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集采利于创新药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56回复:74喜欢:60

国际上药企研发新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

1、资本市场的融资,biotech主要依赖于各种基金和股市融资来研发新药,也部分依赖于和大药企的合作研发,比如把一些药品的部分或全部权益卖给大药企来获得现金流。

2、已上市药物的利润,成熟期biotech和大药企通过已上市药物获得的现金流,来支持新药研发或者买入新药权益。

归根结底,这些药企研发资金最终来源于新药上市获得的销售利润,这也是为什么欧美新药的定价比较高,而仿制药特别便宜,80%的处方是仿制药,但是新药占80%的药物销售额。

中国过去仿制药的定价是畸形的,仿制药价格是欧美的数倍,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仿制药企业躺着赚钱,不思进取,缺乏动力去做创新药。

7年前,毕局开始推行药政改革,要求仿制药做一致性评价,然后通过集采大幅降低仿制药价格,节省下来的医保资金向创新药倾斜,激发了国内新药研发浪潮,才出现了过去7年biotech创立热潮和投资热潮,药品质量和研发能力也快速提高。

所以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集采是药政改革的关键一步,利国利民,也有利于创新药的研发。

希望通过仿制药赚钱来研发新药的逻辑,是走不通的,研发新药关键不是缺钱,而是缺技术、缺人才,资金多的是。

有前沿人才和前沿技术的biotech公司,基金们排着队送钱,大药企们争先恐后去寻求合作。比如国内某家小药企研发的世界级好药,迅速被国际大药企买走了部分权益,实现了全球上市,该biotech也有望成长为中大型药企。

仿制药集采和公司招标采购是一样的,供应厂家越多价格越低,市场竞争下,不用担心价格过低过高的问题,如果价格过低,就有厂家退出竞争,价格自然就会上升。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那就应该加强质量监管和惩罚,这不是集采的问题,是招标采购都会遇到的问题。

全部讨论

集采的最大问题就是后面的质量监管完全没跟上,质量监管机构没有财力、人力和物力去对集采品种进行高密度的抽检。果不其然,集采落地才20多天,比纯水还便宜的葡萄糖大输液果然出质量问题了,而且还是医院发现的,不是质量监管机构发现的:网页链接

2022-07-19 09:27

讨论已被 黄建平 删除

仿制药集采和公司招标采购是一样的,供应厂家越多价格越低,市场竞争下,不用担心价格过低过高的问题,如果价格过低,就有厂家退出竞争,价格自然就会上升。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那就应该加强质量监管和惩罚,这不是集采的问题,是招标采购都会遇到的问题。

2022-07-19 09:37

集采挤水分,倒逼药企创新,多赢的zc

黄总,是否会觉得现在的集采有点矫枉过正呢?

2022-07-19 23:12

动不了中药的大蛋糕,还是不太行

2022-07-19 14:57

新闻自由可以低成本的解决集采后的监管问题,说的解决监管问题不是指完全不发生,是可以减少发生或发生后降低危害的程度。

2022-07-19 17:08

所以美国也是靠集采?

2022-07-19 09:51

传奇生物

2022-07-22 11:09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