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46喜欢:5

$比亚迪(SZ002594)$ 最近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被欧美媒体捧上了天,严重地夸大了他的威胁,不信看看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

一直说大家对比亚迪在欧洲的市场进展短期不要抱太大希望,品牌认知需要时间,所以比亚迪从长计议果断赞助了今年的欧洲杯。


该分析表明,广为吹捧的比亚迪入侵欧洲纯电动汽车(BEV)市场的说法明显被夸大了。

▫️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销售数据表明比亚迪起步缓慢。

▫️比亚迪在有登记数据的欧洲10个主要市场仅售出了1,341辆纯电动汽车。

▫️前两个月,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为0.8%(过去12个月为1.1%)

▫️与媒体所描述的不同,欧洲消费者似乎并不会因为价格具有竞争力而很快接受一个鲜为人知的中国品牌。

▫️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极高的产量和超低成本的车辆,主要服务于低收入市场(按照欧洲标准)。

▫️有了这样的血统,征服更富裕的欧洲客户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价格段越高,“无形”的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就越重要。

▫️我把[国内市场的成功]放在方括号中,因为对比亚迪财务报表的分析表明比亚迪几乎没有通过销售汽车赚钱。 因此,“国内市场的成功”可能有些夸大其词。 比亚迪的大部分利润似乎来自其庞大的电池业务。 比亚迪是全球顶级电池制造商之一。

总而言之,至少目前来看,比亚迪对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的威胁似乎有限。

然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变化,首先感到压力的品牌可能会是低端品牌,例如:大众集团旗下的大众、斯柯达和西雅特; Stellantis 的欧宝/沃克斯豪尔、标致、菲亚特、雪铁龙、DS 和蓝旗亚; 现代和起亚; 日产; 马自达; 和本田。

很难想象典型的特斯拉梅赛德斯、宝马或沃夫洛买家会认真考虑“比亚迪”。


精彩讨论

思山睿雨03-08 08:29

只要大门没有完全关上,还有一条缝隙,比亚迪就不能停下进入欧洲,日本等原来先进汽车制造强国区域的步伐。就等同于当年成吉思汗出征亚欧大陆,越困难的据点,就越应该拿下,只有这样才能证明王者之师的强大。对于奔着“全球第一”的王座而去的比亚迪,这是天赋之选。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的消费者,包括中国人的心目中,建立起无坚不摧的心理形象,才能建立对王者的认同感。当然这些区域同样包括美国。
但从战略实现的方法,则可以考虑很多战术。外连衡而斗诸侯;迂回、声东击西、远交近攻的闪电战,农村包围城市、步步为营的、围点打援的消耗战,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游击战,作为中国人的老王,有用不完的法子。
上兵伐谋,欲占其城,必伐其心。老王说,国内的大决战已经开打,三年内可以“渡江战役”了。国外攻城略地,也已箭发弦上。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秦统六合,也奋六世之余烈。先把地盘占好了,把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内功练就,凭借老王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建功立业只待时日。@比亚迪集团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SZ002594)$

瞎扯几句03-07 21:45

欧洲注定不是主战场,作为欧洲经济中心的德法都有自己完整的汽车工业,外加亲戚家的特斯拉,给中国车企构建不可翻越的关税壁垒基本上今年就会落地。东南亚和南美,才是广阔天地,比亚迪应该在这两个市场重点发力。

andyding03-09 06:12

王传福:中国电动车技术已经走到全球最前面,甚至可以抢美国人的市场,我们还是有一些人在说我们与外国仍然有巨大的差距,我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长脑子,明明是事实,为什么不承认。

