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产品自己会说话:极越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瑞可

中国全自动驾驶的技术风暴悄然来袭。

5月18日,极越宣布全新V1.5.0版本全量推送,PPA智驾开启100城尝鲜体验,覆盖范围增至105城复杂城市道路。极越01完成第6次OTA升级,为用户送上“五月份新车”。

更有意思的是,三天前百度Apollo在武汉举办Apollo Day 2024,重磅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大模型驱动自动驾驶实现技术跃阶、百度Apollo ADFM基于大模型技术重构自动驾驶,可以兼顾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实现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覆盖。而百度最前沿的智驾技术产品迎来焕新升级,命名为“ASD”(Apollo Self-Driving),这次宣布在极越全系车型量产首发。

这应该会记入中国自动驾驶的发展历史。当然,要想了解自动驾驶在中国的过往,那要从12年前的夏天讲起。

2012年,谷歌X实验室就是那片充满神秘的“可可西里”。在这里,1.6万台计算机联手创造了一个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它拥有10亿神经连接,仿佛一个初生的孩子,开始学会在2万张照片中准确地找到“猫”的踪迹。

时间的车轮滚到2013年7月,李彦宏洞察到了深度学习的巨大潜力,于是,他推动成立了专注深度学习的研究院——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IDL),并亲自出任院长。同时,百度无人驾驶研发项目也悄然启动。

初生的自动驾驶团队在百度大厦里找不到立足之地,只能在外部一个车库里,开始了他们的创新之旅。仅仅几个月后,一辆改装的宝马3系GT在北京五环上进行了自动驾驶测试,李彦宏眼中的光芒预示着这项技术的前景。

一年后的冬天,那辆宝马车已经可以在北京的高速路上自如行驶,完成了跟车、减速、变道、超车、掉头等一系列复杂动作,最高时速达到了100公里。

时间跳转到2016年底的乌镇,李彦宏第一次在开放道路上试乘了自家的无人车,行驶了3.16公里。让百度自动驾驶真正家喻户晓的,却是2017年的一个“意外”。

在那一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而是通过视频连线,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在五环路上乘坐的无人驾驶汽车。那辆红色的JEEP自由光在五环上平稳行驶了14公里,李彦宏在车内轻松地与观众交流,展示了自动驾驶的未来。

这段短暂的直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甚至盖过了当时的热门娱乐新闻。

在同年11月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承认,事后确实吃到了一张罚单。但他仿佛透过罚单看到了黎明,“如果无人驾驶的罚单已经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还会远吗?”

从那个神秘的X实验室到如今家喻户晓的自动驾驶技术,仿佛是一场走出“可可西里”的奇妙旅程。从那时起,自动驾驶就成为百度烙印在所有人心中的标签。

在高优先级的支持下,智能驾驶团队进行了不断的技术迭代,从一开始的数据标注到后期的AI主动学习,伴随着百度AI系统技术和百度大脑完成度的不断提高,智能驾驶技术的实现度也在不断加强。而这一次,最新也是评价最好的国产自动驾驶技术,最终在极越全系车型上落地。

这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极越?

一辆完全从用户需求出发的智能汽车

在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中,汽车的角色正在悄然转变。它们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金属躯壳,而是变成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智慧伙伴。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有一款智能汽车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极越。

夏一平,这位颇具前瞻眼光的CEO,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汽车的所有能力,并非取决于车厂能制造什么,而是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研发。”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极越汽车的核心理念。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历了续航比拼、服务竞争、价格战之后,于去年10月正式迈入智能化时代,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在智能化领域加大投入,试图通过智能化标签吸引消费者。

事实上,极越的智能化实力不容小觑。背靠百度这座技术大山,极越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了世界顶尖的自动驾驶技术。百度早在10年前就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加上其旗下的百度地图的早年布局,为极越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吉利汽车的智能制造能力,则让极越在性能和安全上有了双重保障。

极越汽车完美地继承了吉利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卓越实力。吉利精心打造的浩瀚平台,以安全性和性能卓越而闻名。极越、极星、极氪以及沃尔沃等多款车型,都诞生于这个浩瀚平台,与售价七、八十万元的路特斯有着深厚的渊源。

但极越的真正优势,在于它深知用户的智能驾驶痛点。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尤其是其中的智能座舱和L2+辅助驾驶系统,已成为世界上装车最多的准智能化汽车平台之一,且市场经验超过5年。这使得极越在开发汽车功能时,能够精准地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更令人惊叹的是,极越汽车不仅仅是一辆智能汽车,更是一个不断学习、进化的智慧体。受益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全面支持,所有路面情况和实时驾驶都会让极越汽车背后的智能驾驶能力不断学习和进化,进而通过一直在进行的OTA能力,让所有极越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一直保持在最高水平。

