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强//@dinaK:回复@Ricky:还是直播平台的内容属性所决定的。用户付费率的低下,并非是因为观众群体的屌丝,或者说PC端打赏操作的交互不友好,而是用户需求不通过打赏就能得到满足。
这是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的最大区别:秀场直播的互动,大多是基于主播与观众之间;而游戏直播的互动,除了主播与观众外,还可以是观众与观众。
就如同B站的“二次元文化”一样,在游戏直播领域,会形成各自圈子的亚文化,产生各种各样的梗(就比如雪球的”您厉害,您赚的多“、”你有这种感觉多久了"),观众发弹幕时通过刷这些梗来互相交流,融入各自的文化圈。在这个过程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的融入感、陪伴感以及身份确认(这些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就已经满足大部分看游戏直播的人的需求了,而这个需求不需要通过充值来完成。斗鱼创始人陈少杰A站出身,深谙弹幕文化运营,这点上远超竞争对手,这也是斗鱼MAU超过竞争对手的原因。
但秀场直播的话,观众之间其实没有太多共同语言,他们的焦点基本仅仅是主播本身,无论是获取与主播的互动,驱使主播做特定的操作或表演,获得主播的联系方式,都需要打赏来完成;曾经看到过某不太正经的秀场直播,付费率和ARPPU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另外,斗鱼的实际付费率近两年的快速增长是依靠抽奖以及嘉年华活动、年终活动来提高的,(2016年只有可怜的1.10%,现在增长到3点几),就是要求观众送出特定的礼物参与抽奖,抽奖的礼物由主播发放(一般以现金为主)。这就为斗鱼提供了大量长尾的付费用户,也催生了很多专业抽奖人士。
目前有很多外部网站可以看到主播的礼物收入,你会发现很多主播的礼物收入波动很大,顶峰时是平峰的十几倍,那基本就是在那一天进行了抽奖活动。在没有进行抽奖时,很多头部主播的礼物收入也仅仅在万元左右。
各类抽奖和活动的好处是可以为斗鱼提供大量营收(年终活动中甚至大量主播会为自己充值完成指标),但问题是这部分的营收成本相当之大。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虽然奖品名义上大多由主播提供,但最终还是会回到给主播的分成的平台成本之中,所以就算行业基本只剩斗鱼和虎牙两寡头了,主播端的成本还是难以下降。还有就是很多抽奖的奖金是由主播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的,想必未有为中奖者缴纳20%的个税,这也是个未来可能增加成本的事项。
总之,短期内很难看到游戏直播领域在成本端的控制,和长视频网站的问题一样。
引用:
2019-07-12 17:40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