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3# 2022年下半年读书(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原文链接:

网页链接{#读书笔记13# 2022年下半年读书(二)}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疫情已三年,但也终于慢慢在远去。

兔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千岛湖湖畔

2022年下半年一共读完了6本书:

社科哲学类,4本:《听涛哥聊孕事》、《儿童教育心理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长安的荔枝》;

自然科学类,1本:《深奥的简洁》;

传记类,1本:《宽客人生》。

其中《深奥的简洁》是在参与公司的读书月活动中完成了纸质版的阅读,当时也已经记录在了公众号上:网页链接{#读书笔记12# 2022年下半年读书(一)}。其余均在微信阅读app阅读。

剩下的5本书,分两次记录,今天先记录《听涛哥聊孕事》、《儿童教育心理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刚好对应了人生中三个阶段。

前两本书算是提前做人生功课。尤其是第一本算是临时抱佛脚,自从知道即将为人父的那一刻,惊喜之余还是比较紧张和惶恐,但是随着小生命的萌芽和成长,对生命的神奇更多了几分。

第二本书算是一个提前的预习,有句话叫做“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但是无疑儿童教育是一门极难的功课,想一想自己成长的各种经历、想一想高铁上大喊大叫的孩童便很容易理解。我一直相信在任何领域,找两本经典书籍大致看懂,就能轻松超过90%大众的了解程度。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很早就想读的一本书,当然是为自己而读。最早知道的时候大概还是20出头,现在已经是20的尾巴,算是了了自己一个心愿。

01 《听涛哥聊孕事》

作者:段涛

字数:22.1万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10月

阅读时长:约6小时

阅读总评:

本书作者段涛是著名的妇产科医生、著名三甲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的前院长,又是学科教材主编。他的这本面向普通大众的书籍对准爸准妈们来说非常值得一读,对怀孕这个事情会有很全面的了解。

书籍从备孕、孕期、生产、产后四个阶段,全面描述了各时期的注意事项和大小细节,书中到处穿插着详细的实验数据,以及作者积累的各种亲身经历,再辅以幽默的语言,对生育的整个阶段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总的看下来,不必对怀孕到生产整个过程有着太大的心理压力,很多事情是自然选择进化的结果,顺其自然就好了。例如所谓的“坐月子”在国外根本就不存在,更甚有“abortion doping”这种涨见识操作,再比如生产的体位也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回头一想,人类文明记录也才多少年,而繁衍又已经发生了多少年,大自然在很多细节上早已帮我们做好了选择。作者说在医学研究上有两个黑匣子,一个是大脑,另一个是胎盘。

具体指导上,作者多次提到“管住嘴,迈开腿”,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需要终生去践行的,另外由于生活习惯导致的需要补充叶酸、钙、铁等,其他基本定期检查就好,剩下概率性的事情也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当然,怀孕本身对男性是基本没有任何负担的,对女性则是莫大的全身性的考验,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

这本书作为一本指导手册,可以先快读一遍,很多概念有个意识,在我们遇到不懂或者相应问题时候翻阅即可,非常推荐准爸准妈。

摘要和随笔

1:

其实所谓的“备孕”总结起来就三句话: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的体检、适当的准备。有人说,我不想做“备孕”可以吗?不做也可以,多数没有问题,特别是那些本来身体和生活方式就很健康,而且之前也规律做定期体检的人。但是做了更好,“备孕”为自己负责,为未来的孩子负责,可以减少意外。

段涛《听涛哥聊孕事》

2:

除了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外,一般建议在孕前2~3个月开始服用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目的是预防神经管缺陷和其他出生缺陷。

段涛《听涛哥聊孕事》

3:

母亲的遗传物质支持大脑皮质的发育,这一部分大脑是负责比较高级的认知功能,例如语言、记忆、绘画、思想和智力;来自父亲的遗传物质负责大脑边缘系统的发育,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呼吸、消化、情绪、饥饿和性反应等人类的生理本能。...... 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和母亲有很好的身体和情感上的接触,保持良性亲密关系的话,在解决问题时,孩子会有很好的自信心和好奇心,也不会容易沮丧和放弃。

