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扇贝跑路往事……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2

早上看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3年金融检察工作案事例,“獐子岛”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等在列。

扇贝多次“逃跑”的事件曾震惊A股,獐子岛的真实业绩也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下。如今这家上市公司是否走出了扇贝出逃的泥潭?尽管大连国资委入主其中,却难以挽救其业绩颓势,当前公司负债率高企,常年借新债还旧债,还多次变卖家产以求生存。

扇贝四次“出逃” 原董事长被判15年

回顾过去,獐子岛扇贝“逃跑”事件曾不止一次刷新A股投资者的三观。从2014年到2021年里,獐子岛扇贝出逃4次,集体死亡1次,突然退化一次。仅出逃而言,2014年獐子岛称,因扇贝“逃跑”使得该公司大亏11.89亿元,2017年扇贝再次“逃跑”使得当年公司亏损7.23亿元,2019年扇贝第三次“出逃”使得公司再次亏损3.92亿元。

事后才发现,2016年,为避免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獐子岛公司原董事长、总裁吴厚刚指使公司人员制作虚假《月底播贝采捕记录表》,调减虾夷扇贝采捕面积以虚减营业成本,对部分海域已经不存在的扇贝应作核销处理而不作核销处理,虚减营业外支出。獐子岛公司公开披露的《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3亿余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8.11%。

2017年末至2018年初,为能够在2016年已经采捕但未作记录的隐瞒区域重新播种扇贝苗,吴厚刚指使公司人员在隐瞒海域增设抽测点位、编造扇贝死亡的虚假消息,对已采捕海域的扇贝虚假核销、减值,相关人员还虚增捕捞面积和营业成本,以核销2016年度的虚增利润。獐子岛公司公开披露的《2017年年度报告》虚减利润2.78亿余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8.57%。

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吴厚刚擅自更改大连市獐子岛集团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指使他人编造虚假材料申领国家人工鱼礁建设补助资金共计2400余万元。此外,吴厚刚等人还有串通投标、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等犯罪事实。

2023年12月28日最高检披露獐子岛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办案经过,原董事长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国资入主命难救变卖家产求生存

在扇贝多次假出逃之后,獐子岛也难从亏损的泥潭中脱身。

2022年4月15日大连国资委入主。2022年3月,大连国资下属企业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化集团”)以3.43亿元竞得獐子岛15.46%股份,成为公司新任第一大股东。同年7月份,盐化集团和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又将双方所持有的獐子岛股份的表决权,全部委托给大连市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后者由此成为獐子岛控股股东,大连市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月30日,獐子岛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800万元—1200万元,同比增长103.30%—204.96%;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320万元—480万元,同比增长109.94%—114.91%。

獐子岛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持续优化产品及终端结构,加大市场开拓,促进核心产品盈利能力提升;内部持续推行瘦身减负及降本增效举措,促进成本费用降低;证券诉讼时效届满,赔偿金额减少。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诉讼赔偿款等,预计合计为500万元—800万元。

2月1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的通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獐子岛”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獐子岛始创于1958年,先后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黄海明珠”。在60余年的发展中,公司始终坚持“低碳、生态、绿色”经营理念,坚守初心,传承经典,匠心独运,获得了中国水产行业首枚“中国驰名商标”。

獐子岛是国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公司独有的地理区位与水质环境,实现了刺参、鲍鱼、扇贝、海胆、海螺、生蚝、鱼类、藻类等生物多样性价值。獐子岛刺参、獐子岛鲍鱼、獐子岛扇贝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獐子岛海参由国际检验机构SGS进行供应链全程监控,通过了188项药残检测,也成为全球唯一获得SGSSCMMark标志使用授权水产品。

衷心希望这家公司能走上正途……

(整理自界面新闻和新京报有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