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芯片战争-35:四项紧急措施,新中国向科学进军

原创 科技真相 科技红利及方向型资产研究 2019-07-30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思考—随笔之《芯片战争——亮剑!国运之战》

芯片战争35—四项紧急措施,新中国向科学进军

(黎明之前,1950-1959年)

1956年3月国家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新中国集中了600多名科学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新中国正式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战略举措。国务院制定四项紧急措施,重点发展计算机、无线电、半导体、自动化等新技术。

正文:

第二章 黎明之前

第二十一节:四项紧急措施,新中国向科学进军

1956年3月,国家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新中国集中了全国各个领域600多名杰出的科学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同时,在周总理的主持下,新中国正式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重大之战略举措。

根据国外发展半导体的进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中国也要研究半导体科学,同时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

图:1956年的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旧址

早在1954年,为了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保证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开始制定国民经济的长期计划。1955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顾问、苏联专家柯夫达建议新中国编制“科学发展远景规划”。4月22日,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报告,中央领导同志在总结中认为柯夫达的建议很重要,值得重视,责成国家计划委员会、科学院落实,初稿的起草工作随即启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首先需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周总理将科技进步和知识分子问题当成一个重中之重的整体来考虑,他认为:“目前党的迫切任务就是加强对于知识分子的领导,对于知识分子所从事的工作作出全面规划,使他们能在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力量和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

为了改进和加强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密切党同非党知识分子的关系,中央指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及有关部门,先期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党中央、国务院。

民盟中央费孝通先生等人将通过调查了解到的知识分子问题,向中央统战部作了反映。这个报告引起了周总理的高度重视,他发现党内确实存在着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倾向,即“估计不足,信任不够,安排不妥,使用不当,待遇不公,帮助不够”,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定科学规划的严重障碍。

1955年11月23日,党中央开会讨论知识分子改造问题时,周总理作了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汇报。中央领导人认为,应该先在党内很好讨论,然后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会议决定,在1956年1月召开一次大型会议,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并成立由周总理负责的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十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进行会议的筹备工作。

1956年1月14日到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共1279人出席,周总理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要根据时代发展潮流,适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指出了当前在知识分子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研讨了相关的政策。周恩来在报告中将知识分子问题与发展科学技术问题作为全党上下必须密切关注的重大工作提了出来,要求摒弃对知识分子的错误的宗派倾向,提出最充分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力量的措施。正是因为这次会议,许多知识分子把1956年称为“科学的春天“

“向科学进军”成为全国的行动口号,中央领导带头进行了一次科学普及,成千上万的干部职工读夜校、搞革新,人们由此看到未来社会主义的新希望。

1956年1月21日下午,周总理在中南海听取了科学院吴有训竺可桢严济慈等科学家关于物理数学、生物地学、技术科学等科学工作的报告。

1月31日,由周总理挂帅,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远景规划小组。3月10日,科学院三个学部和秘书处根据科学规划初稿提出53个重大项目。

1956年3月14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规划委确立了两大任务:一是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在全国组建科学机构,科学规划的制定工作全面展开。

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所属的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组由华罗庚先生任组长,26位委员中有21人曾留学国外,30多岁的有6人,委员都是科学家和数学家,依才聘用并不按资排位。

在制定科学规划的过程中,周总理还要求科学规划为生产服务、为国防服务、为发展科学本身服务,三者要兼顾。他强调指出:要尽量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瞄准当时的新兴科学、新兴技术,不失时机地“迎头赶上”;同时根据实际国力“重点发展”,避免力量分散,拖延时日。

周总理对科学家们的信任和尊重,以及为他们提供的良好的创新环境,使科学家、科技人员满怀热情参与到科学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中。由于方向明确、组织合理,新中国的第一个科学规划的制定始终保持着科学态度,作为发展重点的新技术学科也按照规划要求实现了预期目标。

新中国对于新兴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来自于苏联方面,早在1956年2月10日,周总理致信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请苏联方面派出机械数学、电子学、半导体物理、自控与远程操纵、无线电工学等16门学科的科学家来中国短期讲学,并帮助拟定科学规划。这些学科都是中国科学界的主要空白点或薄弱环节。3月22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告知中央政府,苏联政府同意派出16位专家来华工作。

3月29日,苏联科学代表团到达北京。在准备接见代表团时,周总理注意到代表团16位专家名单中有6位专家的专业是从事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和通信等新技术领域的,这引起了他的思考。他紧急召见王诤将军和李强同志询问情况。他们二人了解国外电子技术发展情况,于是将当时电子计算机的理论、用途、科研生产,特别是军事应用动态一一报告。