更关键的是,极越搭载的智能语音助手SIMO,实际上也实现了反馈闭环的能力。尤其是最近在网络上火起来的一个视频,一位用户遇到智驾盲区,直接通过SIMO进行语音报错,即时唤起了SIMO的反馈功能,工程师火速接入很短时间问题解决,并通过APP通知用户。这其实意味着极越的车机系统,也在不断促进智能驾驶能力的进化。

上市6个月来,极越智能驾驶已经覆盖了全国90%的高速公路和高架,从各种数据来看,极越牢牢占据了中国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位置。关键,这些功能,都是建立在百度智能驾驶对于实际路况学习和对于用户需求的获取之上,直接针对用户的痛点。

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底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智驾大赛”,几乎囊括了中国智能驾驶的主流选手,最后居然是极越01获得了智能驾驶的冠军,这个成绩就很能说明问题。

因此,极越是中国第一家原生的,真正为智能驾驶而生的车企。

再次进化的极越07

在未来的汽车世界中,有一款车型正蓄势待发,准备掀起一场革命性的风暴——它就是极越07。这款被誉为“最美7系”的高端智能汽车,近日在工信部的第38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亮相,预示着它即将量产上市,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首先,极越07,不仅是一款车,更是一件艺术品。它延续了“机器人美学”设计语言,将经典元素与AI科技完美融合。那些繁复的组件,如传统的车外门把手、车顶激光雷达等,都被巧妙地隐藏或消除,取而代之的是溜背式的设计和丰盈的线条,展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科技动感。

然而,极越07的美,不仅仅停留在外表。它更是一款实力派,结合了吉利的SEA架构和百度的智能驾驶技术,展现了智能汽车3.0时代的标杆性能。特别是在百度AI大模型技术生态的全面赋能下,极越07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AI大模型“上车”。

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个能够与你自然交互的智能伙伴。据极越官方透露,用户们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种智能交互方式,日均语音交互渗透率高达98%,平均每天每车交互约63次。

另外,在智能驾驶方面,极越07更是中国智驾纯视觉技术的佼佼者。它采用了中国唯一、全球唯二的纯视觉高阶智驾-PPA技术,成为智能汽车3.0时代的标杆。更令人振奋的是,极越07还将在全系车型中量产首发ASD(Apollo Self-Driving)技术,这是国内唯一的纯视觉城市领航辅助驾驶产品ANP3的全面升级版。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哪里,只要有百度地图的地方,极越07都能实现智能驾驶。

极越07的智能驾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目前,近90%的用户都在使用极越PPA智驾,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180万公里,这相当于绕地球45圈的距离。此外,极越01还在第二届中国智驾大赛城市NOA挑战赛北京站中赢得了冠军,这进一步证明了极越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还是价格问题。外界普遍认为,极越07上市后主要将与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小鹏P7i、极氪007等车型展开竞争。而凭借其在智能驾驶和底层性能方面的优势,极越07有望在价格和性能上对竞品形成双重打击。

也因此,极越07不仅拥有登峰造极的外观设计、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卓越的性能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更优选择。这款“全能战士”在多个方面对竞品形成降维打击,其正式上市后的销量无疑非常值得期待。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在这个新时代里,用户的需求不再是单向的传递和满足,而是与品牌共同成长、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极越汽车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通过与用户共建品牌的过程,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更在用户心中树立起了崭新的品牌形象。

CEO夏一平深知,品牌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与用户共同打造。于是,他带领团队加大直播投入,与李彦宏同车直播智驾,让更多人亲身感受到极越汽车的魅力。这一举措不仅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更在用户心中种下了对极越品牌的深刻印象。

因为产品是品牌的载体和用户所接触的表象,品牌是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满足感愉悦感等等感觉集中后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满足用户需求并能提升它满足感和愉悦感的产品,是用户最需要的好产品。

这种好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快就能在用户心目中树立起新的品牌形象。而用户对于品牌的认知,也是从这些产品带来的满足和愉悦中产生的。

这个过程只要成功,极越就可以让用户的价值成为企业发展的追求,进而实现与用户共生的目标。

现在看,有能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与技术,加上与用户共建的品牌和价值共生的共识,极越的成功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

关键,好产品自己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