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inside:2015中国LED产业发展趋势(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3回复:20喜欢:126
作者:LEDinside中国区首席分析师 王飞

摘要:
本文根据从需求到供给的逻辑按照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简单梳理半年来LED行业所面临的一些发展趋势。LED照明行业从过去一两年的狂飙突进已经面临减速的压力,行业呈现出成熟化的特征。而LED显示屏行业正好已经经过了成熟化阶段的考验,实现重新定位,看到了成功转型的希望,值得LED照明行业的借鉴。LED封装行业,直接受到下游需求减速的影响,更因为市场价格急剧下降的原因,面临重大的衰退压力,亟需寻找新的成长空间和出海口。LED芯片行业相对供给压力略小于下游,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产能扩张幅度的相对节制,然而也需要小心维系不稳定的平衡状态,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LED衬底行业受到下游需求增速放慢的影响也相当明显,然而由于消费电子产业积极导入蓝宝石应用,为蓝宝石产业注入相当可观的增量需求。

关键字:LED 照明 显示屏 芯片 蓝宝石

引言:通常人们讨论LED产业,都是从上游讲到下游。然而随着LED产业的成熟化,由上游的技术进步决定了下游市场应用可能性的旧逻辑渐渐让位于下游的需求波动左右了上游的市场荣枯的新逻辑。因此,本文决定按照下游向上游的顺序,来梳理2015年半年以来这个产业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以便在讨论这个相对复杂的产业的时候,有更好的连贯性,也更合乎这个产业内在逻辑。


————(一)中国LED照明市场—向成熟化迈进的新兴产业————


中国LED照明产品出口失速
现在2季度差不多已经快要结束了,与过去两年不同的是,我们并没有等来一个热火朝天的爆发性增长。相反,无论是从出口数据,还是台湾LED企业所披露的月度数据来看,相比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的衰退。特别是LED照明产品的出口,LEDinside通常参考94054090来近似的观察LED照明产品的出口趋势,这一指标在2015年3月份出现了数年来首次同比衰退,衰退幅度达16%,4月份的数据略有好转,但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这是偶然的现象吗?恐怕并不是的,实际上,更长时间里观察同比数据,2013年,随着LED行业的迅速爆发,出口也是相当景气,同比增长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同比增速就处于下降的趋势中了,今年一二季度的出口表现,不过是这种趋势的延续罢了,至于何时能够扭转,仍然有待观察和确认。

导致这种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LEDinside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做出分析:

外因:需求不足

外因一:人民币对主要外币1年內大幅升值,出口压力剧增,外需不足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一直维持在相当稳定的水平,只关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似乎并没有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然而过去一年却是全球范围内美元超级强势的一段时期,实际上,因为美元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大幅度的升值,相当于人民币对其他主要外币也被动的大幅度升值,因此在除开美元区之外的其他市场,中国企业的出口都遭遇了严重的价格压力。

这里面有2层含义:一方面,强势的人民币将迫使LED照明出口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候,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过度依赖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过于强势的人民币让包括LED照明产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一次适度的人民币贬值迫在眉睫。
外因二:受房地产市场低落及财政收缩影响,内需乏力
本届中国政府的财政收缩政策下,公共照明的支出相较过去,已经大为减少。而过去扮演重要室内照明需求拉动角色的房地产市场,也似乎进入了增长的拐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房地产施工面积虽然仍维持增长,但是同比增速持续下降,未来潜在的室内照明市场受到极大的限制。更明显的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负值,这对家居照明的需求也构成了不利的影响。

内因:LED照明产业正在进入成熟化阶段
正是这两大外因导致了需求的疲软,这不禁让人想起这个行业2012年时的情形,2012年LED行业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大量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行业处于严重的供给过剩状况,好几家LED企业撑不下去而倒闭。然而到2013年二季度,突然的LED照明需求的大爆发促成了一次这个产业的大逆转戏码。这一次还会一样吗?
LEDinside曾在2013年年初即预言LED行业2012年不过是掉入了鸿沟,2013年将会跨越鸿沟,进入龙卷风暴——通俗的说就是坐上台风口。(相关链接:LEDinside观点:2013年全球LED产业有机会跨越鸿沟网页链接
到2013年下半年,LEDinside再次发文表示,LED照明到台风口得到确认,那就是由LED球泡灯掀起到家居照明市场替换潮。(相关链接:LEDinside:LED球泡灯刮起龙卷风暴,家居卖场成风暴眼网页链接
持续了2年的LED球泡灯替换潮让立达信,$木林森(SZ002745)$$佛山照明(SZ000541)$ 等企业在LED替换式照明市场脱颖而出。

