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hsa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喜欢:0
确实需要纳米技术。当缩小到纳米尺度时,科学已理化不分。其实现在很多纳米材料的制备(如石墨烯、碳纳米管)也是黑匣状态,“一锅乱炖”后,从结果中挑选出目标产物,转化率很低。如果能快速直接地操纵分子排列,或是让分子自动生长,那将是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

我读文章时设想过用分子动力学原理来修复端粒(理论基础很物理),通过调控如温度、压力等条件,让DNA链自动抓取碱基来增长。但是这个过程不可能在细胞中完成,因为活体细胞对温度、压力的要求非常苛刻。

细胞核移植就是把细胞核注入去核细胞中,可以在细胞外用各种手段(包括你说的optical tweezer)构造DNA,成功实现端粒修复后,再移入细胞内进行增殖和分化。我觉得小批量生产的难度会比全身细胞修复低。

生命科学的未来大概还在用病毒、酶等材料构造“生物机器人”,进行DNA组装、蛋白质合成等。现在已可用酶识别DNA上的特定碱基对序列,作为各种基因操作(knock-in, knock-out, knock-down, recombination)的起始点。这个方向的目标是构造出能对端粒进行特异性识别的酶,这个蛋白分子估计会相当大且非常复杂。

我觉得病毒感染率不够高的情况下,身体中还有大量的细胞会面临衰老威胁。当然,也可以定期进行这种“病毒治疗”,降低未感染的概率,不过也会增加癌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