andyding03-13 18:19

比亚迪在欧洲其实只是“刚刚起步”,舒总说计划将其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扩大两倍:$比亚迪(SZ002594)$
BYD began selling vehicles in Europe in 2021, starting in Norway. Last year, the company sold 15,644 electric cars in the region. According to global data collection firm DataForce, that would give it a 1.1% share of Europe’s EV market.
However, the company is “just getting started” in the region, says Europe CEO Michael Shu, and expects to ramp up sales quickly.
In a new interview with 网页链接{Automotive News Europe}, Shu said BYD is discovering “how Europeans respond” to the brand’s tech, products, and services. Europe is much different from other key auto markets like China or the US, with several legislations and languages.
Although Shu said increasing sales will take time, it expects to gain EV market share in Europe this year.
BYD aims for a 5% share of EV sales in Europe, even before production begins in Hungary. Shu confirmed the plant will start producing vehicles before 2026. The facility will build electric cars with battery packs built in Hungary.
比亚迪于 2021 年开始在欧洲销售汽车,首先从挪威开始。 去年,该公司在该地区销售了 15,644 辆电动汽车。 根据全球数据收集公司 DataForce 的数据,这将使其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占据 1.1% 的份额。
然而,欧洲首席执行官 Michael Shu 表示,该公司在该地区“才刚刚起步”,预计销售额将迅速增加。
在接受《欧洲汽车新闻》的最新采访时,舒表示比亚迪正在了解欧洲人对该品牌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反应”。 欧洲与中国或美国等其他主要汽车市场有很大不同,有多种立法和语言。
尽管舒表示增加销量需要时间,但预计今年将获得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
比亚迪的目标是在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中占据 5% 的份额,甚至在匈牙利开始生产之前。 Shu 确认该工厂将于 2026 年之前开始生产汽车。该工厂将生产采用匈牙利制造的电池组的电动汽车。

andyding03-10 06:46

比亚迪作为欧洲的老司机也会遇到新问题:Parts shortages and a lack of technical support are giving insurance underwriters the jitters when it comes to the new wave of Chinese cars hitting the UK,The 网页链接{BYD Seal} is one example of a new Chinese model that is hard to get covered, with very few insurance companies prepared to underwrite it.
比亚迪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近日为保险公司举办了一次活动,展示了零部件本土化和维修战略,为车主提供长期解决方案。$比亚迪(SZ002594)$
近日小编翻到了一篇英媒autoexpress分析中国汽车出海的文章,既没有说产品力,也不说产业博弈,更没有扣上意识形态的帽子,而是从后期用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所面临的一些风险和挑战,比如说——保险。
在英国市场,一些新登陆的中国品牌在技术和零部件服务上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一些电动车产品几乎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即便承保,也只有寥寥几个报价,价格也比应有的价格高得多。比亚迪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近日为保险公司举办了一次活动,展示了零部件本土化和维修战略,为车主提供长期解决方案。
老实说,问题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中国车企对欧洲保险和维修市场运作方式缺乏了解,以及未能提供正确的零件和信息,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进行经济高效的维修。而在这一波大规模出海之前,只需要出口车辆的中国车企并不需要知道这些事情,这也招致了英国NBRA(全国车身维修协会)执行董事的批评。
除了零部件问题,信息方面也有问题。英国车险要求车辆损坏必须按照认可的制造商标准进行维修,但由于中国“低了几个数量级”的劳动力成本,导致中国车企缺乏相关经验。英国人还幽默的举了两国的例子进行对比:“在中国,因为一次侧碰而去修复一台车的完整侧面是很正常的,劳动力非常便宜。但在英国,这最终会导致汽车报废,因为劳动力成本高到不具备可行性。”
这一点可以学习一下上汽旗下的MG,他们在英国市场有着强大的经销商网络,以及位于伯明翰长桥的专用零件和服务设施。目前的零件供应可以撑10个月,全系91%的车辆零件可在英国立即调拨,并通过经销商网络或保险认可的维修商获得。所以新进入的中国车企需要注意,不是只把一台车卖出去就万事大吉了,了解市场,了解全周期的一切,才能确保出海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全部讨论