但是,这一次,可能并不一样。
“鸿沟”现象出自美国科技产业研究大师杰佛利摩尔先生的著作《跨越鸿沟》。在该书中,摩尔描述了科技产业的一种现象:与传统的产业生命周期不同的是,在科技产业中,存在一个“鸿沟”现象。鸿沟的存在,来自于驱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求的人群——第二阶段勇于尝试新事物的人,与第三阶段实用主义者之间——内在性格上的巨大冲突。



勇于尝新者在一个产品刚刚出现的时候,愿意积极去试用,满足其新鲜感。而实用主义者,多半要等尝新者用上一段时间,确认是对的方向,对的时机才会采取行动。于是,市场的需求在这两个阶段的人群之间出现了断层,在人群中本来就占少数的富有远见者已经变成了使用者,暂时不会再次购买,而实用主义者却还在观望。



直到熬过鸿沟,实用主义者终于认同产品,开始购买和使用的时候,占据人群绝大多数的实用主义者的行动,将会让这款产品像坐在了台风口上一样,迎来爆发式的成长。最后,等到多数实用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都开始采用的时候,市场渗透率已经慢慢饱和,产业将逐渐走向衰退。
实际上,中国的典籍《周易》中也描述了这一现象。《周易》乾卦中说:
初九,潜龙,勿用。
也就是早期市场的阶段,市场上的需求者主要是新技术的热衷者,并非主流大众,企业还是以观望为妙,不要大张旗鼓;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小众市场开始出现,部分有远见的,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消费者开始出现需求,这个时候,企业要开始逐步加大投资,找到好的合作伙伴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个阶段,每天都应该更加努力,服务好这个小众市场,磨练自己的团队,积攒进入大众市场的经验。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这个阶段,就是鸿沟。真正的龙,在这个深渊里养精蓄锐,而其他的非龙和伪龙,会被淹死。真正有前途的市场和企业,会熬过这一次洗盘而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个时候就是苍龙出海的阶段,大众市场的强大消费能力,让在小众市场获得认可的产品和企业获得空前的机会和大发展。
上九,亢龙,有悔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悔,如果飞得太高,市场已经发生了转变,现有的市场已经饱和,而不知止,不知退,把力用到了极致,把资源透支太过,勉力而为去竞争,最后则难免一个悔字。


由此看来,东西方的智慧,内在的逻辑上,有其相通之处。实际上,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投资,大致的规律都是萌芽期不要盲动,见龙在田了就努力做好准备,等到出现黄金坑的时候有耐心坚持甚至有信心加注,最重要的就是把握飞龙在天这个阶段,用投资的语言来说就是抓住主升浪,而更重要的是,在高点,要懂得适可而止,及时离场,小心盈满则亏。

反观LED照明行业,如果说2012年之前是一个早期市场,2012年掉入了鸿沟,那么无疑像木林森,立达信,佛山照明是抓住了2013这个产业的主升浪,从而实现了顺利的向LED照明企业的跨越和转型,并迅速做大规模。接下来的问题是,现在的2015年,这个产业处于何种阶段?以这次光亚展来观察,飞利浦,欧司朗,GE三大国际照明巨头悉数缺席,再联系此前飞利浦,欧司朗密集的拆解公司,售卖股权的动作,会不会是一个亢龙有悔的信号,值得我们继续密切观察。