段涛《听涛哥聊孕事》

4:

孕期体重的增加是有一定标准的,国际和国内推荐的标准是:正常体重的女性在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为12.5公斤左右。...... 为了控制好孕期体重的增加,一般的饮食建议是:蔬菜类原则上可以放开,想吃多少吃多少;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不过量;要控制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类,包括主食、点心和含糖分的饮料。

段涛《听涛哥聊孕事》

5:

孕期需要做几次超声?正常情况下需要做5次超声检查。- 6~7周的早孕检查:主要确认孕周,看究竟是宫内妊娠还是宫外孕,单胎还是双胎(确认绒毛膜性)或多胎,胚胎是死的还是活的。- 11~14周的NT检查:主要是检查NT和抽血进行早孕期唐氏筛查。- 20~24周的系统超声检查:主要是胎儿的大畸形筛查。- 32周左右的检查:主要是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37周左右的检查:主要是对胎儿体重进行估计,确认分娩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这么做)。

段涛《听涛哥聊孕事》

6:

在整个女性人群中,临床妊娠总的流产率大约为15%左右,如果计算生化妊娠的话,总的胚胎丢失率要高达60%~70%,在所有受孕的胚胎中,只有1/3左右能够转化为存活的新生儿。何谓生化妊娠?就是在怀孕的极早期流产就发生了,女性自己都不一定知道,可能一点表现都没有,顶多是月经略推迟几天,月经量稍微多一些而已。如果做检查,血hCG会升高,但是超声检查看不到宫内有孕囊。

段涛《听涛哥聊孕事》

7:

脐带是连接胎盘和胎儿的纽带,它还和理发店门口的标识有关。这个旋转的标识正确的颜色组合是红蓝白,分别代表的是动脉、静脉和华通氏胶的颜色,其他的颜色配伍都是错的。为什么理发店门口要树立脐带的标识?因为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是谁都可以接生的,但是理发师有专门的工具,这就是剪刀,剪刀是用来剪脐带的。这个标识的意思是说除了剪头发以外,我还可以接生。在医学研究方面,有两个黑匣子或是未解之谜,一个是人类大脑,另外一个就是人类胎盘。在科技昌明,医学发达的今天,这两个器官功能的研究依然很落后,所以美国NIH为这两个问题设立了专门的研究专项来进行系统攻关。

段涛《听涛哥聊孕事》

生命从一个细胞,通过胎盘和母体的连接,十个月后可以长成复杂神秘的3.5kg完整个体,实在是神奇!

8:

Abortion doping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流产兴奋剂”,指的是女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几个月怀孕,然后做人工流产,通过短暂恢复性训练后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运动成绩。也就是把流产当成“兴奋剂”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这被奥委会认定是非法的。怀孕以后激素水平和其他一些改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功能,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女性的身体会产生额外的红细胞来增加我们的携氧能力,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来自密西根州立大学的James Pivarnik教授的研究发现,怀孕以后女性的血容量会增加60%,可以把给肌肉的供氧能力提高30%,这非常有利于增加有氧运动能力。

段涛《听涛哥聊孕事》

02 《儿童教育心理学》

作者:[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字数:10.8万

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7年11月

阅读时长:约8小时

阅读总评: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上世纪初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最开始知道作者是他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

明年就要初为人父,想着先找两本书看看以便对儿童教育有个大概印象,在老婆的指引下就先看了这个。

本书的核心观点应该是:“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有建设价值和有益的方向。”具体来讲,从优越感和自卑、家庭和学校、青春期和父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细看的话,都是他们希望获得人们的关注和认可,不论是沉浸在以前的这种状态中而消极,还是正在构建这种状态而亢奋。尿床、说谎、逃学、自闭、懒惰等等很多都是外在表现形式。