▫️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极高的产量和超低成本的车辆,主要服务于低收入市场(按照欧洲标准)。
▫️有了这样的血统,征服更富裕的欧洲客户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价格段越高,“无形”的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就越重要。
-为啥$比亚迪(SZ002594)$ 要把仰望U8拉过去出席日内瓦车展,就是消除欧洲消费者的固有的对中国制造和比亚迪品牌的印象;欧洲杯是个个更大的舞台,期待比亚迪品牌营销的精彩表演,赞助出了大价钱,必须有匹配的营销策划。

欧洲注定不是主战场,作为欧洲经济中心的德法都有自己完整的汽车工业,外加亲戚家的特斯拉,给中国车企构建不可翻越的关税壁垒基本上今年就会落地。东南亚和南美,才是广阔天地,比亚迪应该在这两个市场重点发力。

比亚迪作为欧洲的老司机也会遇到新问题:Parts shortages and a lack of technical support are giving insurance underwriters the jitters when it comes to the new wave of Chinese cars hitting the UK,The 网页链接{BYD Seal} is one example of a new Chinese model that is hard to get covered, with very few insurance companies prepared to underwrite it.
比亚迪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近日为保险公司举办了一次活动,展示了零部件本土化和维修战略,为车主提供长期解决方案。$比亚迪(SZ002594)$
近日小编翻到了一篇英媒autoexpress分析中国汽车出海的文章,既没有说产品力,也不说产业博弈,更没有扣上意识形态的帽子,而是从后期用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所面临的一些风险和挑战,比如说——保险。
在英国市场,一些新登陆的中国品牌在技术和零部件服务上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一些电动车产品几乎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即便承保,也只有寥寥几个报价,价格也比应有的价格高得多。比亚迪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近日为保险公司举办了一次活动,展示了零部件本土化和维修战略,为车主提供长期解决方案。
老实说,问题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中国车企对欧洲保险和维修市场运作方式缺乏了解,以及未能提供正确的零件和信息,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进行经济高效的维修。而在这一波大规模出海之前,只需要出口车辆的中国车企并不需要知道这些事情,这也招致了英国NBRA(全国车身维修协会)执行董事的批评。
除了零部件问题,信息方面也有问题。英国车险要求车辆损坏必须按照认可的制造商标准进行维修,但由于中国“低了几个数量级”的劳动力成本,导致中国车企缺乏相关经验。英国人还幽默的举了两国的例子进行对比:“在中国,因为一次侧碰而去修复一台车的完整侧面是很正常的,劳动力非常便宜。但在英国,这最终会导致汽车报废,因为劳动力成本高到不具备可行性。”
这一点可以学习一下上汽旗下的MG,他们在英国市场有着强大的经销商网络,以及位于伯明翰长桥的专用零件和服务设施。目前的零件供应可以撑10个月,全系91%的车辆零件可在英国立即调拨,并通过经销商网络或保险认可的维修商获得。所以新进入的中国车企需要注意,不是只把一台车卖出去就万事大吉了,了解市场,了解全周期的一切,才能确保出海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比亚迪(SZ002594)$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世界第一的位置已经被专业机构、国际国内同行和zf机构正确认知、评估,因此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公司被欧盟美国夸大地渲染带来的威胁,辩证地看这也是对比亚迪的变相宣传;可是比亚迪在欧洲的消费者新能源汽车感知层面明显不强,甚至都不如$上汽集团(SH600104)$ 的MG,更别提$特斯拉(TSLA)$ ,也不及老牌本土企业如大众等,比销量更重要的是比亚迪需要高强度地进行品牌建设,缩减这种认知差,世界第一名头和zf机构变相地宣传已经让比亚迪站在了比较高的起点上。

