击了学习者的怀疑精神,压抑了学习者的创造性。

改变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特定的结论,而是倡导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的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学习革命"。

不懈追问

如我们常常顺口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的是这样吗?"失败乃成功之母",对真理的发现很少有一蹴而就的情况,成功总是属于那些面对失败的"实践标准"而不言放弃的人。科学发展史清楚地告诉我们,正是由于有人执着地坚持长期得不到实践支持的理论,科学才得以进步,如哥白尼和开普勒对"日心说"的坚持;正是由于有人大胆地怀疑得到无数实践支持的理论,科学才得以进步,如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的怀疑。

双向质疑

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会时时反思:我所摸到的"大象",我自己关于"大象"的经验,是否就是"大象"的全貌?是否就是"大象"的完整形象?他们持续保持反思和自省的警觉,不会把自己想象成判定聪明与愚蠢的圣人、判定真理与谬误的上帝、判定正义与邪恶的大法官。

凭证据说话

许多中国人的观念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英雄是好汉,考场上比比看;如果考场上考不过你,我心服口服。许多美国人的观念则是:何以见得我考试考不过你,干工作就干不过你,请拿证据来。如果你拿不出证据,如果我是妇女,我就会到法庭告你歧视妇女;如果我是有色人种,我就到法庭告你种族歧视。因此,美国的考试机构在考试编制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在法庭上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考试成绩与工作业绩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如果证据不足,就可能受到"歧视妇女"或"歧视有色人种"的指控,就可能遭受重罚。

在就业招聘中采用考试,直接关系到人的就业权力。如果考试不能保证"高分高能",考生的就业权力就会受到侵害。何以见得我考试分数不高,工作就干不好?这本来应该要求考试主持机构提供证据,但由于我们缺乏"凭证据说话"的习惯,结果这本该问的问题却很少有人问。

鲁迅曾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中国现代文学史著名的公案--"铁屋子"

周树人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这是周树人在婉拒钱玄同邀请他出山做文章时所说的一段话,表达了周树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绝望心情。钱玄同并不这样想,他说:"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个单纯而浅显的反驳,竟意外地打动了周树人。他后来回忆说:"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绝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就这样,周树人变成了"鲁迅"。他说:"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呐喊",既是为了"自己的不能忘却的寂寞和悲哀",也是为了"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三体》要在多维空间中进行思考

有人问:"审辩式思维的反义词是什么?"
回答是:"简单思维。"
具有审辩式思维者,习惯于在多维空间中进行思考;而具有简单思维的人,则习惯于在一条一维直线上进行思考。
不同于简单思维,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会把一个三维空间中的"球"压缩为一个二维平面中的"圆",更不会把三维的"球"压缩为一条一维的直线,如图1所示。


具有审辩式思维者理解:

在一条单维直线上,一个点只有一个坐标;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一个点却有两个坐标;在一个三维空间中,一个点还可以有三个坐标;在一个四维空间中,一个点甚至可以有四个坐标;......

在一个N维空间中,一个点可以有N个坐标。

有些人,一辈子习惯于简单的直线思维,一辈子想不明白一个点怎么能有两个坐标。他们总是喃喃地说:一个点怎么能有两个坐标呢?总有一个坐标是"本质坐标"吧?

具有审辩式思维者,可以从不同方面去对一个人、一件事进行审辩。他们理解,非要将某一个方面规定为其"本质",实际上是将一个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

例如,具有审辩式思维者理解:作为东汉末期的一位大臣,曹操可以算得上一名"奸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欺君罔上,专横霸道;作为一个军事家,他堪称秀,他以弱胜强,打败袁绍,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张鲁、马超,北定乌桓,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抑制豪强,屯田兴农,兴修水利,尚礼重法,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作为一个诗人,他的诗歌大气磅礴,得以传世;作为一个朋友,他猜忌多疑,滥杀无辜……曹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非常丰富的人。我们可以从政治、军事、为臣、为友、为文等多个维度对他进行审视,不能把一个多维的人压缩到一条直线上,简单地给他贴上一个"好人"或"坏人"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