我们教育儿童的目的,重点是培养其勇敢、坚忍和自信的品质,要让他们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育儿童这个话题,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成长而来,有着天然的经验。了解这个话题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反思,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着优越感(和一个抖音父亲讲的内驱力教育法其实是一个意思),成人也有着自己心中的内驱力,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正确加以引导,才能产生长期的正向价值。

摘要和随笔

1:

关于人的发展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人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完美,这种追求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这种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人一生的具体行为,它甚至主宰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维并非是客观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2:

判断儿童是否成长的一个有效标准,就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这一标准应该得到心理学家和为人父母者的注意。因为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社会情感的强弱是儿童能否获得正常成长的关键性因素。社会情感的任何障碍都会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的。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3: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宠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我们从那些作恶多端者的生平中可以发现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只不过这些特征在这些人身上表现到了极致。在这一类穷凶极恶的人中,他们大多都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恶劣的对待。他们也因此形成了冷酷、满怀嫉妒和充满恨意的性格。他们嫉妒别人的幸福,也见不得别人幸福。这种嫉妒心态不只存在于穷凶极恶的人当中,很多正常人也存在这种心理。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比自己更幸福的权利。这类人不仅会对自己的孩子持这样的态度,即使作为别人的孩子的监护人也会持这样的态度。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一个人一生中的各种习惯、性格,很多都是在儿童时期,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形成的。

4:

由于儿童在幼儿时期常常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有挥之不去的幻想,他们会被一种“成为卓越人物”这样的想法所控制,这种想法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脆弱的儿童身上。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即是人们常说的人的三次成长中的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人海中的一个特殊人物。

5:

心理健康的儿童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就自己的优越感;他们会用行动来争取教师的好感,也会将自己打理得整齐清洁,正是一个正常儿童的作为。不过,现实证明,这样的儿童只属于少数。另一些孩子则是以优于别人为目标,并表现出令人不解的执着。通常,这种追求功利性过强,但这点通常会被人忽视,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助长孩子的雄心,并鼓励他们多加努力。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事实是,执着于和他人的不断比较,人生会很难过得很幸福。

6:

我们经常发现这些儿童会做出一些古怪行为,例如倔强、顽固、无礼等。这些表现虽然不能赢得教师的赞美,但却能成功地吸引教师的注意,甚至获得其他儿童的崇拜。他们会以此为荣,将自己视为了不起的人物。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我们希望获得周围人的关注和认可,这部分程度上是我们幼儿时期长期受到家庭全方位照顾的后遗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是一个群居性的动物,每一个个体都希望得到周围同伴的肯定也写进基因之中的。这一点引申开来,我们处事之道,“多真诚夸赞别人”一件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这一点还需要多多自省。

7:

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有建设价值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灾难。那么这一工作该如何进行呢?区分追求的方向究竟是有益还是无益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一标准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每一个值得炫耀的成就都是符合社会正向价值观的。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有建设价值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孩子的努力追求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灾难。”

8:

教育儿童的正确方法是:告诉他们,期望不通过努力就得到别人的尊重是错误的想法。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儿童培养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友好感情,教导他们:无论别人是做错了事,还是成绩不够优秀,我们都不应该轻视他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情结,使孩子丧失对生活的勇气。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不仅是要告诉孩子们,更要告诉每一个人。

9:

一个懒惰的孩子一旦小有成就,就会得到赞美,并听到这样的评价:“如果他不懒惰,没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到的。”孩子对这一说法感到心满意足,因为听到这种言论,他觉得自己不再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天赋了。这种类型的孩子还有以下负面特征:缺乏勇气、精神不振、三心二意、缺乏独立性。还有那些扰乱课堂秩序以吸引别人关注、哗众取宠的孩子也属于这个类型。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偶尔也会听到亲戚夸奖自己的儿孙,ta要是认真的话怎么怎么样。希望建立其自信心没错,但是另一方面也某种程度助长了其懒惰。适度的夸奖和激励尤其重要。

10: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习,如此一来,孩子的行为就不再是受别人强迫和限制的结果,而是遵循了客观事实之间的逻辑。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客观事实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他人的强迫或是限制都是给孩子的未来添加了一层个人主义,缩小了其发展空间。这也是几百年来现代科学发展的本质动力。

