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显龙总理May 2024 两小时采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看李显龙总理May 2024 两小时采访

1)社会认同其实很不容易,同样的族群,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地区,两个人理解起来都不容易,跨族群沟通更不容易;

2)成功不是必然,新加坡发展到现在其实面对很多次的挑战,地区层面的危机,东南亚,东亚地区台海局势,疫情冲击,等等,很多都不容易

3)新加坡本地面对移民的态度,并不是一致欢迎的态度,也有排外的因素,也有经济的考量

4)网络社会的发展对新加坡也是冲击,假消息的发展也是很容易的,包括ai工具带来的冲突,加上每个新加坡人几乎都要上网;假新闻本就存在,加上deepfake这样的真假区别更不易。(未来社会,诚信+名气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两个不可或缺,就像巴菲特成为白马骑士)(同样对个体来说,检测辨别信息的能力更重要)

假新闻传播之后的影响力怎么消失,怎么辨别真假消息。可靠的信息来源非常重要

这里的搏斗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双方壁垒都在发展

5)李显龙的采访回答,显得踏实,看待问题贴近民众,面对问题转换成更容易被理解的内容

6)新加坡的诈骗也不容易,每天网上诈骗损失两百万,李显龙说如果变成现实中每天被抢劫两百万,这是一个非常震惊的事情;竭尽全力,但还是很能避免

7)新加坡从李光耀时的华语为主,英语为辅;到李显龙现在为止几乎都是双语教育;语言切换需要条件和环境(文化认同和文化流失影响仍是新加坡关注的问题,李显龙花了一些时间解释这个问题)(语言对新加坡人也是以后就业的一项优势)

8)李显龙提倡当地商会和中国的某些省份产生商业关系,对我来说有没有可能有机会呢?

9)新加坡地区小,问题多,保持优势,保持竞争力不容易

10)我开始有点倾向于新加坡的言论管制和言论自由的边界,因为假新闻,资讯爆炸的时代,网络又绝对不可能消失,资讯又片段化的时代,传统(纸媒,报纸,新闻)媒体又掉落影响力,网络新媒体(视频化)的发展这种不可逆转;

我认为至关重要的只有2点,加强个体的信息辨别能力+惩罚,尽力禁止假信息= 诚信的环境+ 公信力的信息源

11)碎片化的资讯,拥有系统化的辨别能力更加重要

12)个人感悟,生产内容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去发展,一个人穷尽一生都无法看完所有信息,太多了,做到优秀的资讯,和优秀的资产,例如cnbc这样的平台优势无可替代

13)语言相对读容易,讲起来需要花功夫;李显龙为了这次的采访也重温了,日常中自己也需要不断利用自己的语言

14)有个疑问,未来小语种会不会逐渐消失呢?就像拉丁语一样,存在教科书上的语言,为什么呢?语言的用途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15)新加坡的目标是成为地区的商业枢纽,全球的金融枢纽,新加坡本身有这样的基础,新加坡也有一种非常倾向利于商业活动的氛围

16)新加坡的移民,从始至终都会存在,根本在于新加坡的经济需要这个来源的贡献;但是需求数量有增有减,不会始终稳定,新加坡需要照顾自己的利益优先;加上政治上的国会质疑等,会波动

17)新加坡重商文化强,新加坡的政策稳定,这是新加坡面对全球竞争必须的条件,也是现在做到的事情(例如化工行业带来的碳排放,已在新加坡的不打压,但是新来的就会慎重考虑);所以新加坡政治稳定,长远可靠(哎,海洋文化的重商氛围很让我羡慕啊)

18)个人感悟,作出的承诺即使对自己不利也要尽可能达成,下次面对承诺/合同的时候就懂得慎重了

19)新加坡的老年人担心新经济问题,但是数据上新加坡的50+的工人和妇女就业都有提升,但是年老的工人也要掌握新的技能(终身学习真的很重要啊)(另外感觉到李显龙在这里有点没办法讲出来的东西,经济竞争有时候非常残酷,就是会被淘汰的,例如柯达胶卷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新的数码相机就带来影响和增长点,但我想站在他的立场很难直接说出来这个问题,容易引发质疑,引发冲突和动荡)

20)看到一半,还没看完,但是觉得真的需要好好再通读一下李光耀和新加坡的历史,为什么能让查理芒格这么倾慕

21)李显龙说现在中国的自动化,无人化,科技化精细度上和新加坡不相上下,新加坡工人必须要了解这点,但还没有切身感受,即使你告诉ta(有点像物体质量大小的影响力)

22)新加坡经济发展不容易,需要维持个体生活平衡+收入均衡+行业发展+全球竞争

23)李显龙讲话喜欢带手势,我也挺喜欢的,手势会让讲话变得简单

24)一步登天,明天进入CEO也是一种梦,新加坡也有一点这种文化,但不切实际

25)社会安全网非常重要(普及的教育,可以支付的医疗保健,帮助度过难熬时期,但新加坡应该不会走入福利社会,政府职能是再分配收入,而不是创造收入,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收入来源还是人民,让我想起来希腊)

