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Q1财报的暗线:造车将小米带到了新高度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5回复:24喜欢:15

詹姆斯•卡斯的著作《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传递出这样一种观点:

“有限的游戏,其目的在于赢得胜利;无限的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

在商业社会,一个企业要实现持续增长,就要把经营当作无限游戏,突破业务边界。唯有此,才能革故鼎新、生生不息。

沿着这一逻辑,近期最值得纳入观察名单的,莫过于小米集团的2024 年Q1财报。

究其原因,一是,小米的传统业务板块全线增长,推动Q1整体毛利率达到22.29%,高端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虽然此份财报在造车业务的表述上颇为克制,但却指引了一条伏脉千里的暗线:造车将小米带到了新高度。

随着新老业务协同发展,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形成完整闭环,游戏的边界正在扩大。

01

盈利创历史新高

根据小米财报,一季度营收人民币755亿元,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65亿元(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人民币23亿元),同比增长100.8%;毛利率 22.3%,同比上升 1.8pct。以上数据,均好于市场预期。

小米业绩是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启回暖,此后单季营收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上行通道已然打开。

按照业务线来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65亿元、204亿元和80亿元。智能手机业务作为“粮仓”,据Canalys数据,出货量已连续15个季度排名前三。同时,该业务毛利率达到14.8%,相较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比,高端化的战果继续扩大。

随后的电话会上,小米总裁卢伟冰预判,未来二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仍将有大幅增长,预计超过第一季度。“2024全年出货量也比较乐观,第一季度加第二季度已经完成可观的增量,出货量至少完成1.6亿—1.65亿。”

“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死之战。”雷军曾如此形容。今年是小米冲击高端化的第五年,小米首次在财报中形容为“取得显著成效”。

可见,在汽车竞争极为激烈的战况下,核心业务基本盘形势向好,为汽车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给了小米很大的鼓舞和底气。这是小米汽车相较其他新势力巨大的差异所在——不用依赖外部融资补血。

02

汽车业务碾压式领先

市场对于小米的最大关注点,莫过于汽车板块,关于小米SU7的热搜早已车载斗量。友商梦寐以求的流量,对于小米来说如同吃饭喝水一般。

由于SU7 在 4 月才开始交付,Q1的业绩上并未体现具体的财务指标,更多细节需等半年报来揭晓。

但通过 1个多月的交付情况来看,小米这个新入局者给了友商一点小小的震撼。

据披露,截至4月30日, SU7系列的累计锁单量已经达到了8.8万辆,而截至5月15日,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1万辆,首车交付速度刷新行业纪录。从周交付榜单中也能看出,公司已经挤进国内新势力品牌的前十行列,出道即巅峰。

但与订单量相比,交付量依然显得不足。雷军此前也在直播中解释,延后的原因是销量比预计的数量高出3-5倍。

如果产能跟不上,对于既有订单和新增订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前,特斯拉也经历过6个月的产能地狱,拖累了其经营现金流,后续随着产线升级以及上海工厂开工,特斯拉走出破产阴影,股价10个月翻了10倍。

在电话会上,小米总裁卢伟冰透露,小米汽车工厂6月将开启双班,全力扩产能,目标是6月单月新车交付超过1万台,2024全年新车交付目标冲刺12万台。

此前,小米方面披露的SU7交付目标为超过10万辆;而此次电话会透露,管理层的目标是冲击12万辆。公司公开此目标后,市场推测,年内交付能达到10-12万辆,或许意味着管理层已经心里有谱,不用重新体验特斯拉的产能阴影了。

做个粗略假设:若SU7年内交付11万辆,从4月算起拢共8个月,则平均每个月交付13750辆(这还是在产能爬坡的背景下)。那么,小米这种上产能的速度,将是极其恐怖的,印象中应该是超越了所有中国车企的速度。

更不用提小米自带的泼天流量、持续暴增的订单量了。几年前,能有几人预料到小米能在“造车主席台”的前排就坐?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人人皆知荆无命的左手剑独步江湖,但没人知道,他的右手剑比左手更快。

小米造车,不得不服。

网络建设方面,小米计划,到2024年年底,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将达到219家销售门店,覆盖46个城市;143家服务中心,覆盖86个城市。

