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重组股要有投行思维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3喜欢:66
做并购挺长时间了,真正跟PE投资机构打交道不多,因为原有的PE投资主要模式是IPO退出,似乎跟并购交集不大,但这两年产业并购的大爆发,交易中跟各种PE投资接触的机会逐渐增多,经过对现象后面的原因进行思考,大体原因如下几点:


首先,PE投资曾经的拉网地毯式投资,基本覆盖了中国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当前并购无论是借壳上市还是产业并购,本质上都是优质企业的证券化,即平时总说的产业与资本对接。IPO火爆引发了全民PE的热潮,各种PE投资在到处谈项目投项目,只要稍微能看上眼的企业基本都引入了PE投资者,故此并购经常要与PE投资打交道也不奇怪。

其次, PE当前的盈利模式就是投资后实现上市,IPO的停发也迫使PE退出另谋出路,并购也是可以选择的退出方式。虽然从单笔收益未必最大,但是退出周期可能更短,确定性更强,最终的年化收益未必低。市场也出现了很多借助并购退出的案例,PE投资多数能够接受并购退出,甚至有很多PE进行募集时候就确定未来以并购退出为主,市场风向标发生了转变,PE投资与并购结合的更为紧密。

再次,PE投资也在思考原有的粗放模式,进行着各种转型的思考与尝试。IPO的停发对资本市场影响很大,无论是PE还是投行要面临转型。从投行而言,由原有的IPO通道业务逐渐转向并购、融资等非通道业务调整,核心是由基于连接企业需求和行政审批转向真正连接企业需求到市场。PE投资的转型本质也差不多,原有PE投资的获利模式比较简单,本质并非对企业的价值发现和伴随企业成长,虽然PE本身叫做成长性基金,但是更多的还是博IPO政策性的套利。个人观点,原有PE投资的核心能力在于对IPO可行性的判定,而并非价值判断和服务于企业成长的资源嫁接。

作为PE投资其核心的获利能力在于企业的成长,这是最最根本的东西,然后通过证券化实现的退出,同时辅以资金杠杆提高收益率。PE在中国的获利模式不太一样,杠杆基本不用主要原因是不能也没必要,首先是能使用杠杆的资金和金融手段有限,另外全本金的收益率已经很高。另外最核心的获利点不在价值发现,而在于IPO管制下的政策套利,所以中国PE本质是场政策盛宴而缺乏真正的市场基因。

无论是投行还是PE的转型,都要从吃行政饭转向吃市场饭,具备市场化基因通过市场赚钱才是真本领。所以,PE投资与投行在并购项目领域的会师与前度在IPO中的遇见完全不同,是彼此向着市场化转型的结果,也是本次资本市场市场化进程的一种必然。

虽然彼此并不陌生,但似乎已不是从前的样子。

当前上市公司已经能够接受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成长,简单说企业家面对并购都充满了各种憧憬,但是成就并购交易并非光有热情就可以,还需要有并购交易机会。撮合交易是投资银行的职责,但国内投行业务多起源于通道业务,即满足企业的需求与监管审批,通常并不具备对某些行业的深耕细作,故此投行通过自身对行业的理解和信息,为客户找到合适并购对象非常不易。

在产业并购的撮合交易中,有各种渠道与方式。比如有道听途说些买卖供求信息就各种引见乐此不疲的。有对上市公司和标的沿着区域和行业线进行地毯式搜寻的,生怕错过任何的潜在交易机会。

并购市场的买卖机会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对交易机会的判断和把握能力。基于此点,将有限的子弹集中火力很重要,避免对天空咬牙切齿狂扔手榴弹的无用功。个人感觉,产业并购中的标的寻找,PE投资是非常有效靠谱的途径。

首先,基于之前的IPO火爆和全民PE的热潮,PE投资的覆盖面非常之广,稍微像点摸样的企业都有PE进驻,PE投资对可以投资的机会都进行了扫荡甚至说掘地三尺都不为过,PE投资的未必是好企业,但是基本上好企业都有PE投资。借助PE投资筛选标的既省力又高效。
其次,PE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获利退出,这是其通常的商业模式,所以,对于PE投资而言,其存在通过并购交易的驱动,就是说PE投资不会拒绝交易机会,至于价格高低那在谈判,不会给多少钱都不卖,对并购交易的热情不亚于投行中介。而不会像某些老板有很深的产业情节,把企业当孩子来养,在并购交易面前非常的纠结。

再次,PE投资多少对企业价值和规范性会有初步的判断,PE投资也是真金白银砸进去,目的是未来企业能够实现上市,通常而言,经过PE投资的判断与识别,企业应该已经不是蛮荒的原生态,而是起码有了点拟上市公司的样子。当然这点在逻辑上成立,但PE投资对于企业的价值和规范性的判断是否有效是另外话题,对于很多PE投资而言,也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且在市场火爆的时候,多数都是尾随带头大哥闭着眼睛跟投,能抢到投资机会与份额已经不错,需要在具体的案例中具体分析与甄别。
最后,从在并购交易中的角色而言,PE投资既是交易的参与者,同时也扮演着交易纽带的作用。PE投资的信息渠道基本上是通畅与靠谱的,可能作为小股东并不能对企业老板有绝对的影响力,但是他定带着投行或者收购方找到老板。在当前浮躁的并购交易市场,各种狂拍胸脯关键时候就掉链子的掮客已经深深伤害了我们的心,能真正找到老板已经成为靠谱的最高标准了。这虽然不是并购交易的全部但是确实前提。好比男女邂逅未必一间钟情,但是根本无法见面也很难谈及缘分二字。

上文提及PE投资在并购中既是结构交易的纽带,同时又是并购交易的参与方,既对交易有着天然的驱动,又会在具体的交易条件上各种周旋,所以,PE投资挥舞着橄榄枝的同时也不懈余力的掰腕子。PE投资在并购交易中会让利益博弈的格局更为复杂,由买卖双方博弈转变成为多方博弈,原来还是双方单挑现在变成群殴乱战。

多方博弈中最要命的各方诉求差异很大,大股东与PE投资想法不同很正常,就算同为PE投资的各个股东的想法也各有不同。比如,PE投资入股的时间和成本不同诉求就会有差异,相同的交易价格会有人欢乐有人愁。又如,PE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也会想法不同,若基本都是自有资金的,更多会考虑最根本的商业利益,比如交易价格、支付方式、流动性及换股后续的成长性等等。若PE投资是受托资金,其对交易的决策并非是完全的商业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可能是基于给LP最好的交代考虑。因为当初入股价格奇高,不愿接受交易而形成的账面浮亏。而且很多PE投资入股时,对于控股股东的转让都有否决的协议安排,让并购交易的实现不那么轻松。

每个摇头不卖的PE背后,都有个不满意的价格,好比每个拿你当哥哥的言辞下,都有颗嫌你矮矬穷的心!
$鑫龙电器(SZ002298)$ $紫鑫药业(SZ002118)$ $工大首创(SH600857)$ $龙生股份(SZ002625)$ $西安饮食(SZ000721)$ $新国都(SZ300130)$ $中安消(SH600654)$ $江苏三友(SZ002044)$ 
对掘金重组股有兴趣的股友,还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浙江资本圈”(capitalzj),大家一起研究翻倍股。

全部讨论

2015-04-22 11:04

从投行角度分析重组。

2015-04-12 20:07

其实,散户炒股确实要有机构的视野和思维。知己知彼,虽不能百战百胜,但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2015-04-12 16:06

豹豹觉得鑫龙这重组质量怎么样,如果涨停打开后有没有继续持有的价值(我预计22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