当时美苏两国已将电子计算机看成是国力竞争的重要装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完成了ABC和ENIAC两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并将其运用于科研、弹道计算、飞机设计、电报密码等军用领域和工程设计,人口调查和经济统计分析等民用领域。1952年冯·诺依曼还用计算机模拟了导弹发射和核爆炸。苏联比美国发展晚,应用规模也小许多,偏重于以机电式为主的模拟计算机(解算装置),1947年开始研究电子数字计算机;1950年完成小型电子计算机,随后完成每秒运算2万次的大型机,计算机仅作为弹道、输电线路等的计算工具或教学。

当周总理得知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文字处理与解析功能如此强大,在国外军队中已成现役装备,而我国对计算机的应用方面却还是空白时,立即有了强烈的紧迫感。他认为必须下定决心大力追赶,计算机必须和军事联接,必须尽快应用于工业生产。

曾参与我国计算机专业筹备的原二机部十局副总工程师罗沛霖同志和原清华大学电机系总支书记凌瑞骥同志在回忆那段历史时说,当时周总理听到我们目前做不了该项技术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依靠一个部门力量做不出来的计算机,在党中央,在国务院的领导下,集中全国力量,难道还做不出来吗?”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举国体制。

为何定义为“紧急措施”,周总理认为,发展计算机、无线电、半导体、自动化(原来名称为: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等新技术在国家工业生产和国防应用中是一项非常必要和紧急的任务,因而定义为“紧急措施”。

随着周总理对计算机等新技术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他感到发展计算机、半导体等新技术在国家的工业生产和国防方面的应用是一项非常必要和紧急的任务,并因此提出和制定了一个“紧急措施”

为何当时将周总理的这个决策称为“紧急措施”?中国科学院的相关人士是这样回忆的:周总理审定科学规划文本时说,印出来的本子这么厚一摞,国务院怎么抓,你们要把最紧急的事情搞一个报告。于是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就成为“紧急措施”,规划与措施悄然并列。不过,为了保密,这个“紧急措施”的内容当时并没有公开,而是在内部实施。

1956年5月20日,“紧急措施”由“科学规划委员会”提交给国务院进行审议;7月5日,科学规划委员会正式刊印了“四项紧急措施”文本。“紧急措施”包括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这四个领域都是新中国当时发展还是很薄弱,但极具战略价值的科技门类。

随后,国家召集600多位科学家,在北京阜成门外南营房的西郊宾馆,开始制定新中国第一个科学规划——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图:参与制定科学规划的科学家们汇聚于北京西郊宾馆

1956年5月26日,“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基本完成,周总理在北京饭店为参加科学规划的科学家举行酒会。

图:周总理和参与制定规划的科学家们

8月底,在中国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下,《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以及4个附件,即《国家重要科学任务说明书和中心问题说明书》、《基础科学学科规划说明书》、《1956年紧急措施和1957年研究计划要点》、《任务和中心问题名称一览》共600万字的编制任务顺利完成。

图: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总共制定了57项项目,其中的40就是“半导体技术的建立”。

为了落实《远景规划纲要》的要求,中国半导体产业采取了两项非常重要和意义深远的战略措施: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建立半导体科研生产机构。

图:1956年6月14号,科学规划委员会全体代表合影

1956年9月份,教育部在四川成都设立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天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专门培养针对“四项紧急措施”的专业人才。

1956年12月,《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执行。最后该文指出:“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实施对我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高等院校学科及专业的调整、科技队伍的培养方向和使用方式、科技管理的体系和方法,以及我国科技体制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此,《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对中国各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工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57年1月1日,按照周总理的要求,“紧急措施”的执行单位中国科学院、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签订了“合作发展中国计算技术协议书”。

三方议定的签订,制定了采用超常规办法集结人才,建立发展计算技术研究基地的计划,遵循的组织原则是“先集中,后分散”。为此,国家先从二机部、军队抽调专家集结到科学院计算所,制造一台快速通用电子计算机,在中国人发展计算机的计划的同时,也是新中国的半导体科学和工业事业的开始起步。

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1956年3月14日,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开始制定1956年至1967年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十二年长期规划。12月22日,中共中央同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党组《关于征求〈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意见的报告》。

同年,国务院又成立了“国家技术委员会”,1958年,两个委员会合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70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合并。1977年9月,再度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9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牌子,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研究计划始于新中国最早于1956年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和国家技术委员会,自此,中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一直在不断自我调整,初步汇总平衡各个系统年度的和长期的科学研究计划,随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最终落地,中国在科技领域迅速赶超,从此国务院总理或者副总理兼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成为惯例,因为科学规划具有全国范围的规模,重点解决各个系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大的协调问题,这有力的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感谢您一直以来、长期持续关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思考——随笔》和《芯片战争——亮剑!国运之战》相关系列报告以及敬请您持续关注后续系列!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和转载。谢谢。

注1:本文部分图表、数据等引用于互联网、公司公告等;

注2:本文相关专利信息和说明等引用于互联网以及国家相关专利机构等;

注3:本文相关公司信息、产品等引用于互联网,外媒、公司公告等;

注4:本文相关行业数据、产业信息等来自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