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扩张中的牧原股份→《牧原篇》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回复:9喜欢:12

本篇内容仅为个人及所能对公司一些资料的查找、收集和整理,方便自己回看,不做为任何投资建议,不了解的人看完相信也能很快对行业及公司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国内生猪市场→中华土猪向洋猪的转变

二、国内生猪市场→猪肉占肉食市场的份额

三、国内生猪市场→市场规模

四、国内生猪市场→散户化养殖向企业规模化养殖的逐渐转变

五、国内生猪市场→猪周期现象

六、国内生猪市场→养殖模式及特征

七、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简介及创业故事

八、牧原股份→发展历程

九、牧原股份→营收、净利润及出栏量

十、牧原股份→核心竞争力

续接上一篇,这一篇我们来看看牧原股份,了解公司前我们先来听听公司创始人的故事吧。

七、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简介及创业故事:

秦英林,男,汉族,1965年4月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92年与毕业于郑州畜牧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的妻子钱瑛女士开始创业,专业从事生猪 (商品猪)饲养;1995年开始规模化生猪养殖;2000年秦英林先生设立本公司前身牧园养殖,并开展生猪育种工作,现任牧原集团董事长。

秦英林与养猪结下缘分是在他高中开始的,1979年《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国第一个万元户黄新文靠养猪致富的事迹。受此启发,1982年,十几岁的他鼓动父亲拿着家人在沟渠挖莲藕攒下的800元钱买了20头小猪,但还没等发家致富,20头小猪就生病,死的仅剩一头。

1985年,20岁即将参加高考的秦英林获得了保送至河南大学的机会,可能是之前怂恿父亲养小猪的经历给他留下来太深的印象,秦英林放弃了保送名额,不顾家人反对,进入了河南农业大学,学习养殖技术。1989年,秦英林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了南阳市的一家食品公司工作,次年与妻子钱瑛结婚,这时秦英林过上了很多农村娃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生活。办公室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虽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但胜在稳定。抱着铁饭碗的秦英林心里始终放不下养殖业。他常常想,辛辛苦苦考大学,学养殖,最后干的工作与学的没有一点关系,刻苦学习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所知所学为家人为村里人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哪?秦英林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回乡养猪创业。偶然的机会,被朋友邀请帮朋友设计猪舍,调配饲料,秦英林十分高兴,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了一次体验的机会,于是他尽心尽力帮忙,在得到大家的高度赞赏后,也更加坚定了回乡养猪的信念。

1992年,28岁的秦英林辞掉工作,带着妻子一起回到了河西村,养起来猪。秦英林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村里人的惋惜,向所有亲朋好友借钱,想尽了一切办法,筹集了3万元。要想建一座大型养猪场,起码要几十万元,没法建大厂,就建一个规模小一些的,钱不够就自己上,打井,架电线,建水塔,秦英林都不请人,自己一点点的做好。为了省钱,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厂房设计了拱形结构的猪舍,将造价降低了9成左右,养猪场有了,小猪和猪圈还没有着落。那一年秦英林的弟弟要结婚了,为了哥哥的事业,弟弟把自己12000元的彩礼钱资助给了他,用这份钱,秦英林盖起来猪圈,又从郑州和南阳买了22头良种猪,他梦寐以求的养猪事业在此杨帆。帆扬起来了,还没等大风吹来,秦英林的梦想就黯然落地。他搞的比父亲还大,结果比父亲摔的还惨,他的良种猪得了病,最终一头不剩。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大,刚买回来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还没等商量出养猪的具体流程就发生了这种事,秦英林在村里受到不少嘲笑,大家纷纷从惋惜他丢掉好工作,变成戏说他瞎搞。

1993年,望着空空如也的猪圈,秦英林决定从头再来。这一次,他和妻子一起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用在了猪的身上,没两个月,村里人发现专业学过的人和普通百姓养猪还真有差别,秦英林的养猪方式惊住了村里人。招聘专业的职高毕业生当饲养员,为他们开班授课,讲解知识,制定完善的隔离和防疫制度,不允许不相干的人靠近猪舍,提倡营养学理论,给猪搭配专业的营养饲料,让猪一天能长一公斤肉,到多个实验室,养猪场,兽医站学习最新的防疫,养殖知识。

