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深度分享,好饭不怕晚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7喜欢:15

S总(制冷剂分享)

制冷剂它其实就是一些含氟的元素,我们最熟知的制冷剂其实就是氟利昂,因为它是第一代的制冷剂,用了大概有100多年了,制冷剂当中它其实是有一些影响空气当中大气层包括还有这种微束效应,所以说很早就被淘汰了。后面我们就开始换着用二代,二代在国内用的比较早的时候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开始听说一些冰箱,然后包括一些空调加氟,其实氟说到的一般指的都是二代的制冷剂,然后到世纪初的时候,我们又研究发现二代制冷机它对大气层也有很强烈的破坏作用,有各种各样的温室效应,所以说要把二代也淘汰,但是二代淘汰进程在国外和国内它的速度进展是不一样的,国内是在今年才开始说我们把配额定下来,后面一直淘汰到29年,然后再往后可能到三五年逐渐陆续去淘汰最后我们淘汰到50年的时候把三代制冷剂完全淘汰掉,所以现在其实是一个供求转换的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我们切切实实地开始去砍三代的一个供给,我们也叫配额这样的一个概念,再往后的话我们3代这种机往后去换,4代制冷剂它现在价格特别贵,一吨的话可能要40万块钱。如果我们用现在三代这种的话,它一吨其实也就3万块甚至可能2万块,我们空调里加氟的成本是很低的,如果我们换成了4代加氟的成本特别贵,也就是说,因为我们后面替代品价格特别高,所以说整个三代制冷剂现在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行情,又没有新的替代品,现在你供给又砍掉了,需求你又摁不下去,所以说整个是迎来一个非常关键的供求转换的时间节点,这个是简单说一下。制冷剂它大概是个什么东西,它最重要的应用刚才其实也提到了,它就是用在空调里,一种是家用空调,其实占它下游需求比例是最高的,然后还有一部分,大概可能20%多的需求它会用在汽车空调里面,再然后的话还有一些非常小的需求,比如说一些医用的气雾剂里面,它可能会有一些喷雾用来冷却冷敷伤口,什么的也是会有一部分的需求,但这个比例都非常小,所以大头来看的话,这种用在汽车和家用空调厂里面去做制冷,对应的是有几个比较大的品种,32、125、134a和143a,这可能就不是特别细了,因为这样说下去的话就会显得有些有点麻烦,可能记不太住了。这个就是一个大体的关于这种制冷剂的品种是什么,然后它的作用核心就是制冷。然后再往后说的话,其实就是制冷剂这个板块今年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的行情?

是二代产品且三代,三代是一个当时就已经能生产,国内也很多企业愿意去做,不断地去做扩产,所以说只要二代制冷剂涨价,三代就扩产,二代一涨价三代就扩产,2代的价格总是突破不了天花板,但是现在问题行情不一样,现在问题我们是3代切4代,3代切4代更应该参照海外的这种价格上涨的幅度,而不应该参照国内的这种制冷剂,因为那个时候其实是有一个隐含的供给,可以填补市场的。所以说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3代且4代真实的市场的供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么去看待后面4代制冷剂能不能发展起来,说很快把山寨顶上去,把3代打下去,如果4代供给很快就实现说填满了这个市场了,是不是?三代价格就一泻千里了,就再也挺不上来了,所以很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去看待未来的这种制冷剂市场的一个供求格局,以及它的产品构成大概是怎么样的?

工51%的股权之后,它的三代制冷剂配额现在是全国的第一,也可以说是全球第一,因为中国其实共有全球80%的制冷剂配额,巨化它其实掌握了全球三代制冷剂的生产,它是25.7万吨的三代制冷剂的配额,如果单吨赚3万块钱的话,它其实对应的是一个75或者说更高将近80亿这样的一个净利润,然后它除了它主业的这些制冷剂以外,它还有一些二代制冷剂,然后还有一些什么其他的烧碱,还有一些比如说甲烷氯化物,就相当于除了这些以外,它还有一些新的业务,这些业务大概能给它贡献1个10个亿的净利润,加上刚才我们说的80将近来说,就是一个大差不差90亿左右的一个净利润。我说的是一个远期的事情,90亿的话如果是你给他一个10倍的估值,或者说你给他一个8倍的估值,大概他可能就是一个将近1,000亿左右的空间,1,000亿的市值空间下,现在我们看到是一个将近快700亿的巨化股份了,我们可能会建议一些操作建议是可以考虑要不要去做一些波段性的配置,这个是三句话的,你可以同样地用这种方法计算三美,它大概就是一个11万吨的配额,后面还有东岳,还有永和,其实就是把他的业务分成这种技术非这两个部分分布出来给一些估值,这样的计算方法。但是刚才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价格是我们觉得当4代开始真正地渗透市场价格一直从40万打到7万块钱的时候,3代制冷剂我们会觉得给这样的一个估值是比较合理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觉得价格基本上可能已经到了一个不能再涨的空间了,然后你供给后面也要一直砍掉,相当于你增长其实还是比较受限的,那个时候你终局给10倍的估值,但是在终局到来之前,现在你看巨化它未来会是一个非常快速的成长,你现在给它20倍给30倍,我觉得都是合理的。而且其实现在制冷剂涨价也还远远没有到达我们说7万块钱左右这个位置,甚至说你还有至少在未来的1~2年内,制冷剂它其实还有一个涨价的行情在,因为现在我们去算单独的平均价格,按照他的每吨有多少,还有这些事情来进行加权,现在这种价格其实也才3点多一些,还没有到4万块钱,对应到7万块钱的话,我们觉得还有一个翻倍的空间,大概是在未来的1~2年之内可以实现这件事情,甚至我们觉得如果给了在极限再假设一点的话,因为海外其实涨了6~9倍的,海外的3代企业4代的时候,你价格可以涨10倍,为什么?

