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慢慢理解<敢为天下后>
大道的本分,平常心,发现错立刻停止就是最小的代价等思想,可以说都是很好理解的,是符合一般人的常识的。
但是,消费者导向,敢为天下后的思想,是有一点反常识的,真正理解可能需要踩坑或者走走弯路。比如波士堂的采访,嘉宾就跳出来说企业缺乏创新,还有一个视频资料是采访了一位步步高员工,他也说了类似本分很好理解,敢为天下后似乎有些保守。
其实,大道也指出了,敢为天下先会有可能遇到1️⃣陷入创新者自嗨,2️⃣市场(消费者)教育成本高,3️⃣大厂投入研发费用比小厂年销售额都高,等问题。
【另一方面,大道提出了做产品要有差异化(自己产品的特点/优势/门槛/护城河),这两点不矛盾】
最近看完了选择卓越这本书,加深了对敢为天下后的理解。
首先,企业到了一定阶段,创新是必须的,就是说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你才能入场,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入场券。没有的话,连入场都不能。
但是入场了之后,是否要加大投入创新,才能让企业更健康更长久的发展呢。通过对比调查很多美国上市企业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反而需要慢人一步。就是大道所说的为天下后。
每个人的经历和理解程度不同,可能就是因为那层窗户纸的位置不同,需要多找几个位置捅透它。
今天想了一个例子。
一个自行车拉力比赛,敢为天下先就是冲在前面的,他可以在早期通过自己的节奏控制比赛,可以获得所有观众的目光和喝彩(相当于企业收益)。
但是我们在早期赛段,要做跟随者,让先行者去破风,减少阻力后我们跟在后面,保存体力,观察局势。
看到前面可能会有危险就提前刹车保持安全距离和避开,看到前面一路平坦就跟进。
随着比赛时间的推进,了解了整个赛道和熟悉了对手情况之后,就可以选择跟前面并驾齐驱,保存体力,还是超过对手,我们有了选择的能力。
毕竟做企业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竞赛,要在了解环境,了解对手,了解自己之后,选择一个最优解,才能更健康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