1995年,秦英林的事业迅速壮大,养猪场规模从22头扩大到2000头,秦英林的事业有了起色。一场猪瘟像夏天的骤雨突然袭来,仅3天时间,猪圈里的猪仔就死了25头,急的浑身冒汗的秦英林相继给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郑州畜牧专科学校等地方打电话,他把能问的都问了个遍,也没找到病因。没几天,猪圈里的猪崽已经少了70多头,正当秦英林有些绝望的时候,河南农大带来了好消息,他们初步认定,死亡的小猪得的是伪狂犬病。看到希望的秦英林立马赶到省畜牧局,几经波折的拿到疫苗,才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止住疫情的秦英林调整心态,加大全厂防疫检查工作,也开始和各大农业高校建立了联系,投入大量资金,学习最新的防疫知识。

到他创业的第四年,靠着养猪,他的资产就达到了400多万元,乡亲们看到秦英林的突出成绩也热情高涨,纷纷表示愿意跟着秦英林一起干,这一年有超过3000位乡邻加入了他的团队,秦英林也十分用心带动当地人致富,他免费发放了上万份资料,开办了高达100多期的无偿培训班,在当地也兴建了十多个养猪场,就这样,秦英林成为了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养猪致富的领袖。随后,他扩大规模,主持了瘦肉型猪的产业化开发的国家级星火项目,使数千人有了就业机会,创造了上亿元的年社会效益。

八、牧原股份→简介及发展历程

牧原股份前身为内乡县牧园养殖有限公司(即“牧园养殖”)是2000年7月13日由秦英林先生和钱运鹏先生共同出资设立,并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牧园养殖于2002年5月13日更名为“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即“牧原养殖”)。

牧原养殖于2009年12月28日整体变更设立为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公司(即“股份公司”),并于2010年2月4日更名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即“牧原食品”)。

公司目前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的经营模式,公司经过近30年发展,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选育、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等环节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

1992年11月,秦英林总经理携夫人钱瑛辞去公职回到家乡,从22头猪开始养起;

1995年,规模扩大到2000头;

1997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

2000年,河南牧原第二分场水田猪场(年出栏商品猪8万头)建成投产。

2003年,河南牧原第三分场(年出栏商品猪4.2万头)河西猪场建成投产;

2004年,河南牧原第四分场(年出栏商品猪3.5万头)岗头猪场建成投产;

2005年,河南牧原第五分场(存栏母猪4500头)老庄猪场建成投产;

2005年9月15日,河南牧原从加拿大引进的470头原种猪抵达深圳机场;

2005年10月,河南牧原第七、八分场(存栏母猪2000头,年出栏种猪4万头)马坪原种猪场建成投产;

2005年10月31日,河南牧原从加拿大引进的470头原种猪,在广州国家隔离中心经过45天的隔离和检验后顺利抵达马坪猪场;

2006年6月22日,河南牧原举办首届养猪节;

2007年3月21日,河南牧原第十分场建成投产(年出栏商品猪6万头);

2007年4月6日,河南牧原第6个沼气项目成功投入使用,标志着河南牧原CDM项目全面启动;

2007年6月22日,河南牧原举办第二届养猪节;

2008 年5月27日,为将生猪饲养的产业链延伸至生猪屠宰加工环节,本公司与龙大食品合资成立龙大牧原,由龙大食品认缴出资额 3600.00万元,本公司认缴出资额 2400.00万元共同投资设立。

2010 年12月30日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邓州牧原和卧龙牧原;

2012 年9月24日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钟祥牧原;

2012 年12月21日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曹县牧原;

2013年6月30日,公司在所在地南阳市内乡县境内拥有1个饲料厂和21个养殖场,已初步形成了年出栏生猪约 130 万头的生产能力。在邓州牧原已有饲料厂2个以及部分投入使用的养殖场2个,已经形成了年出栏生猪约25万头的生产能力。在卧龙牧原已有部分投入使用的养殖场2个,已经形成了年出栏生猪约40万头的生产能力。