头炮打响,小米汽车在巨头环伺的车圈站稳了脚跟。快速迭代优化是小米的传统技能,接下来将让友商们见识一下机圈红海杀出来的大佬的恐怖战力了。据悉,SU7的订单不仅持续增长,且以高配车型居多,未来几个季度将贡献可观的利润和现金流,该业务将很快脱离“吞金黑洞”,进入良性循环了。这与天天为现金流和融资发愁的友商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后续车型方面,据媒体报道称,或将于今年底推出SUV车型。

全球群众都越来越青睐空间大的SUV车型。国内方面,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轿车全年销量是1022.6万辆,同比增长0.4%;SUV全年销量1038.3万辆,同比增长10.3%,并实现了对轿车的反超。要不说造车新势力很喜欢造SUV呢,这是有数据支撑的。

那么斗胆预测一下,小米的SUV车型,可能在价格上比SU7稍微高一点点,但销量上可能比SU7高出不少,并能进一步拉高汽车业务的平均售价和毛利率。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跨界造车,Q1小米研发支出达52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坚持技术全栈自研,采用了包含了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网络和变焦BEV等领先算法的架构,实现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在国内的首次量产。

雷军此前在直播中坦言:“小米自己研发智驾,每年的成本就超过20亿元,投入是巨高无比的,在国内很少有从头到尾全部自研的厂商。”

另外,小米智驾团队规模突破1000人,2024年计划扩充至1500人,2025年扩充到2000人。小米智能辅助驾驶预计,2024年5月底在中国大陆10个城市开通城市NOA,8月完成中国大陆全面开通城市NOA。

当前,自动驾驶的政策暖风频吹,特斯拉FSD入华在即,或将加速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应用。小米作为稀缺的软硬件一体的巨头,在智驾方面肯定能排上第一梯队。而北京对自动驾驶的支持走在了最前列,近日已开通了亦庄和北京南站之间的自动驾驶测试。小米汽车作为注册在北京的企业,无疑也有地利优势。

毋庸置疑,小米汽车将成为智驾时代重要的一极。

小米汽车取得成功,这已是一个不存在争议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小米勠力打造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至此形成了正式闭环。曾经各自为战的板块链接起来,就成了一个无限的游戏,边界不断向外扩张,并反哺赋能各业务板块。

在大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

雷军此前多次表示,小米不得不造车。回头来看,造车的确成就了更强的小米,亦为后续业绩增长带来了确定性和更多探索的可能。

03

“现金流”是小米的一张胜券

若要评选造车新势力最头疼的事,“资金链”如果排在第二,那么没人敢排第一。

近五年来,新势力多如过江之鲫,但因销量不佳、融资失败、IPO失利等因素导致的破产比比皆是,很多新势力我们还没来得及记清他的名字,就消失在茫茫车海。归根结底,资金链断了。

几年前,蔚来CEO李斌曾谈及:“这个行业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许久前我说是200亿元,现在没有400亿元可能没法干。”当前这个门槛还在进一步提升,尤其对于那些没有造血能力的新势力而言。

汽车行业极其看重规模效应,没有足够的销量,一切都是空谈。但要卖得好,营销、产品推新、渠道扩充、补能建设、用户服务……那一项不得花大花钱?中国车市这么卷,打价格战更是得花钱。

是否拥有足够充沛的粮草,是考验各家车企的重中之重。

窃以为,三类企业活下来的可能性最大。

一是传统车企巨头们的新品牌,他们背靠大树好乘凉,既有造车经验,又有燃油车业务输血。但当下,燃油车市场份额不断被新能源品牌蚕食,背靠传统燃油车业务的新势力品牌也不再能够高枕无忧当个肆意花钱的“富二代”。豪横如吉利,近期也急着将亲儿子极氪打包上市,哪怕募资大幅缩水、估值砍半也要上市,只为了能多渠道“造血”。

二是像小米这样的,自己有成熟业务和稳定现金流的跨界车企,能为汽车业务源源不断输送现金流。财报披露,截至2024年3月31日,小米现金储备高达1273亿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品牌不仅仅有稳定的手机基盘业务持续输血,AIoT业务的增速也是非常亮眼,“人车家全生态”的业务体系联动效应,随着车的加入,能打开其他业务的增长空间。就像每个小米SU7车主,提车前都会在小米商城买买买,不仅有手机,还包括香氛、手机支架、对讲机等各类生态产品,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商业闭环。这一点是现在任何一家造车企业都做不到的。