而另一方面,迈克波特在其著作中提出产业成熟的九大特征,LEDinside将LED照明行业与这九大特征一一对比,绝大部分都相当吻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断定,从产业的生命周期来看,LED照明行业正在从一个成长期的新兴产业,转化成一个增速相对下降的半成熟产业。
在这样一个半成熟产业中竞争的企业,不得不屡屡祭出价格战的致命武器。就在近日,木林森,佛山照明,特优仕纷纷将1.2米的T8灯管降至10元以下的价格区间,而球泡灯的价格也早已跌到无底限。以量升换价跌,似乎变成这个产业现在以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维持营业收入能够增长的常规策略。
也因此,LEDinside对未来几年的LED照明行业的增长一直持有相当谨慎的预期,除非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能够确认这个行业能够摆脱当前的竞争模式,或者有能够带来新的产业成长空间的创新应用。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产业成熟化了就无可救药了吗?
并不是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产业进化的历史上,太多精彩的成功转型与创新的例子可以借鉴。
我们先看看手表行业这个遥远一些的案例,20世纪60年代,瑞士凭借精密制造强大能力打败英国成为全球机械手表工业的集聚地,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日本企业迅速凭借石英表的低成本,计时准的优势冲击瑞士的手表工业,瑞士的手表企业大量倒闭,整个机械手表产业也面临退出历史的可怕宿命。从手表的发展逻辑来看,确实是随着技术进步,功能越来越复杂,价格却越来越低,瑞士企业凭借性价比与日本企业抗争的胜率几乎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瑞士的几大手表品牌开始谋划重新对瑞士手表产业的重新定位,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收购,瑞士的手表企业数量大为减少。日本的手表便宜,瑞士通过兼并剩下来的少数企业则一致行动,反其道而行之,完全退出没有竞争优势的低价市场,打造出瑞士手表奢侈品的形象和品牌。
即使日本企业也想通过模仿进入高端市场,然而与瑞士手表业的品牌档次依然相去甚远。这次转型取得完全的成功,以至于后来,当手机日渐普及,手表的计时功能更加被弱化与替代的时候,瑞士的手表工业每年仍然能够出口达2000多万只。

再到苹果的apple watch,又一次赋予了手表可穿戴终端设备的功能,手表从一个濒临灭绝的产品再次回到舞台中央,只是这一次瑞士手表不再是主角。在Apple watch试图侵入奢侈品手表市场的时候,瑞士手表将又会面临着何等的挑战呢,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且按下不表。现在,我们再来观察近距离的一个案例,接下来的篇幅我们会探讨发生在LED显示屏行业的成功转型。

————(二)中国LED显示屏市场——进化中的消费者产品————

相比LED照明行业,LED显示屏行业其实更早就进入了成熟阶段。早在2012年之前,中国LED显示屏产业就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产业成长空间面临天花板,整个行业超过200多亿的产值,但是行业毛利还不到5%,而且利润还集中在有限的几家企业。随着市场趋近饱和以及中国各地政府加大对光污染的治理,到2012年的时候中国的LED显示屏企业就便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倒闭潮。


查看原图
就在这种情况下,利亚德却再加大投资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小间距显示屏市场。

传统的LED显示屏,主要的功能是信息和图像的看板,而小间距显示屏却对应用市场重新定义,凭借在较大无拼缝面积上的成本优势,进入具有高清显示需求的交通监控中心,军情室,演播厅等原来由DLP屏幕统治的空间。

查看原图更进一步的,小间距显示屏还可用作家庭影院的替代品,具备多媒体娱乐功能,从而进入民用的消费者市场,打开显示屏产业的成长空间。而由于小间距产品高清高密的特征,因此同样面积的显示屏,对上游LED的需求数量呈倍数的增加,也因为对所有元组件的产品性能要求更高,因此采购价格也更为优厚。整个显示屏产业的上游都因此受益。

而随着供应链和市场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同行业的其他显示屏企业例如联建,奥拓,洲明,福日等等也纷纷顺势加入这个市场,成为小间距显示屏市场的参与者,共同推动这个市场的成长。根据LEDinside统计,2014年小间距显示屏市场同比成长近3倍,预计2015年这个市场仍然有100%以上的成长。小间距显示屏从利亚德刚刚推出时的被业界质疑,到现在终于变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市场。

查看原图利亚德并没有凭借先发优势搞一个的“利亚德生态”,然后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到别家都无法参与竞争的程度,相反在小间距显示屏行业内部,多家显示屏企业的同步的持续投入,吸引了更多的上游厂商加入小间距显示屏供应链,而下游客户以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因此对小间距显示屏的市场前景更加信任和乐观。

————(三)中国LED封装市场——LED Plus,LED的2.0版————

与显示屏行业找到新出口不同的是,LED封装行业似乎还在一片泥泞中挣扎。大部分消耗依赖照明市场的中国LED封装产业受到照明市场成熟化的影响正在加速老化。



整体来看中国LED封装市场规模仍在增长,但是增速却在持续下降。受益于照明市场的爆发2014年整体封装市场成长接近2成,但是随着照明市场需求增速减缓,而其他如背光,闪光灯需求持续下降,中国LED封装市场也面临需求动力不足的风险。

而从供给端来看,欧元,日元,韩元几大主要的LED产区货币持续的相对人民币贬值,导致进口LED的成本也在相对下降,本土企业遭遇的价格竞争正在持续强化。即使是美元相对的强势,但是CREE早就已经实现本地化生产,而Lumileds正在全面中国化制造的过程当中,成本和售价也都在持续的贴近本土企业。

处于这样的情形之下,中国的封装企业,特别是中小封装企业又该如何参与竞争呢?