2015年,公司继续聚焦“发展”:卧龙、邓州、唐河等子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其他子公司建设有条不紊推进;新设方城、社旗、西华、太康、商水、闻喜六个全资子公司。截止2015 年底,公司共拥有16个全资子公司,分布在河南、山东、湖北、山西四省。

2016年底,全资子公司数量已经达到39 个,分布在十二个省区(豫、鄂、苏、皖、冀、鲁、晋、陕、黑、吉、辽、蒙)。

2017年,公司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设立专业化子公司的需求。为了满足采购规模不断扩大,使用进口替代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设立了“牧原粮贸”;公司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客观上提出了融资渠道多样化、国际化的需求,为此公司在境外设立了“牧原国际”;为了满足公司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公司在深圳设立了“牧原数字技术”。这些专业化子公司的设立,将更好的支撑公司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2018年底,养殖板块子公司数量已经达到84个。

2019年3月,设立了河南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建设生猪屠宰项目;并与正阳县政府签署200万头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投资意向书。2019年,公司延续之前的发展策略,继续在适宜发展“牧原模式”的区域成立子公司,同时抓住部分南方省份引进大型养殖企业保障本地生猪供应的契机,开始在南方省份(广东、 广西、云南、浙江等)布局养殖产能。报告期内,公司的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子公司的产能扩大及提升场区生物安全硬件基础设施。截至2019年底,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数量已经达到 138个,分布在18个省区。随着公司生猪养殖产能的持续扩大,部分产能集中的区域出现产业规模聚集效应,同时为顺应未来由“调猪”转向“调肉”的行业趋势,更好的为客户与股东创造价值,公司分别在河南省内乡县、正阳县、商水县启动3个屠宰厂项目,设计产能总计为600万头。公司一方面继续对猪舍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智能装备,建立猪病预测模型,全方位提升疫病防控水平。在公司战略指引下,人力资源部通过各类渠道引进2万余人,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2020年末,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数量达241个,分布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公司已成立屠宰子公司15家,规划屠宰产能约4,000万头/年。


公司在2014年01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所以更多相对详细的资料在公司上市后的报告中提取。

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司上市后近些年的股价走势图:


点开后复权,我们可以看出公司从2014年上市当天到2021年最高位,7年多的时间达到55倍的涨幅,不可为不惊人。或许有人会问了,前面不是讲了生猪养殖行业有明显的猪周期现象吗?周期性行业的股价走势图应该是上下反复成周期性涨跌的才对啊?为什么牧原股份却走出了长牛哪?

那下面我们来结合猪周期图对比看一下公司近些年的营收及净利润数据:

九、牧原股份→营收、净利润及出栏量

从猪周期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在2011年、2016年、2020年为近3个周期的顶部,净利润分别为3.57亿、23.22亿、274.51亿。仔细的人会发现近十年公司营业收入并未呈周期性波动,而是持续增长的,虽然净利润明显呈周期性波动,但是每个周期的顶部公司净利润都比上个周期顶部利润多出很多倍,这是什么原因哪?原来是公司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猪出栏量的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公司出栏量变化数据: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公司出栏量从2012年的91.76万头增长到2020年的1811.5万头,8年增长了20倍,全国生猪总出栏量占比不断提升,这个速度真可谓是野蛮型扩张。公司虽然处于周期性行业,但出栏量的不断提升代表着公司所能创造的价值不断提升,所以公司的股价走出长牛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牧原股份是一只藏在周期性行业里的成长型公司,只要公司的出栏量还在不断提升,那公司的价值就在不断提升,公司的股价短期会呈现周期性波动,但长期来看就是持续向上的。

近些年,公司员工从3000多人发展到12000多人,增幅近4倍,公司发展速度甚是迅猛。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有点吃惊?是什么支撑着公司这么迅猛的扩张速度?下面我们来看看公司有哪些领先于行业的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十、牧原股份→核心竞争力

