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跟大师学投资九:马尔基尔论行为金融学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2

有关股票市场的理论和技术,这些理论和技术都是建立在投资者行为完全理性的基础上的。有效市场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以及论述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的各种资产定价理论,全都建立在股市投资者行为理性这一前提上。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阿莫斯.特沃斯基猛烈抨击经济学家关于投资者如何作为的观点,在攻击的过程中创立了全新的经济学派,这个流派就称为行为金融学。2002年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特沃斯基遗憾的在1996年去世了。行为金融学家认为市场价格很不精确。此外,人们的行为与理性在一些方面存在系统性偏离。有四种因素使非理性市场行为存在,这些因素是:过度自信、判断偏差、羊群效应以及风险厌恶

过度自信:认知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形下做判断时,会有一些方面与理性产生系统性偏离。这些偏离中最普遍的一种是,人们往往对自己的信念和能力过于自信,对未来的评估过于乐观。教训:首先最重要的是,很多个人投资者错误地确信自己能够战胜市场,结果,他们会过度投机,过度交易。很多行为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过度自信有能力预测公司的未来增长性,这导致了所谓增长型股票普遍具有高估的倾向,因此,在对令人兴奋的公司进行增长性预测时表现出来的过度乐观,可能是行为金融学家认为“增长型”股票往往表现逊于“价值型”股票的一个原因。

判断偏差:判断偏差会因为人们有某种倾向而得到强化,这种倾向就是人们往往错误地用“相似型”或“代表性”来代替合理的概率性思考,比如忽视基础比率的倾向。

羊群效应:“群体思维”,群体中的个体有时会相互影响,从而更加相信某个不正确的观点“实际上”是正确的。这种羊群效应,并非只是发生在个人投资者身上。共同基金经理往往也随波逐流,采用同样的投资策略,一拥而上购买同样的股票。行为金融学家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便是个人投资者千万要避免被群体行为冲昏了头脑盲目跟风。

损失厌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创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描述了个人面临存在得与失、损与益前景的风险局面时会有咋样的行为表现。一般而言,金融学家建立的模型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假设:个人做出的决策建立在决策选择对个人的财富可能产生何等影响的基础上。前景理论则挑战这一假设,认为人们的选择是由他们对得与失、损与益赋予的价值所驱动。相对于合乎意愿的收益来说,等值损失被认为令人厌恶得多。此外,陈述得与失、损与益时使用的语言,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如何框定选择”会影响最终的选择。面对确定性损失时,人们似乎表现出了追求风险的行为。

自豪与悔恨:行为金融学家还强调,自豪与悔恨之类的情绪也是影响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很多投资者可能会觉得自己若坚守正在赔钱的仓位,最终总会把亏的钱赚回来,这样就免去了悔恨之情。投资者往往会抱着亏钱的仓位不放,却卖掉正在赚钱的仓位,这种倾向的背后可能就有自豪与悔恨的情绪。投资者中有一个明显的处理股票的倾向:卖掉赚钱的股票,而抱牢赔钱的股票不卖。卖掉已上涨的股票,会使投资者实现利润,也会使他们建立自豪感。如果抛售赔钱的股票,他们会招致损失,产生懊悔的痛苦情绪。

行为金融学给投资者的教训:

避免跟风行为:任何投资,只要变成人们交谈中广泛热议论的话题,都可能对你的财富造成特别的危害。正如在极度狂热的时段,跟风行为会诱使投资者甘冒越来越大的风险,在悲观情绪弥漫之际,跟风行为也让投资者认赔服输,黯然离场。媒体为了吸引观众和听众大肆宣传行情跌得如何之惨。在一些事情上小题大做,也往往助长了投资者的这种自毁行为。即使媒体不进行过度报道,市场的大幅波动也会怂恿人们做出基于情绪而非理性的买卖决策。投资者往往在市场出于顶部或者接近顶部时(此时,每个人都热情洋溢)把资金投资共同基金上,而在市场出于底部时(此时,悲观气氛主宰着一切)却将资金撤出。

避免过度交易:如果一定要交易,就卖出赔钱的股票,而非赚钱的股票

避免其他愚钝的投资技巧:1.堤防新股 2.对热门建议保持冷静 3.不要相信万无一失的策略 “如果有什么东西太好了,甚至显得不真实,那么就是太好了,不真实”

$中国平安(SH601318)$ $格力电器(SZ000651)$ $贵州茅台(SH600519)$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9-07-02 17:38

行为金融学确实更接近真实

2019-07-02 20:44

我就主攻行为金融,今年90%收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