他们配额已经砍掉了,所以很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去砍你现在制冷剂的出口,到底是出口给那些先砍配额的国家还是去出口给那些后砍配额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关键其实并且致命的,他需求非常大影响的问题,我们真的去扒了说去年包括前年每一年海关总署出口这几个证据,它的一个数据,然后我们发现其实制冷剂他现在出口目的地主要是一些什么阿联酋、印度,然后什么各种各样的什么塔吉克斯坦成为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制冷剂其实削减的速度是要比我们更慢的,他们是落后于我们是落后于欧美的,欧美确实看配额,但我们其实卖给他们的东西现在已经非常少了,比如说其实真的对我们来说这个入口的需求后面的持续性还是有比较强的一个乐观性的这样的一个可能性的。

显,可以看到有比较强的相关性的当地空调。当年的温度如果比较高的话,空调的销量一般是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的,可能跟当年的这种经济形势都不一定有那么直接的相关,但它跟气温其实是比较相关的,如果你带着这样的角度去看的话,今年其实空调上半年整个的需求表现,或者说你看它的销量排产数据都非常好,而今年夏季温度按照价值预测应该也不会太低,所以全年的空调的销售一般如果我们现在来展望的话,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在需求端我们觉得你可能至少不会下降,至少能持平的一个状态,你供给有切实的砍掉了40%,因为这个是生态环境部出规定,要求你至少所有的生产企业,你按照你的配额来算的话,你是按照你现在的产能来计算,其实只剩下原来的60%左右的一个产量了,你供给了这么多,需求又稳定,所以说你供求格局应该是非常乐观的也是为什么我从年初看到现在整个智能集团其实出现了一个翻倍上涨的行情,因为供求格局是真实其实是存在的,而不像市场传言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什么替代品,什么海外需求下降什么,国内的供给可能会有新增等等,这些可能相对来说都是一些不太站得住脚的一些臆测,真的真实数据来看的话,我觉得供求格局还是一个比较坚挺的这样一个状态,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我们对板块是非常乐观的,我们觉得在未来的2~3年这种基金还能至少有一个再翻倍的这样的空间在。如果我们看这种基金后面还能翻倍的话,我们觉得至少第一波它可以涨到7万块钱7万块钱的话对3万每吨的单吨的净利润对应到这几个,我们说上市的标的巨化三美永和,我们可以用它的配额再乘以它的单吨的净利润,再乘以我们的估值占了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来计算可能市场比较合适的位置是多少,而且这个数据基本上都是公开可以获得的,按照这种方式,如果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测算,我们会觉得可能当前这个位置上巨化其实还是有一定空间的,但可能这个空间相对来说会有点小,不妨去等一等这句话,可能股价再回调的时机,这个时间节点是什么?

冷剂涨价涨得最早涨得最大的一个公司单品,从大概3万块钱一直涨到6万块钱出头,是最早翻倍的一个产品,但是可能后面这个产品涨价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疲弱,为什么?因为143a这个产品它不是直接出售的,它是跟业务来进行混配卖给下游,但是这个混配产品其实是可以被另外一种制冷剂叫做22二代制冷剂可以替代的,如果你后面什么意思他还继续再涨下去,可能你整体的产品会被打包换成R22,后面涨价的空间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弱,也就是说出于这个原因,市场可能对永和股份没有那么相信,而且除了证据以外,永和也是有非常多杂七杂八的,有各种各样的辅具和我现在还没有给他创造一些什么价值,但是体量就很庞大,而且一直有资本性的支出存在。

所以说整个看起来我们觉得最直接最明显收益的标的一个巨化三美,可能跟踪这两家公司是相对来说会更轻松的,而且如果我们拿得比较久的话,其实很容易找到一些机构性的就是这种的阶段性的或者说结构性的这种机会的,就是我们对整个政绩板块的一些看法,包括它的配置的时间点,它的空间有多大,然后这几个板块内的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推荐的顺序,什么样的推什么样的配置的节奏,大概就是我汇报的一些内容,看各位投资者可能还有没有一些什么新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全部讨论

一年90亿和年年90亿给一样的估值?固化的周期股思维也需要改改了。另外四代打到7万的话连成本都不够吧,而这就拿7万做三代的顶了?还有其他一些,总之漏洞挺多的

05-16 05:21

所以说整个看起来我们觉得最直接最明显收益的标的一个巨化三美,可能跟踪这两家公司是相对来说会更轻松的,而且如果我们拿得比较久的话,其实很容易找到一些机构性的就是这种的阶段性的或者说结构性的这种机会的,就是我们对整个政绩板块的一些看法,包括它的配置的时间点,它的空间有多大,然后这几个板块内的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推荐的顺序,什么样的推什么样的配置的节奏,大概就是我汇报的一些内容,看各位投资者可能还有没有一些什么新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05-16 08:45

均价7万,才3万每吨净利润?均价成本2万,就算加上各种各样的税费,也不到2.5万吧,1季度均价2.3可是赚了1.5亿的(三美更好估,巨化有其他业务)

05-15 22:10

$巨化股份(SH600160)$ 然后我们发现其实制冷剂他现在出口目的地主要是一些什么阿联酋、印度,然后什么各种各样的什么塔吉克斯坦成为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制冷剂其实削减的速度是要比我们更慢的,他们是落后于我们是落后于欧美的,欧美确实看配额,但我们其实卖给他们的东西现在已经非常少了,比如说其实真的对我们来说这个入口的需求后面的持续性还是有比较强的一个乐观性的这样的一个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