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周期》有感:两种容易赚钱的投资模式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16喜欢:66

董宇辉说:“顺境时多做事,逆境时多读书”。

感谢之前的自己一直喜欢买书,也因此家里现在藏书还比较多,上周六站在书架前,扫描了一遍,发现内心里最想看的书居然是《周期》。

这本由管理千亿美元基金的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写的书早在几年前就阅读过,当时的感觉也是受益匪浅,而这次花了三天时间看完后又有了新的收获,因此有必要纪录下来。

本书提到了很多周期,而我再次看完后,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提到的两个周期。

一、情绪周期。

资本市场是以实业为基础的,因此必然对应的有行业周期、经济周期、政府调控周期等等,这些周期都是相互影响的,而反映到资本市场上来就会产生放大的效果。

比如经济周期下行时,GDP增速从8%下降到6%,这个幅度其实并不大,但是同GDP相关的行业利润增速则可能从10%下降到2%,原因是因为公司经营都会考虑融资加杠杆;然而反映到资本市场股价上来,则可能因为利润增速的下滑,估值就有可能从30倍下滑到15倍,也就是股价往往出现腰斩,如果一些行业本身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的企业,利润则可能出现下滑,那么股价的下跌幅度达到7、80%也是正常。

而对于经济周期上行带来的行业上行,特别是那种革命性的新行业,估值则往往不能按照常规来进行评判,这也是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在美国历史产生过漂亮50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泡沫,我大A也出现过科技、有色、新能源、互联网金融、消费股等泡沫。

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在资本市场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周期就是要给放大器,他们往往能让估值走向极端。

作者用钟摆来进行形容,中间点是中庸的,也是指针停留时间最短的地方,极端的左边和右边是停留最久的地方。

二、信贷周期。

这个可以理解成融资的难易程度,比如一个行业发展非常好的时候,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往往非常活跃,而且给的估值非常高,对于标的企业条件设置往往比较宽松;在二级市场,IPO定价往往比较高,已上市企业定增容易获得追捧;在债权融资市场,银行授信额度比较高,利率相对较低。

而当行业走下坡的时候,一级市场几乎销声匿迹,二级市场定增基本没人认购,债券融资市场也是非常困难,授信额度低、利率高。

信贷周期近几年表现最强烈的就是双碳行业,无论是光伏还是新能源汽车,在前两年融资都是非常轻松,龙头公司基本保持着一年定增、一年可转债的融资进度,属于信贷上升周期,而到了今年,基本很少再看到他们的定增和可转债了,即使有发布定增方案,也处于很难发行的状态,可转债融资也被逐步叫停。

基于以上两种周期,我们就基本能分析总结出两种比较容易赚钱的投资模式。

1、景气行业投资机会。这种机会并不少见,每几年就会出现一次,2018年以来至少出现了消费股、光伏、新能源汽车、CXO等机会,只要抓住任何其中一个,投资收益都会实现大幅的增长。对于这种投资机会,研究行业基本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把握好市场情绪周期更重要,因为最暴利的往往是最后的泡沫阶段,如果早早下车,那就很难获得较好的收益。

2、周期行业的极端投资机会。眼下已经有很多行业正处于目前状态,它们正在走向极端。

对于传统周期行业,由于下游需求不足,而供应去产能程度较慢,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尤其现在市场情绪又不好,估值深不见底,因为大家都太悲观了,感觉这些行业永远没有机会了,属于绝对的夕阳行业,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预期,所以之前周期玩法所谓的重置成本、龙头亏损是底部等指标已经全部失灵,再加上行业亏损时间将超过大家的预期,估值会杀到不可想象的地步。但是,就像大树不会长到天上去一样,罗马帝国也不会一夜之间就灭亡,行业并不会就消失掉。对于这类行业现在的利好就是信贷周期到了谷底,股权类融资已经几乎不可能了,债权类融资也是属于受限的行业,所以扩产就比较困难了,对于一些财务状况不那么好的企业,行业亏损时间越长,他们倒闭的可能就越大,反馈到行业上来,就是行业产能去化越彻底,一旦反转,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也就越大,龙头企业利润弹性也越大。

对于双碳这样的新的周期行业,下游需求依然是持续增加,这个时候信贷周期就能发挥巨大的能量了,之前那些小公司、跨界的公司的在建产能必然要推迟甚至烂尾,由于下游需求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同时因为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必然刺激需求超预期的增长,供需错配很快就会来临。而目前的上市公司情况呢,可以遇见的是接下来一两个季度业绩有望继续出现下滑、甚至某些企业不排除亏损的可能,估值有望继续下杀,极端的情况正在出现。

信贷周期影响的是行业供应,进而影响供需情况;情绪周期影响的是估值。

景气行业投资机会:要敢于想象,不要担心估值高,100倍PE这个锚是可以去设想的。接下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中药有望出现这样的机会。

周期行业的极端投资机会:不要轻易抄底,以“两高两低”(高股息、高现金流、低估值、低成长)标准去选股,以开工率、供需状态等供求指标去择时,一旦机会出现要敢于下重仓参与。

最后再说下一个周期:成功也有周期。这一点自己感受也是很深刻的,作为一名周期股投资者,两年前做得是顺风顺水,而22、23年已经两年都做得不太好了,或许这两年的不如意是因为前几年太顺了而减少了学习和思考的结果,那么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自己投资的周期下行期呢?而今年虽然投资不如意,但是并没有放弃学习和思考,那会不会对应未来几年走向投资周期上升期呢?

全部讨论

周期行业,下游需求依然是持续增加,这个时候信贷周期就能发挥巨大的能量了,之前那些小公司、跨界的公司的在建产能必然要推迟甚至烂尾,由于下游需求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同时因为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必然刺激需求超预期的增长,供需错配很快就会来临。
学习

01-23 21:36

好文,收藏

05-07 09:05

好久没有见石总了。逆境时多看书。让自己平静下来。顺境时多看书。让自己低下头来

05-07 07:39

你不是不看好桐昆股份吗

04-07 16:16

谢谢兄弟分享!!祝你赚大钱

这本周期书是周期启蒙书,2017年套用涛动周期不得要领,用这本书,才重拾周期信心

03-11 01:01

以“两高两低”(高股息、高现金流、低估值、低成长)标准去选股——为何要“低成长”?

02-16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