三是头部造车新势力,他们大多已经上市,能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但近一两年的竞争加剧使得资本市场趋于冷静,融资的钱也不大好拿了,这会挤压新势力的未来空间。

产品力不足、销量不景气、融资困难,自身造血能力又不足,背后又没有大厂撑腰——这是新势力普遍面临的困境。对照而言,小米却不需为此担忧,打持久战只会让其越战越勇,具有天然的胜算。

如果你想投一家20年后依然活得很好的车企,小米值得拥有名字。

04

结语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透过Q1财报,既能看到小米的原有业务稳健增长,也能看到汽车业务将公司带到了新高度。几年之后回过头看,将更感叹于小米的打法如此有章法。

短期看,小米SU7今年将实现至少交付10万辆,未来两三年还会有多款车型补齐产品矩阵。中长期来看,小米凭借自身在生态壁垒、品牌基础、供应链、营销网络等多领域核心优势,跻身新势力销量第一梯队,有望在15-20年跻身全球前五车厂。

汽车业务的成功,更是有效补齐了“人车家全生态”重要一环,新旧业务实现双轮驱动,加速开疆扩土。

马龙•白兰度在《教父》中说到:花半分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小米的业绩连续几个季度回升,透过晨雾,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已经越来越清晰可见,前面的艳阳天正在招手,小米的价值跃迁从未如此令人期待。

•END•

$小米集团-W(01810)$

精彩讨论

公子豹06-14 10:07

短期看小米汽车销量超预期的估值基本释放。小米汽车全年10-12万台交付量基本打入目前市值。
后续估值弹性主要看:1)二季度公司分拆造成业务的整体毛利率和亏损情况,基于销量超预期及供应链能力,小米汽车的亏损情况有望超预期;
2)传统业务的经营边际改善情况。
另一利好是公司近期加强回购;增强股东回报。今年年初至今,公司共计回购1.81亿股,回购金额达25.6亿港币,超过去年总回购价值。

公子豹06-01 09:13

截至2024年5月31日23:59:59,小米618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03亿。

公子豹07-12 18:15

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小米汽车生产企业由北汽变更为小米。

钱塘股事05-27 19:26

小米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些公司的发家特点就是靠着2c,靠着用户成长,而非是企业用户。小米的特点很鲜明,在同等价位的产品可以盲选。

二刀流05-27 18:36

身边两个朋友买了小米集团酥七,感觉女车主多一些

全部讨论

06-14 10:07

短期看小米汽车销量超预期的估值基本释放。小米汽车全年10-12万台交付量基本打入目前市值。
后续估值弹性主要看:1)二季度公司分拆造成业务的整体毛利率和亏损情况,基于销量超预期及供应链能力,小米汽车的亏损情况有望超预期;
2)传统业务的经营边际改善情况。
另一利好是公司近期加强回购;增强股东回报。今年年初至今,公司共计回购1.81亿股,回购金额达25.6亿港币,超过去年总回购价值。

05-27 19:26

小米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些公司的发家特点就是靠着2c,靠着用户成长,而非是企业用户。小米的特点很鲜明,在同等价位的产品可以盲选。

07-12 18:15

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小米汽车生产企业由北汽变更为小米。

06-01 09:13

截至2024年5月31日23:59:59,小米618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03亿。

05-27 18:36

身边两个朋友买了小米集团酥七,感觉女车主多一些

05-27 18:59

其实小米现在推不推新车型都不重要,先把第一款产品做扎实,作出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05-27 18:58

小米现在的现金储备已经比比亚迪这些传统车企都高了

05-27 18:57

核心基本盘对小米来说还是很重要的,用户技术越大,小米汽车的安全垫就越高

05-27 18:35

小米现在已经算是基本完成了生态整合,从智能设备到AIOT的强项不必多说,今年向汽车领域进军也可以说是破圈式的宣发,所以看到这个局面一点都不例外。
我作为一个野生用户对小米的期望其实很简单:继续做好产品,不要学某些企业作妖,虽然我相信雷总在这里,小米也不会出啥问题

05-28 15:59

小米的产品还是不错的,不说是最好的吧,至少下限高,闭眼入一般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