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观察的豆皮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5喜欢:1
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对人工智能也是这样报道的。结果嘛,非常遗憾。
半导体,实话实说是存疑的。
科学和技术有自身规律。
至于炒股嘛,理由何其多,文章写起来也比真的搞技术简单得多。

热门回复

这个现象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为什么你会觉得美国留不住这些人,这些人为什么要回中国?
芯片喊超车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了,股票涨了几天,所以现实里技术也近了,是吧[滴汗]

创业了然后就成功了?那你为什么不说说在美国硅谷创业的华人更多呢[滴汗],别人去赚美元,比赚人民币好得多吧。而且对于追求人工智能事业的人而言,美国也更好啊。人工智能三大学术重镇,多伦多、斯坦福、麻省理工全在北美,投资也多,各大科技企业都在加大投入,全球的AI人才都在往美国走。
就因为A股要炒AI股,所以中国的AI一下子就好了,是吧,你该不会信了那些小作文吧。[滴汗]

我还是直接和你说了吧。大部分去美国,其实还是追求经济利益,追求事业发展,并不是追求什么“自由的空气”,20-30年前就有很多华人回国到高校当教授了,彼时中国经济还比较落后,回国创业的没有最近十几年多。

好了,兄弟,你不要继续了,你说的对,打住。

有什么好存疑的,中国有的是人口红利甚至人才红利,摸着别人的石头过河还过不了?而且很多专业,都是从美国挖人,或者美籍华人回国创业。而且我告诉你一个事实,美国大多数高科公司,技术骨干就是华人。其他人种尤其是白人,很少学STEM的

芯片产业链非常庞大,大部分供应链确实是攻克了。要不然呢?华为手机几百只芯片,都去买美国的?人家一拆机不就查到供应商了?

你是活在大清吗?别说一线城市,二线的成都、武汉、杭州甚至合肥都有很多华人回国创业。人家为什么回国?因为能挣钱有回报呗,人家回国开公司,可以拿到风投的钱,公司做好了可以上市。

失败的,举一个典型的案例,柔宇科技,老板和公司二把手,都是清华毕业去美国留学的。柔宇科技失败了,无非就是预期中几十亿几百亿身价没有实现,但是不妨碍他们有一个多亿或者几个亿的身价啊,他们要是留在美国当打工仔,未必能有这个身价,而且美国去工业化,他们在美国未必有符合自己专业的打工岗位。回国创业,接近下游的手机产业,也有利于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