小企业与大企业竞争的原理是,大企业需要大的规模,有限规模以内,大企业因为较高的固定成本支出,是没有成本优势的。比如说你去找一家大企业,说我要订300K 某亮度某色温的LED,然后有很多特定的要求,对方一听,肯定就礼貌的拒接了你的订单,因为大企业的系统不是为服务小订单而存在的,但是如果你去找一个中小公司,只要利润合适,对方可能就会很乐意的去对待你这个订单。

三星LED中国区总经理唐国庆先生根据李克强总理的“互联网+”的概念首先提出了LED行业的“LED+”,与“互联网+”提倡全民创新万众创新对应的是,LED plus 倡导的理应是为LED行业寻找到全新成长空间的创新应用。那么这些新的空间有哪些?

LEDinside认为对LED来说,有价值的创新是在UV,IR,VLC,植物照明这些LED的新的应用领域,因为这种创新才是真的能够打开整个LED产业成长空间的LED 2.0应用,传统的以照明功能为单一诉求的LED 1.0时代,最终只会进入价格战的死循环,并不值得的仿效和鼓励。



可能有业界朋友会问,LED plus为什么不包含CSP呢,笔者承认CSP的产品形式将会如同过去的几款重要的封装形式一样,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横扫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趋势。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种创新还是在原有的提升lm/$的轨迹上,无非还是抢占一些其他封装形式的市场份额而已,一没有拓展行业的生存空间,二没有降低行业的竞争压力。即使做到1美金2500lm,然而也并没有什么用。

核心的问题在于,照明这个行业最终可能会是有一个需求的天花板的行业。人类对运算速度的需求是无极限的,所以半导体芯片可以持续的提升性能,降低成本;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是无限的,所以即使例如光伏等清洁能源因为成本问题暂时会有推广阻力,但是当成本下降之后,未来的需求空间也是无限的。但是,人类对照明的需求是边际效用递减的,黑暗的房子里面,一点点火光也会让人觉得很明亮,边际效用极大,但是在一个非常明亮的空间里面,再多出来的光只会让人觉得窒息,照明成了光污染,这种时候,边际效用变为负数了。

LED照明如今所处的情形也与前几年大为不同,过去LED的成本高于其他光源,每次提升lm/USD的创新都推动LED在与其他替代品的竞争中更具优势,逐一抢下其他光源的市场。但是现在,LED的成本已经击败绝大多数其他类型的光源,现在的LED产业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变成过去的LED产业,如果能够替换LED的地方,都换得差不多了,而且总也用不坏,那么新的需求就迟迟不会出现。同理,今天的LED也是在和未来的LED产业竞争,今天的lm价格比极具优势,只会让这个产业更快的逼近需求天花板,也无非是让未来的市场空间萎缩得更快而已。

不作死就不会死,作死就一定会死。如果整个行业的创新还在降低成本,杀价竞争的老路上走下去的话,那这个行业注定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寻找LED除开能够照明之外的其它应用场景和应用空间,包括但不限于上文提到但UV,IR,VLC,植物照明等LED 2.0时代的新应用,是这个行业不论规模大小的企业,也无论职务高低的从业者共同的任务和使命。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阳光照明(SH600261)$ $三安光电(SH600703)$ $德豪润达(SZ002005)$ $洲明科技(SZ300232)$ $瑞丰光电(SZ300241)$ $鸿利光电(SZ300219)$ $长方照明(SZ300301)$

全部讨论

2015-07-31 14:53

2015-07-08 14:49

2015-06-24 08:22

在光电子业绩下滑的大趋势下,关注$乾照光电(SZ300102)$
$莱宝高科(SZ002106)$
原因如下:还未经过爆炒,市净率比较低,营收还未经厉反转
风险:市场环境持续恶化
@白山黑水间

2015-06-17 12:32

节能减排贯穿全年,高效LED大有可为!

2015-06-17 06:32

LED行业整体看好 木林森的名字好多木 有个性 走得也是棒棒哒

2015-06-16 19:22

飞龙在天

2015-06-16 15:32

非常的有才情,够说服力

2015-06-16 15:19

好文章,也期待下一篇。

2015-06-16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