11:

我们也许会好奇,社会情感是否比人对优越感的追求更加接近人的天性。我认为,这两种心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社会情感需求和对优越感的追求都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的。两者都是出于寻求别人肯定的欲望的表达,但这两种表现采用的形式不同,这是因为人们对人性本来就持有两种不同的假设。追求个人优越感涉及的假设是个体不依赖群体,而社会情感需求的人性假设则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群体和社会的。前一种假设更为合理,在逻辑上也更能成为核心观点,后者则是一种较肤浅的一种假设,即使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个体生活中更常见于个人。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最根本,还是对个人存在价值的追寻。优越感和社会情感,只是衡量价值的两个侧面,一个侧重个人,一个是侧重群体。

但剖开看,价值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一个人的世界是不会对存在价值的思考的。这么看的话,社会情感并不是一种肤浅的假设,最直接的一般都是最有效的。

12:

而猿类家族中那些力量薄弱的成员则总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正如达尔文所阐述的那样,因为大自然没有赋予这些动物尖牙利爪和翅膀等,它们才组成团体一起生活以作补偿。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到底是力量弱才在一起,还是在一起才力量弱,还是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这本身是值得思考的。

就像《人类简史》中的一个著名观点:到底是人类驯服了小麦,还是小麦驯服了人类?

13:

教育的必然性源于社会群体可以克服儿童的不成熟的事实,而社会性才是教育的目的。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生存技巧,大概可以分为情商和智商两个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立性,充分发掘其潜力。

14:

一个人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就会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这个时候是培养他们社会情感的时机,让他们具有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在这个时期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世界观,因为四五岁孩子的观念会一直在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影响作用。这种对外界的感知已经基本定格,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其制约。这种心理机制和产生这种机制的行为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映射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岁看老。

15:

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看待世界非黑即白。如果要理解儿童,我们就不要忘记这样一个极端重要的事实,即孩子总是把世界划分为泾渭分明或者完全对立的两个部分(上或者下;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聪明或者愚蠢;优越或者自卑;全部或者一点没有)。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从两级到多级,大概是因为人类成长的学习规律导致的。教育儿童认识事物,也是先从两个极端建立初步的认知,才能慢慢深入,否则的话很难有一个第一印象。

16:

关于如何挑选合适的玩具,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但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应该挑选那些能够激发孩子的合作意识、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玩具。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玩具,自然要比那些类似于布娃娃、玩具狗这类玩具更有意义。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17:

性教育的关键并不在于向孩子解释关于性的生理知识,而是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18:

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

03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朱光潜

字数:7.3万

出版: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

阅读时长:约5.6小时

阅读总评:

这本书是美学大家朱光潜(1897-1986)在20世纪20年代末后期于欧洲求学时,从海外寄回给青年朋友的信,最初刊载于杂志,后集结成册。

这本书已接近100年的历史了,但是朱先生在里面提到的很多话题,今天读来依然没有过时之感。比如开篇的谈读书(习惯需要在年轻时培养、好书最起码要读两遍、读书要记纲要写思考等),谈动与静(动可排遣烦恼、静可领略趣味),谈升学与选课(学问要先博大而后精深),谈作文(写作也要刻苦训练、先描写记叙后议论),谈情与理(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谈人生态度(前台时看作万物的侪辈,顺自然本性、后台时中立看是非善恶),还有最重要的谈浮躁(批判现金的人们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吃苦)。

这个版本附录中还收录了谈交友、学问、休息等等。

转眼自己已近而立,不再是书本中的青年(世卫组织定义是15-24岁),如果自己能早些读到这些信件,或许生活会过的好一些吧。最庆幸的是,自己从小养成的爱看书的习惯得以保留,有时候甚至在想,曾经“读书为了工作”,现在却希望“工作为了读书”。

年青人是非常迷茫的,或者甚至是不知道自己是迷茫的,能在人生中的这个关键时候,有人指点一二,那真是一件大幸事吧!

