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121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喜欢:11
这行业只存在过剩,不存在出淸,因为先进的主要技术都是在设备商手上而且升级换代快,体量越大越难转身新技术:perc产能最大的通威、隆基,在转向TPC的过程中损失最大,而目前TPC上量最快最大正在享受红利的,明年初就面临降本后HJT的猎杀。同样,硅料上量扩产最猛的通威,也可能面临颗粒质量、连续拉晶跑通后的猎杀。光伏行业没有品牌护城河,只有低成本优势。

热门回复

你去看看hjt的报价,比topcon高20%到30%,纯粹就是实验性质而已。光伏这玩意儿最终还是要看性价比的,hjt至少现在是没希望取代的,大部分预计topcon还有3到5年的优势期。
颗粒硅只是更省电,但是要用蒸汽,天然气,成本比棒子硅怎么个低法,未知,协鑫一直躲躲藏藏,业绩也没兑现过,碳氢氧的含量也从来不敢公布。随着光伏的发展电可以越来越便宜,天然气可是越来越贵的。ccz我说了,坩埚的材料问题不解决没戏,材料是我国的弱项,至少短期没戏。

前年隆基等也是这样嘲笑TPC的,正如当年多晶嘲笑单晶一样。但现实是HJT己有多家企业量产了,也有企业盈利了;至于颗粒硅,按第一性原理,更大炉肯定更节能,ccz理论上也是可行的,只是扰动控制需要更优的控制而已。

太夸张了,hjt年年降本年年低于预期,颗粒硅年年高喊取代棒子硅,喊了四年利润依然一地鸡毛。ccz是坩埚的材料问题,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希望。钙钛矿寿命是大问题,普遍预测是要十年才能解决。

HJT转换效率更高,价格高20%,并不影响欧美购买,因为欧美安装成本占比非常高,效率高了,总成本是下降的。只要有销路,能量产,产生成本就有办法降下来。

确实如此,等你都准备好了,钙钛矿的绝杀又来了。总而言之,这不是个好行当。

光伏的设备厂家上市公司是不是很好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