(一)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公司经过近30年发展,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选育、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等环节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公司一体化产业链的经营模式能够将各个生产环节置于可控状态,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环保运行、质量控制、规模化经营、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2008年,公司为将生猪饲养的产业链延伸至生猪屠宰加工环节,与龙大食品合资成立龙大牧原。2019年3月设立河南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与正阳县政府签署投资意向书,计划建设200万头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2019年底,公司分别在河南省内乡县、正阳县、商水县启动3个屠宰厂项目,设计产能总计为600万头。到2020年末,公司已成立屠宰子公司15家,规划屠宰产能约4000万头/年。在这之前生猪市场多采用上门收购,“钱货两清”的销售模式。也就是说之前牧原干的只是自繁自养,把猪养大就可以了,都是养殖场内的活,然后猪贩子开着车上门来收猪,拉出去自己找屠宰场去卖,至于卖到了哪里,牧原不知道,跟牧原也没关系。而现在,牧原布局了自己的屠宰加工业务,这也就是说,从猪精子卵子结合→出生→养大→屠宰加工→顾客的嘴里,牧原把这些活几乎全包了,一条龙,无敌啊!!!未来屠宰加工业务发展起来对于公司来说又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体化产业链对公司带来的优势:

1、食品安全优势

公司饲料自产自用,在原料采购、加工生产、运输等各环节均制定高质量标准,严格控制饲料品质,在满足公司仔猪、种猪、商品猪饲养需求的同时,从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控制。

公司设立宏信检测、牧信检测,从兽药、水源、饲料、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依据产品标准全程开展兽药残留、营养、环境监控、疫病诊断等检测验证工作,保障食品安全。

2、疫病防控优势

一体化经营模式为公司实施标准化疫病防控措施奠定了基础。公司拥有近30年的生猪养殖及疫病防控经验,在内部建立了完整的疫病防控管理体系,公司秉承“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综合防治”的理念,建立了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公司采取猪场多级隔离、舍内小环境控制 等全方位疫病防控措施,并建立了疫病预警防疫体系。

在场区布局方面,公司实行“大区域、小单元”布局,防止疫病交叉感染和外界病原侵入;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分胎次饲养”、“一对一转栏”、“全进全出”等生物安全措施,确保公司防疫体系安全、有效。

3、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当前经营模式具备集中采购优势,可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使整个生产流程可稳定控制,增强公司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4、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优势

一体化产业链经营模式下,公司规范生产标准、制定生产管理制度,实现各生产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同一批次出栏生猪品质在统一标准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公司在饲养环节应用先进、高效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公司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综合生产经营能力。

牧原总部配备信息化系统,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控制饲料的投喂等,而旗下的子公司都是相对标准、职能单一的执行主体,采购和销售都由集团统一管理,子公司只负责养殖,所以规模效应显著,全国一盘棋,现有的体系降低了对一线人员的管理难度,使得扩张的边际成本大幅下降。

(二)智能化现代猪舍优势:

公司创始人秦英林先生自1992年创业伊始至今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对猪舍设计持续创新研发,积累了大量技术与经验。公司智能化现代猪舍能够为猪群提供洁净、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在确保动物福利的同时,能够减少劳动力投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公司积极投入智能养殖装备技术的研发,以现代工业装备、先进材料、高通量检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针对猪舍环境无人智能控制、生猪健康自动识别预警、福利养殖设施装备和猪场生物安全与工程防疫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发出了环境控制、猪声音识别、红外测温、自动智能巡检、自动性能测定等关键智能化技术与配套智能设备,开发出了生猪产业全过程追溯技术体系,助推传统生猪产业向智慧产业转型升级。

公司升级猪舍规划布局,采用分区管理,减少交叉风险;全面升级猪舍设计,高效过滤空气,有效过滤病毒;采用独立通风系统,避免猪圈交叉通风。同时,公司通过饲料高温灭菌、管链密闭输送、饮水超滤消毒、出风灭菌除臭、智能装备应用升级等方式,实现对猪群吃住行全方位把控,减少人畜接触,提升全程疾病防控能力。

近年来,公司智能化技术团队不断壮大,开发出了精准饲喂系统、精准通风系统、智能环控系统和智能巡检(智能养猪专家)系统等智能化系统,促进了生猪产业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据化升级。

2020年,为保障各项研发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公司相继成立牧原智能科技和郑州牧原数字技术,梳理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猪舍智能化、养猪物联网平台、智能机器和人工智能五大科技应用版块。

