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历史拐点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人口负增长,不再是传说。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减少85万,自然增长率为-0.60‰。

除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下降之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人口下降,中国人口负增长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事实上,这次的负增长并没有那么令人意外,在2021年之前,就曾有多家机构预测,就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人口将迎来峰值,出现拐点。

这是1962年以来全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远早于此前有关机构预期的十四五末期或2028年前后。

人口负增长时代提前到来,

影响有多大?

第一财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梳理几张图表,从中观察近二十多年的人口增长趋势。

虽说随着经济社会条件日益改善,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78年到67岁提高到如今的78.2岁,但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自然导致每年正常死亡人口有所增加。

过去几年,我国每年死亡人口约为1000万人左右。

换言之,一旦出生人口跌破千万大关,那么人口负增长就会成为现实。

这种局面已经到来。

人口负增长时代提前到来,

社会影响有多大?

1、伴随着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将成为常态。

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同时老龄化与人口负增长也是相互强化的过程。

《世界人口展望2019》数据显示,2018年全世界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已经超过5岁及以下儿童数量,到2050年,前者将达到后者的两倍,同时也超过了15至24岁青年的数量。

区域人口变动主要推动力变为迁移流动。

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低甚至转为负值,人口规模正向增长的唯一动力变为迁移流动,不论是国家或地区层面还是国内区域层面均是如此。

由于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区域间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将随迁移流动进一步拉大(王谦,2020)。

2、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仍然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劳动年人口的负增长将使未来劳动参与率下降、劳动生产率增速减缓、国内需求下降、市场萎缩、储蓄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也会使得经济的创新活力减弱、财政负担加重,这些都不利于经济发展,经济潜在增长率显著下降。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较大的人口规模在经济发展中的回旋空间可以促进和保障经济增长且高质量发展,而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新的养老市场,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并且老年人积累的社会资本也是潜在的资本供应。

因此,人口负增长也可能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诱因。

3、人口负增长对资源环境可能是把双刃剑。

从总量视角来看,基于最适人口规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人口总量的减少有利于释放资源环境的压力,缓和区域竞争关系。

但从个体视角出发,在个体消费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人口负增长却并不必然能够带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人口负增长也将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

人口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

人口负增长及其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中长期的人口发展趋势变得更难把握,而人口的长期不稳定和不确定可能给国家和国防安全带来威胁。

另外,人口减少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例如区域间人口迁移流动可能进一步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迁移流动人口的社会文化差异、融合困难等都可能衍生出不利于稳定的社会问题

5、人口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也会受到冲击。

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彼此相互强化,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规模意味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增加,老龄化程度的假设也不断加重人口抚养负担。

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对人口负增长的恐惧就主要表现在担心劳动年龄人口不足以支持老年人。

在中国也同样如此,潜在的人口抚养比下降,造成中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的代际间社会福利的不均衡,也不利于社会保障均等化。

6、接盘侠不够用了?

根据七普数据梳理,我国目前存活的80后、90后群体规模分别达2.15亿、1.78亿,而00后、10后群体为1.55亿、1.73亿。

整体来看,作为后备军的00后、10后人口规模,比已经成为社会中坚的80后、90后,整整少了6500万人

人口当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越少越好,关键要看结构,尤其是年轻人口的比重。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口,就难以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年轻人口,那么不仅养老金的可持续性成了问题,就连未来的房地产价格恐怕都难以得到维持。

无数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年轻人口越多,越容易形成资产泡沫;老年人增多之后,当初的资产泡沫没有这么多人来接盘,资产回报率可能会下降。

所以,随着人口形势逆转,无论是养老金还是房价,都将面临一定挑战。

谁在负增长?

全球的人口负增长趋势

“人口负增长” 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负向增长,也就是人口减少,再严格一点,一般指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总人口规模的绝对减少。

最直观的观察方法就是看人口数量增长量和人口增长率。

中国,不是全球唯一的人口负增长国家。

目前,全球人口已突破80亿,但有近40个国家面临负增长之困。

这些国家主要位于欧洲、亚洲以及大洋洲的岛国,包括德国、俄罗斯、匈牙利,以及同属大中华文化圈的日本、韩国等。

这其中,人口形势最严峻的,当属日本、韩国。

日本总人口已经连续13年负增长,从最高点的1.28亿下降到1.257亿,丝毫没有暂停的迹象。

韩国登记人口连续3年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0.8,不仅远低于2.1的正常世代更替水平,在38个经合组织成员国排在倒数第一。

面对这一形势,日韩并非无动于衷。

日本曾以“国难当头”自称,韩国更是遭遇“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之类的警告。

要知道,两国非但不存在生育限制政策,反而祭出了托幼免费、儿童津贴、医疗费用补贴的大杀器,但仍难以遏制人口下滑趋势。

虽然人口迁移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人口负增长的发生,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即是如此,但东亚国家普遍不具备移民文化。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2019)。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的数据(包含201个国家和地区),直到2100年全球人口仍将保持正向增长的趋势,但是,人口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口则将在本世纪结束之前达到峰值并出现下降

不过,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后文简称:华盛顿大学)的预测方案中,世界人口将在2065年达到峰值97.3亿人,之后则开始下降,即进入负增长时代,到2100年,全球总人口将下降到87.9亿人

区域层面,整体趋势与联合国预测基本一致,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亚地区以外地区,在21世纪结束之前均已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

来源:Stein Emil Vollset, Emily Goren, etc. Fertility, Morta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Scenarios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2017 to 2100: A Forcasting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Lancet, online 24th July 2020.

发达国家和地区最早步入人口负增长。

联合国预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峰值出现在2036年,高收入国家团队在2049年达到人口峰值,而华盛顿大学预测的高收入国家团队将从2042年开始人口负增长,略早于联合国的预测方案。

欠发达地区(不含最不发达地区)的人口负增长到来稍晚一些,按联合国预测方案峰值将出现在2072年。

分国家来看,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之前会有124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而华盛顿大学给出的预测是167个。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2019)。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

如果选取典型国家,观察其人口变动情况,就会发现部分欧洲国家已经或者即将步入人口负增长: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50年以来长期保持在零以下(仅靠移民勉强维持人口规模不剧烈下滑);意大利自2016年之后人口增长率持续为负;法国人口峰值大概在2045年前后到来。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人口增长率在2100年之前仍然保持为正。

但结合自然增长率情况不难发现,其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人口迁移的机械增长。

在本世纪中叶,这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考虑人口迁入)也将由正转负。

这一局面,正如前两年爆火的央行论文所发出的危言:

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显然,要想扭转生育下滑态势,减缓人口负增长的速度,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来源:国民经略、知识分子、观察者网、第一财经。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