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构成及行业格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方阵(光伏方阵由光伏组件串并联而成)、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等部分组成。

一、光伏组件:


晶硅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中,约70~80%来自电池片,约3~7%来自EVA胶膜、背板。

二、控制器

光伏控制器是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控制多路太阳能电池方阵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给太阳能逆变器负载供电的自动控制设备。光伏控制器采用高速CPU微处理器和高精度A/D模数转换器,是一个微机数据采集和监测控制系统。既可快速实时采集光伏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随时获得PV站的工作信息,又可详细积累PV站的历史数据,为评估PV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检验系统部件质量的可靠性提供了准确而充分的依据。此外,光伏控制器还具有串行通信数据传输功能,可将多个光伏系统子站进行集中管理和远距离控制。

作用:

(1) 功率调节功能。

(2) 通信功能,简单指示功能、协议通讯功能。

(3)完善的保护功能,电气保护,反接,短路,过流。

三、蓄电池组

   储存光伏发电的电能。

四、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PV inverter或solar inverter)可以将光伏(PV)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AC)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

综述:行业格局

光伏产业迎爆发式增长,业绩大幅提升。在行业装机稳步增长及头部企业份额提升下,光伏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实现快速提升。以所统计的 24家光伏企业为例,2020 年行业实现营业收入 3354 亿元,同比增长 26.32%, 实现归母净利润 266.20 亿元,同比增长 40.42%,2021Q1 延续 2020 年 的高增长趋势,从利润增长来看,其中:胶膜>硅料>逆变器>硅片>电池 组件。

主产业链:硅料涨价贯穿全年,行业加速一体化布局。

1) 硅料:硅料 2019 年-2021 年产能新增少,业绩量价成本模型由价格单方面驱动,全年供需错配下,硅料企业成为光伏行业盈利能力最丰厚环节。

2) 硅片:硅料限 制硅片有效产出,全年行业格局稳定,价格战风险降低,硅片企业依然维持高盈利能力。

3) 电池&组件:一体化企业展现出更强抗风险性和盈利能力,组件企业加速向上一体化布局。二线组件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行业加速分化。

4)胶膜:福斯特凭借成本及规模优势在行业牢牢占据领先位置,客户基于供应链安全角度扶持二供、三供,有能力进行产能扩充且具备组件扶持的胶膜厂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逆变器&支架:国内头部厂商业绩向好,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1) 逆变器:2020 全年,国内逆变器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整体装机增速,国内厂商的海外市场份额有望再上台阶,且带动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跟踪支架:全球范围内跟踪支架替代固定支架的趋势已基本确立,内跟踪支架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