在智能机器研发方面,公司在研产品40余项,部分设备如智能巡检机器、环境控制器、 智能饲喂、板下清粪机器人、消毒弥雾机、智能环保设备等已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公司自行研制的自动化饲喂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育肥阶段,公司1名饲养员可同时饲养2700-3600头生猪(根据猪舍条件),生产效率高于国内行业平均水平。

经过多年探索,牧原股份养殖模式已迈入智能养猪3.0时代。2017 年推出智能养殖管理平台以来,实现养殖管理精细化及决策智能化;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发生后,公司为提升生物安全水平,2019 年将猪舍升级改造至“三防猪场”、应用智能机器等 装备实现无人值守,生物安全和养殖效率取得了显著提升。


(三)生猪育种优势:

公司坚持以终端消费者消费需求为育种导向,以食品安全、猪肉品质、瘦肉率、繁殖力为主要育种目标,坚持价值育种。

公司基于自有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大规模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肉质测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种猪遗传评估,通过近30年选育与培育,形成了遗传性能稳定、一致性好、适应性强、综合效益好的种猪集群。

公司在发展过程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了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从核心群选留公猪直接应用至父母代母猪,进行多品系轮回杂交生产,其优点是:①每代的父母代母猪都可保持杂交优势。特别是繁殖力、抗逆性能更好等遗传力低的性状;②可节省父母代母猪生产成本,无需外购父母代母猪;③可降低大量引进父母代母猪带来的疾病风险;④有利于本场猪群适应性的提高。

公司生产的二元母猪,在繁殖性能、生长速度、瘦肉率和胴体品质等方面可同时满足种用和商品用需求,形成了遗传性能稳定、杂交优势明显的独特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为种猪供应、生猪产能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四)营养技术优势:

公司在现有“玉米+豆粕”型、“小麦+豆粕”型配方技术的基础上,积极研发大麦、高粱、原料副产品等应用技术,实现对原料的充分应用;同时应用净能、真可消化氨基酸体系设计日粮配方,充分利用发酵氨基酸降低豆粕用量,不仅减少传统日粮对玉米、豆粕的依赖,也大幅降低了氮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公司根据原材料性价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公司在饲料加工生产环节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生产,配料精准、用人少;所有饲料采用85℃、8分钟(保持3分钟+保温5分钟)的高温灭菌工艺,灭菌温度实时在线监控,保证高温 灭菌效果;冷却空气三级过滤;成品料散装密闭运输,养殖场智能饲喂,全程无人为接触, 饲料生物安全零风险,保障猪群健康。公司搭建了饲喂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饲料质量、采食情况和猪群生长性能的监控,保证饲料品质、营养精准供给,猪群健康生长。

(五)原粮采购优势

公司围绕粮食产区进行供应链布局,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和订单农业,提高公司对产区粮源品质的管控能力,构建采购生态;同时积极开拓全球采购渠道,打造公司原粮采购优势。根据粮食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配方,采用灵活采购策略,进行不同品种间的原料置换,降低采购成本。依托牧原物流的专业团队,整合资源,打通产销区关键物流节点,构建物流运输平台;拓展公铁海联运等多元化运输渠道,发挥规模优势,实现点到点运输成本下浮,降低整体原料采购成本。

(六)人才优势

公司创始人秦英林先生,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与杨瑞华、褚柯、李彦朋、张玉良等一批行业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技术骨干构成了公司核心研发团队。

公司秉持“品性纯正,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选人理念与“内方外正、坚守原则;诚实守信、 勇担责任;乐于分享、甘于奉献”的用人理念,广纳贤能;积极引进各学科专业人才,储备优秀后备干部,致力于打造年轻化、梯队化及国际化的人才团队,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全部讨论

2021-11-28 22:24

秦英林的弟弟秦英泽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凭借杀猪本领逐渐成为内乡肉联厂一把手。

2021-11-30 18:34

我最近看了很多牧原的资料,作者这两篇文章补充了很多资料,而且写的很有逻辑性。

  

2021-11-29 15:47

图片评论

2021-11-30 19:53

提个意见,图片里面的标签挡住字了,很难受  

2021-11-29 15:43

$牧原股份(SZ002714)$ 写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