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22喜欢:32

总结的几类可能会被查的公司:

第一类,溢价收购的利益输送。常见就是高溢价收购子公司或者外部的公司,体现为【高溢价】。被收购公司里头很容易藏白手套资金或者压根不藏,就是大股东为了转移资产做的,然后过几年炸雷,这笔账就平了。已经判了的有暴风集团的案子。

被收购的公司为了完成收购时的业绩对赌而进行造假也很多,特征是对赌一旦完成立刻业绩炸雷,早年创业板太多这些事了。由于近几年这些事情少了,所以不确定会不会倒查。

第二类,关联交易。常见的就是各种非实质性业务形成的收入,常常由公司关联的股东进行控制进行。类似的就是锦州港这种。还有就是游戏,老A排名靠后的几个游戏公司通过刷流水和买量控制收入已经不是秘密了。

当时看过一家公司,前五大客户里有两个皮包公司,社保人数在2个人,但是营收居然过亿。

第三类,大额应收。最近问询比较多就是这种。由于会计上只要商品所有权转移就可以确认收入,所以这类最多,也是造假重灾区。只管确认收入和利润,后面再炸雷,账就平了,这种往往配合关联公司进行。

后面想到再补充。

全部讨论

06-05 16:44

一是商誉N个亿,二是应收账款N个亿,三是预付账款N个亿,四是未分配利润巨亏N个亿。

造假产生虚假的利润。利润不分红的进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平衡就要虚增资产或者虚减负债。相对来讲,虚增资产更容易。初级造假就是只虚增营收和资产。资产这块主要就是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几个科目。比如康得新虚假的200亿银行存款,獐子岛的扇贝(存货),一些企业不停的扩产(钱见不到几个,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长的贼快)。
但初级造假的缺陷是能造一两年不被发现,但持续造假的话,每年营收差不多,其中一个资产科目逐渐变大这就很明显。
所以就有公司搞体外关联方循环造假,利用控制的体外公司虚假采购上市公司产品。同时做大上市公司营收和成本,营收做的更多。那我业务规模扩大了,存货啊、应收账款、在建工程扩大这是很正常的事了吧,就不容易被发现,可以连续造假好多年。最典型的就是信威了。

06-05 16:57

gj这波操作赚大了,养肥了沙,间接沙

你太细了,属于大炮打蚊子了。有财务尝试基本就能判断出一家公司是否健康,有没有投资价值

06-05 19:37

总结的好,如果是这样,有一种可以规避,利润分红。利润分红30%以上几乎就可以了。

06-05 17:39

本人虽然在康达新材割过韭菜但是还是要举报这种垃圾公司,上市后不停圈钱,一直不停收购垃圾公司,美其名曰上下游相关企业,结果整合了这么多年业绩还是粑粑💩。大家应该秒懂吧。

06-05 21:35

九爷是大好人啊

06-05 17:58

大家都在看浙江国祥处理结果,还有几个月就1年了

06-05 16:55

都是处心积虑掏空

06-05 16:41

阿九真是个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