行业竞争带来的失业问题,帮助失业人员再次上岗,社会安全网的受压能力也增加了,需要提升这点的问题

26)并且人民始终会喜欢福利,不会嫌弃福利多,而福利少,这是本性,李显龙对这点有比较深入的理解;福利一定需要收入

27)储蓄金需要拿来应对可能存在的危机,李显龙实际,有眼光,(虽然算是承袭了乃父的余荫,但是个人确实有点能力),算是新加坡治理不易的体现

28)全球的政治稳定对新加坡的发展非常重要,新加坡🇸🇬是重商地区,假如明年一旦出现波动,甚至可能损失20-30%

29)新加坡的优势只在于人,新加坡的核心在于人能够带来好政府,好政治,好政策;选民能够明白最能够让他们好的政府,但是就像26)点,选民想要福利,想要反对党……新加坡的小地区很难坚持把优秀的人才放在两党竞争中,两党竞争会让新加坡的人才不够用,单个党派不够组成优秀的内阁,这是新加坡小地区的难度,甚至新闻报道反对党想要争取多数席位,但是反对党站出来说没这样,实际是能力无法支撑,民众自己也不是很理解;反对党目前更像是承担监督者的角色,没有执政的能力;

这点来看他真的是继承了李光耀的核心观点,不仅继承了他的基因(李显龙在这点上谈了很多)

30)想起来查理芒格说的,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需要非常慎重,有点理解了,人类社会的核心本质是人,新加坡的优势也只在于此,想这次李显龙的卸任传递权力也是非常慎重

31)政治和国会的一些事情,不是几十秒,一段视频就能理解的,人理解国事需要能力(人喜欢戏剧化,冲突,就像台湾的那次黄袍什么的,但是日常不是都是这样)

32)民主制度需要国民能够理解,执政者也需要解释清楚,制度的设计需要顺应人性,还要洞悉人性(例如人都喜欢福利),还要能够以作出对应的反制措施,以免被民粹裹挟

33)政治议题上有些问题要拿出来谈,例如中东危机,但是有些问题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谈,这会使得问题无法解决,下不了台,让我想起来中国的一些事情(曾经看到的过去几十年的一场著名冲突);有的事情到明面上导致无法沟通,这也是机制设计/制度设计需要考虑到的这种情况

34)新加坡的交班不是那么理所应当,不容易,就像成功不是自然,自然界也是这样

35)有影响力的人可以开通社交账户面对公众,但是要敬畏这种影响力

36)问题提出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慎重,已经解决的问题,未来还会浮现

37)新的总理有自己的沟通方式,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他的团队,他的弱点和优点,这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人的天性是如此,但是新的总理和新加坡人民的融合彼此沟通需要一点时间,双方了解的契机和时间

38)让我未来更想去新加坡旅行,具体看看

39)李显龙为自己选区内的老年人做出一些活动,避免老人只是老而没有活动

40)感觉新加坡目前还是更倾向于东方文化;不过我想新加坡也是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值得观察

41)李显龙卸任后,想去学习下ai技术和摄影,对原理理解,但是没有很细节的了解,很想去了解看看,从这点来看, 他确实是终身学习

42)从政之前,有时间读书,但是从政之后就没有时间读书思考了,人会被慢慢”掏空“。(从这点来看,从政必须需要团队,个人的能力存在上限,个人的时间也存在上限,一天也就24小时)

43)李显龙说李光耀的演讲非常重要,鼓励了很多当时的人们;沟通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让我想起来,这个世界是存在巨大道德勇气的人,当你看到这样的人,看到他的事迹,他的问题,是会被不自觉的鼓舞的)

44)感谢曾为新加坡做出付出和贡献的人(有种老去的感同身受的心理吧,看视频略微有点带泪,沉默没开口,在调整状态)

45)结尾一段的原话:对年轻人,我这么说,前途无量。你们的条件比你们的父母辈,祖父辈的条件优良的多了。资源,教育,机会,世界地位,去操纵它,去掌握它,发挥你们的才华,把新加坡带进一个新的世界,把新加坡成为一个跟今天完全不同的地方。你们可以做得到的。

(想起来一段话:人们的目光如此短浅,只盯着眼前短期的那点东西。在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会议上,分析师总是追问短期业绩,这样他们才能在研报中给出今年的利润预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也很配合,向分析师提供利润指引,描绘出一幅业绩逐年上升的增长曲线。

在如此短视的世界中,那些目光长远,着眼于 5 年、10 年、20 年的投资者,他们拥有巨大的优势。让我出生在今时今日的世界,只给我一小笔钱,我会非常乐意,我会把这一小笔钱变成一大笔钱。查理也一样。

——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会 By Warren Buffett

(ps:我不敢如此乐观,但如此乐观的态度着实让我感觉不同。流衍在身边的是“躺平”,看到的是“摆烂”。明明现在的生活和可利用的资源远超过去,心气反而不如过去的人,不如比我年岁大的人。有知识之士果然是有志之士))

46)总结:没有什么遗憾,我已经做到我做的,功绩留给他人评价(我很赞同,人应该无悔,不仅是明白无悔的原因,也能做到无悔的心理)

47)老人,尤其是有许多实际实践经验的老人所积攒的经验,值得学习

来自中国🇨🇳的一名观众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