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袭人知骤暖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21喜欢:1
说来说去,现在资本市场更关心信立泰销售放量的能力,过去泰嘉的成功只能代表过往,信立坦不及预期是客观存在的,这会影响到107,108,086,130的峰值销售的预期

热门回复

客观的来说,从年报看,信立坦的放量对于公司来说是顺利完成并且符合预期的。至于低于一些二级市场持股者的预期,那只能表明是持股者预期过高的结果那是另一回事。

短期来说,资本确实是投票机,但又反过来说你怎么知道信立坦的放量缓慢会影响两个复方和086的放量预期?是自己的猜想,亦或者是有没有实实在在的数据和逻辑推理?要知道,这三个💊还没上市,散户会有提前预知其未来的具体情况?所以啊,我们很多人认知偏差一直存在。但长期来说,内含价值和股价有了非常相似的一致性,这也是资本的逐利性和套利规律。

信立坦放量远不去预期,是不争的事实。看看后续如何调整,信立泰也需要证明它的专利药推广和销售能力。

不光药物,既然公司是打算长期的,那么原料药、器械,也应该有长远、智慧的布局,原料药持续给集采重锤、锤的新业务补不过来,量没有、毛利也非常低,器械现在几乎一品独大,几乎靠一个椎动脉支架独力支撑,这些都是有损长期价值的。
原料药、器械,还可以更好的布局,更加重视,持续、稳稳的贡献现金流,最好避免20年那样太大起伏。这方面,华东、丽珠是有一些可借鉴的地方。
$信立泰(SZ002294)$

我还是想看下今年的一季度和半年的增速再看吧。信立泰确实已经过了困难期了。但是以后能到达什么高度,取决于小叶总。

以前放量的时期是老叶总主持大局的,现在换人了,是否还有那个能力了就需要打问号了

小叶总感觉几年下来就是一个温和的富二代,没有那么强的饥饿感和使命感

信立坦一个too药,买成这样,已经很好了,而且信立坦的很大潜力,不是这个too的临床价值,而是他的2款2药复方1共晶都NDA了,还有一个3复方在三期。
药物是否重磅,长期主要还是靠临床价值、竞争格局。

[捂脸]小叶总当年说,希望信立坦进医保3年就破10亿(2017年进的医保)。结果遇上疫情,又有zc的变化。反正各种理由,不及所有股东的预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听说,公司找到了信立坦夜间降压优于竞争对手的证据,这也是一个发力点。比较好的,现在zc环境对国产创新药也比较友好。看看今年的销售有没有改善。

信立坦的放量对三个复方有影响,说显而易见的吧。因为前者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