摘要和随笔

1:

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确实是如此,年龄越大,很多人都躲在已经成型的习惯中,无法逃脱。

2: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读书而不思考,文字就成了穿堂风,左边进右边出。

3: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你看,你的很多所谓的烦恼,无数先人早就为你深思熟虑过,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4:

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Tradition),一为时尚(Fashion)。儒家的礼教,五芳斋的馄饨,是传说;新文化运动,四马路的新装,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

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浮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浮浅顽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没有在浮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浮浅不卑劣的人。比方英国民众就是很沉滞顽劣的,然而在这种沉滞顽劣的社会中,偶尔跳出一二个性坚强的人,如雪莱、卡莱尔、罗素等,其特立独行的胆与识,却非其他民族所可多得。这是英国人力量所在的地方。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我把生活看作人生第一桩要事,所以不赞成早谈专门;早谈专门便是早走狭路,而早走狭路的人对于生活常不能见得面面俱到。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深以为然。

7:

我时常想,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博学守约”,真是至理名言。亚里士多德是种种学问的祖宗。康德在大学里几乎能担任一切功课的教授。歌德盖代文豪而于科学上也很有建树。亚当·斯密是英国经济学的始祖,而他在大学是教授文学的。近如罗素,他对于数学、哲学、政治学样样都能登峰造极。这是我信笔写来的几个确例。西方大学者(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大半都能同时擅长几种学问的。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鲁迅:“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准备给孩子的名字,说起来也算是借鉴自鲁迅先生的这句话。

8: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功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功夫作出来的呢?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比较认同网上一句无从考证的话:“论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没有到拼天赋的地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同理,你只要抓住其要义,琢磨一个星期,就远比大多人知道的更多。

9:

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作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作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作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作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作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记得高中时语文作文题,最喜欢考一些八股文似的议论文,每次都是生搬硬套、空洞无物,先生这里说的极是。

10:

人类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则不特人生趣味剥削无余,而道德亦必流为下品。严密说起,纯任理智的世界中只能有法律而不能有道德......“仁”就是问心的道德,“义”就是问理的道德。宋儒注“仁义”两个字说:“仁者心之德,义者事之宜。”这是很精确的。我说了这许多话,可以一言以蔽之,“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但要能够知(know),我们更要能够感(feel)。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理智没有多大能力去支配情感,纵使理智能支配情感,而理胜于情的生活和文化都不是理想的。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情感多是自发的,理智往往需要一定的控制力。虽然说“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但是不等于不需要问理的道德。

初看完这篇文章的观点,认同先生的推演逻辑,但是似乎又和芒格推崇的“理性”有些冲突。

百度了一下理智和理性(反义:感性)的区别,对我还是有所启发,对部分朋友的疑惑也似乎可以有个答案,理智和理性的区别为:

一、指代不同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理性:指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

二、侧重点不同 。理智:侧重于智商高,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理性:侧重于情商高,用巧妙的方法避开问题。

理性是认识的深化,是抽象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整体的和内部联系的概括和反映。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11: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人生中的每一个抉择,也可以看作是逐渐丢弃人世间枷锁的过程。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剩下的留在生命中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12:

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如先生前文所言:人类征服能力增强,觉得困难日益少,而日趋轻浮粗率。

依我看来,这是由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都是复利的,特别是科学,但人性却非如此。这种发展不匹配,一方面当下的“先进”滋生了人性中的自大,另一方面充足的物质保证又助长了人性中的惰性。

所谓的浮躁,也即先生说的“肤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吃苦”,在生产力不发生巨大下降的情况下将会是一直存在的,是我们需要一直警惕的。

13:

人生是最繁复而诡秘的,悲字乐字都不足以概其全。愚者拙者混混沌沌地过去,反倒觉庸庸多厚福。具有湛思慧解的人总不免苦多乐少。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难得糊涂。

$腾讯控股(00700)$ $招商银行(SH600036)$ $贵州茅台(SH6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