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原则(一)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曾经执着于追求完美,不肯在生命中留下遗憾;

如今想摈弃执念、承认缺失,把心放宽;

愿不负时光,从容一生。

---------

以后每周末会和大家分享一篇“我的原则”,整个系列将包含“投资”、“生活”、“工作”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四个部分。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投资”方面的原则,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篇,先来聊聊“出发点”和“价值观”。

出发点:投几家好公司

其实不管炒股也好,投资也罢,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是为了赚钱改善生活,为了走进这个资本市场,还是仅仅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这个问题我也是从去年才开始思考的,在此之前,每天也会看盘、研究市场、调整组合持仓、复盘、准备明天的操作计划。日复一日,沉浸在市场的起伏之中,追逐着各种可能的赢利机会。做对了,就会很开心,但如果做错了,或者组合好不容易积累的收益因为一次系统性大跌被砸的所剩无几,就会非常难受。

去年一季度,我记得组合里还拿着一堆白马蓝筹,比如格力、老板、五粮液等等,收益持续跑赢基准。然而清明节后,我掉进了雄安的深坑,还把环保做成了价投。

从充满希望,到不知所措再到认输离场。清仓后,我沉寂了一段时间,回顾了之前的逻辑,告诉自己不能再追热点和题材,不碰次新和烂公司。

其实在16年,我的风格会更偏趋势和短线搏杀,虽然胜率也蛮高,估计有个80%以上,但时间久了发现那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才会在17年全面转向价投,然而之前做趋势和题材的思维并没有跟着一起换,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做的非常难受,最典型的就是把不是价值的标的长期持有。

到了17年下半年,靠着一波锂电池行情和组合里为数不多的白马股,净值又创了新高。然而,三季度我又掉进了周期的坑。再一次把短期趋势做成了长期持有,狠狠的栽了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开启了我对于投资的思考。

---------

这么久以来,我以为我在做投资,但实际上根本没区分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在想明白这一点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由单纯的组合收益转变成发掘好公司。

不管是格雷厄姆的“捡烟蒂”还是“GARP(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策略,我更希望收益来源于——我挑选出来的公司它本身所应具备的价值减去当前市值的市场认知滞后空间,而不是资金推动带来的收益。

这么说并不代表我不要“升浪收益”,而是我希望能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折价空间,然后静静等待市场资金过来添一把火,这样我的安全垫会更厚,让我博取更高收益时心态也更加从容。

不论是题材还是宏观事件,资金所带来的趋势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尤其在A股市场,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在趋势的前面

---------

在这我想举一个例子,智飞生物(300122),上个图:(非荐股)

我记得当时调入组合是在去年7月份,成交价是20.34元。目前已经持有270天,平均持仓9.23%(我的持仓很分散,5%以上算是重仓股了),给组合带来的收益是16.94%。

当时它还是默默无闻的一只票,虽然在疫苗领域算是国内龙头,但太过细分,而且生物医药在那时肉的很,完全没跟白马的趟。我选到它也是因为偶然知道它独家代理了美国默沙东的4价宫颈癌疫苗,于是把相关研报看了一遍,测算了一下它的相关数据,做了SWOT分析之后,顶着当时1200X的PE买入。

目前股价46.8元,前两天最高摸到了48.56元,9个月翻了2.38倍。

* 关于“好公司”的挑选方法,会在以后的连载中和大家分享。

---------

价值观:投资国运、跳出周期,读人心、看本质、灭几欲

这里先开个头,等下周再具体聊价值观的部分

---------

焦虑,其实就是被心理账户绑架,有的时候过得好不好可能和拥有多少关系不大。

想的多不如去做,把兴趣变成工作再变成事业,坚守自己的跑道,不求每段路程都领跑,最后能到达自己的终点就行。

本人金融小生,香港城大商硕,在深工作;

14年从银行裸辞,自驾6400公里,纵穿中国;

15年怀揣梦想创业,16年重操就业干金融,专注投资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