03-08 08:29

只要大门没有完全关上,还有一条缝隙,比亚迪就不能停下进入欧洲,日本等原来先进汽车制造强国区域的步伐。就等同于当年成吉思汗出征亚欧大陆,越困难的据点,就越应该拿下,只有这样才能证明王者之师的强大。对于奔着“全球第一”的王座而去的比亚迪,这是天赋之选。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的消费者,包括中国人的心目中,建立起无坚不摧的心理形象,才能建立对王者的认同感。当然这些区域同样包括美国。
但从战略实现的方法,则可以考虑很多战术。外连衡而斗诸侯;迂回、声东击西、远交近攻的闪电战,农村包围城市、步步为营的、围点打援的消耗战,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游击战,作为中国人的老王,有用不完的法子。
上兵伐谋,欲占其城,必伐其心。老王说,国内的大决战已经开打,三年内可以“渡江战役”了。国外攻城略地,也已箭发弦上。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秦统六合,也奋六世之余烈。先把地盘占好了,把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内功练就,凭借老王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建功立业只待时日。@比亚迪集团 @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SZ002594)$

03-13 18:19

比亚迪在欧洲其实只是“刚刚起步”,舒总说计划将其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扩大两倍:$比亚迪(SZ002594)$
BYD began selling vehicles in Europe in 2021, starting in Norway. Last year, the company sold 15,644 electric cars in the region. According to global data collection firm DataForce, that would give it a 1.1% share of Europe’s EV market.
However, the company is “just getting started” in the region, says Europe CEO Michael Shu, and expects to ramp up sales quickly.
In a new interview with 网页链接{Automotive News Europe}, Shu said BYD is discovering “how Europeans respond” to the brand’s tech, products, and services. Europe is much different from other key auto markets like China or the US, with several legislations and languages.
Although Shu said increasing sales will take time, it expects to gain EV market share in Europe this year.
BYD aims for a 5% share of EV sales in Europe, even before production begins in Hungary. Shu confirmed the plant will start producing vehicles before 2026. The facility will build electric cars with battery packs built in Hungary.
比亚迪于 2021 年开始在欧洲销售汽车,首先从挪威开始。 去年,该公司在该地区销售了 15,644 辆电动汽车。 根据全球数据收集公司 DataForce 的数据,这将使其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占据 1.1% 的份额。
然而,欧洲首席执行官 Michael Shu 表示,该公司在该地区“才刚刚起步”,预计销售额将迅速增加。
在接受《欧洲汽车新闻》的最新采访时,舒表示比亚迪正在了解欧洲人对该品牌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反应”。 欧洲与中国或美国等其他主要汽车市场有很大不同,有多种立法和语言。
尽管舒表示增加销量需要时间,但预计今年将获得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
比亚迪的目标是在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中占据 5% 的份额,甚至在匈牙利开始生产之前。 Shu 确认该工厂将于 2026 年之前开始生产汽车。该工厂将生产采用匈牙利制造的电池组的电动汽车。

03-10 06:17

12月18日,泰国政府推出第二阶段电动车奖励措施(EV3.5),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为期四年,提供每辆新车5000至10万泰铢补助,并通过调降进口关税和消费税等方式多管齐下,刺激当地市场发展,目标明年泰国电动车产量要比今年大增逾四倍。$比亚迪(SZ002594)$ $特斯拉(TSLA)$
据泰国汽车媒体Autolife报道,今年2月泰国纯电动车市场销量暴跌72.7%,排名前3的车型:比亚迪海豹从今年1月的3,008辆锐减至302辆,环比下降89.9%,MG EP(国内对应车型:荣威Ei5)从今年1月的577辆滑落至81辆,环比降85.9%。哪吒V从今年1月的2,013辆减至216辆,环比降89.3%。
在这份榜单中也有逆势增长的车型,最为典型的就是排名第7位的特斯拉Model 3,该车1月仅卖出了15辆,2月飙升至564辆,环比增长366%;埃安AION Y Plus也从1月的179辆增至342辆,环比增长91%;长安深蓝S7从1月的140辆增至191辆,环比增长36.4%。

就凭独一家出口日本 就值得锤爆

销售网络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最起码品牌的知名度有了,美誉度随着产品销量和质量、售后等口碑也会逐步形成,对比亚迪来讲,开弓没有回头箭,和老牌对手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03-08 11:24

泰国的操作可以多复制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