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265回复:748喜欢:213
来看看上海宝山区友谊路这家公立医院治疗我岳父肺炎的奇葩操作,他是门诊做CT发现有轻度肺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几天,说好得快,他没有三高、哮喘、COPD等基础慢性疾病。
1、入院后,进行了详细的各项检查,其中支原体IgM抗体弱阳性,但医生第一周仅用了比青霉素和头孢效果更差的磷霉素,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对无细胞壁的支原体和衣原体没有作用,而国内外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选疗法是头孢、青霉素或联合阿奇霉素,或单用阿奇霉素,或单用莫西沙星等。
2、更奇葩的是,第一周除了用抗菌效果很差的磷霉素,医院在使用中药上毫不手软,丹参多酚注射液用了28支,痰热清注射液用了2支后被我叫停,还有三样口服中药。
3、更奇葩的是,在抗菌的同时,大量使用激素吸入,抑制肺部免疫系统,给细菌帮忙。
4、在医院的大力帮助下,我岳父终于高烧不退,虚弱到下不了床,我了解后叫停了所有中药治疗和激素治疗,让医生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治疗,第二天体温下降,后面治疗了3天,体温略有波动,今天出院,还没好透,但是已经不敢再让他们治疗了。
5、为什么医生用已经在临床上快要淘汰的磷霉素治疗社区肺炎?看看药品清单就知道,磷霉素应该是没有参加集采,单只价格最贵,价格比头孢和阿奇霉素都高。
进医院看病成了高危行为,这就是实例。
我已经投诉了该医生,并向上海市卫健委投诉了该医院。来看看上海宝山区友谊路这家公立来看看上海宝山区友谊路这家公立来看看上海宝山区友谊路这家公立

精彩讨论

暖茶戏子2021-09-09 13:11

这对于我们根本不懂医药学的普通百姓而言,没办法提出质疑呀。楼主牛批

汤诗语2021-09-09 13:29

医院、医生的这种行为实在太恶劣了。水平不行,私心还特别重。一般的医生,在正常治疗方案之外,再开点口服中药,也就罢了,我也理解,大不了不吃这个药。但医生为了利益,完全不按正确方案治病,那绝对不能忍,必须投诉。

迷之局2021-09-09 13:32

投诉大概率也没啥用,卫健委不知道这些么?太知道了。北京那个肿瘤医生投诉同行乱治疗,结果卫健委组织调查后说没问题。这里起作用的是利益,不是对错。

紫芯番薯_hai2021-09-09 13:45

这里已经腐朽到头了,居然检查查到了病原还敢乱来,这种情况不是能力有问题就是道德有问题,都已经不能适应一线了,需要回炉再造,驾照扣分还得重考呢,这种严重失德失职行为居然没有制度制衡。我们高度支持维权,并希望相关部门严肃处理并制定相关规则,增加医疗透明度以及推进医疗制度改革。

吟啸徐行J2021-09-09 13:11

黄药师的投诉会不会最后不了了之

全部讨论

2021-09-09 13:21

医患关系紧张不是没有原因,这医生太坑了

2021-09-09 13:20

“碰上你算我倒霉”———该医生一声长叹

2021-09-09 13:12

发声吧!都不发声这种事迟早落在自己头上

2021-09-09 13:16

上海三甲都这样,我们普通老百姓生了大病还有路可选吗

2021-09-09 13:57

前阵子家里小朋友咳嗽发烧,去了家里附近一家三甲,阿奇霉素+中药,中药没吃,第二天咳嗽加重高烧,再换一家儿科三甲,诊断喘息型支气管炎,再三要求不开中药情况下配了头孢+雾化治疗,当天就好转第三天退烧,家人生病就医面临很多抉择,真的随时战战兢兢步履维艰,只得逼自己不断学习更新医学知识,同时还要兼顾老人的旧理念和乱七八糟医生の面子,避免家庭矛盾。

2021-09-09 15:33

我也说说我这两天碰到的事情,7月份买了个沙发,8月份快送货时告诉我方向搞反了,忍了,让加急,最晚9月5日送货。9月6日到了,货没有送到,也没有一个电话解释,怒,要求退款。商家不肯,打12315投诉后,工商所打电话过来,让我接受商家晚送货,给个什么小礼品,我不同意,问这种随意侵犯消费者权力的行为工商(市场监督)部门不管吗?我追问他的部门和姓名,他嘴上很硬,说让我去告他,心却很虚,支支吾吾报了个名,我没听清,再追问,他就挂了电话。给我工商局的一个亲戚打电话,说一般他们都是和稀泥,退款不可能。
我下午直接去了商家,把他的错误问题打印到纸上,让他看,他还是不肯退,我把纸举起来在商场走了一圈,他立刻同意退款。
过一个月,等款到后,准备投诉工商所懒政不作为。
一个体会,一个守规则、诚信的社会需要每个人努力,不要怕麻烦,嘴炮吐槽无意义。

2021-09-09 14:49

张煜医生的事闹的那么大,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在中国看病前先学学指南吧。

2021-09-09 13:09

诈骗遇到了行家

2021-09-09 13:1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要抓捕这帮蛀虫,人渣!医患矛盾就是被这些反人类医生给弄坏的。

2021-09-09 14:43

卫健委大概率和稀泥,但还是支持。这样又硬又专业的人多起来医疗环境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