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企业家系列:季克良:他是茅台第一任董事长,47年喝2吨茅台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提起白酒,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茅台酒,而今驰名中外的茅台酒,也曾面临着产能不足,常年亏损的困局。直到一个男人的到来,五十年间,茅台酒从产量只有220吨,达到42000吨;从亏损80多万,到实现400多个亿的利润。这些逆转乾坤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叫季克良的男人。

【壹】

1939年4月,季克良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21岁考入了当时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学习食品发酵专业。

1964年,刚刚毕业的季克良被轻工业部选拔、分配到远在贵州的茅台酒厂工作。与如今不同的是,当时的茅台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时酒厂的年产量只有220吨,甚至可以说是现在年产量的零头。除此之外,库房还堆放着一大批滞销的茅台酒。酒厂几乎处于年年亏损的状态。

为了提高白酒的品质,季克良深入一线了解茅台酒的酿造工艺,从技术员干起,拉车、背糟、踩曲、除甄身体力行。

酒厂酿造环境十分辛苦,基本都是高温作业环境。季克良却没有一丝懈怠,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十年如一日的磨炼,不仅让他对茅台酒的传统酿造工艺烂熟于心,同时结出了累累硕果。

1965年底,在全国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茅台酒厂代表宣读了季克良整理总结科研小组的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的论文,引起了大会强烈的反响和各厂家的高度重视。文章把茅台酒体划分酱香、醇甜、窖底三种香型,这也是白酒行业首次出现“香型”的概念。

正当所有人为他祝贺时,本该前途光明的季克良,却遭遇了更大的打击。

【贰】

在后来的一次事件中,季克良被下放到车间劳动,在车间的3年多时间里,季克良每天要把酒糟从窖坑里背出来,来来回回二三十次。当时仅105斤的他,每天背的酿酒原料都要150斤。除此之外,酿酒用的水,要自己去赤水河一担一担地挑;烤酒前,需要凌晨两三点起来生火,每天要工作12小时才能休息。

即使在这段苦难的时期,季克良也从未放弃,他通过不断地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

1978年,他总结出了茅台酒“制曲是基础,制酒是根本,陈酿和勾兑是关键”的工艺特点,得到了行家们的普遍认同,促进了茅台酒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也正是有了车间的磨练,平时滴酒不沾的季克良在品酒的技艺上更加炉火纯青。他只需一嗅,就能辨别几百种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精浓度的茅台酒。国内酒厂纷纷以请到季克良品酒为荣。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81年,季克良被任命为分管技术的副厂长,两年后,又被任命为茅台酒厂厂长。1985年,自认为不适合做行政工作的季克良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1991年,季克良临危受命,成为茅台酒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主持茅台酒厂的生产经营工作。这期间,质量稳定下来的茅台厂,也早已摆脱了亏损,盈利也越来越可观。

【叁】

1998年,将近60岁的季克良本该过上儿孙满堂,尽享天伦的生活。但是,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白酒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茅台酒也没能幸免。同年5月,季克良临危受命,出任公司党委书记,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在季克良的带领下,茅台的技术队伍不断壮大,产量和质量也节节攀升,市值再创新高。

到了2003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了一万吨,这不仅实现了他自己的目标,也完成了当初领导对茅台酒厂的期望。在万吨庆典仪式上,64岁的季克良泪流满面:“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2013年,茅台的营业收入达到309.22亿元,开始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

直至2011年,72岁的季克良卸任茅台集团董事长一职。2015年8月,季克良正式退休,将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职务。

从满头青丝到一头银发,季克良先生半个世纪的茅台时光,已浓缩成一杯醇香的老酒。作为茅台发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季克良时代”终于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有人说是季克良成就了茅台,但对于季克良来说,是茅台成就了他。抑或,这也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命运。作为“国酒”茅台的大功臣,他不仅是茅台的灵魂人物,更是中国第一代酿酒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