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采访】 APS王康宁 – 港股市场配置价值显现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3

近日,APS毕盛资深投资董事王康宁受中国基金报邀约采访,与多名知名私募共同探讨港股投资价值。以下为王康宁采访核心观点:

1、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港股当前疲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康宁从行业表现来看,教育,医药和医疗服务,互联网,房地产,物业管理等之前的热门赛道可以说是重灾区,对于这些行业的集中的严格监管,再叠加房地产周期就是这轮港股熊市主要的原因。

另外今年海外的投资者对地缘政治也更加敏感。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和国际关系变化,一系列的科技、金融限制措施导致海外投资者对于投资中国非常谨慎,推迟或者减少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头寸。然而,他们所获取的关于中国的信息,更多来自于海外媒体的片面及不实报道,对于中国的各种行业、产业政策就会产生误读,这也进一步强化了悲观的投资者情绪。

2、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港股当前估值如何?

康宁无论是横向对比A股市场或国际市场,还是纵向看港股的历史市盈率水平,港股目前都处于极为低估的水平。相对于A股市场,现在A-H同时上市的公司H-A折价率的中位数在48%左右,这样幅度的折让已经接近历史的最大值。从市盈率来看,恒生指数处在9.1倍的12个月滚动市盈率和0.9倍历史市净率,这也已经和2016年的历史低位时非常接近,所以当前具有基本面支撑、估值相对较低的港股有非常好的配置价值。

3、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港股目前有哪些股票具有投资吸引力?

康宁在港股经历了大幅回调之后,很多公司的市盈率估值几乎被砍了一半, 估值水平显得更容易买得下手了。但是我觉得不能简单机械得以回调幅度去判断股票的投资吸引力。对于一些强周期行业,虽然现在估值水平已经先下来了,但是盈利水平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这类股票的筑底可能还没有结束。同时,对于一些监管政策发生变化的公司,他们的股价回调了很多,但是这些公司的投资逻辑可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盲目抄底。

医药和医疗器械板块在几轮国家集采之后估值回调很多,现在这个时点来看,估值已经反映了很多对于集采压价的担忧,而且上市公司报出的业绩也已经显示了大部分压价后的业绩下滑。所以,相对于很多股价已经回调但是业绩下行压力还没有显现的公司,医药或者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较早出现合理的估值回归。我们深信医疗行业从根本上还是一个创新驱动的行业,长远看这也会是中国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所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也一定会鼓励创新型的公司做强做大。

还有就是绿色能源运营行业,在过去的一年中,股价逐渐消化去年投资者高涨的热情,现在行业的情绪已经比较理性。绿色能源是未来二三十年的大发展方向,要达到我们预定的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企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4、中国基金报:石油煤炭等旧能源会否继续走强?

康宁去年煤炭紧张造成了夏天火力发电发力不足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这几年煤炭限制新增产能,煤炭产量没办法增加。而随着今年和明年煤矿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煤炭的供给需求情况未来会有变化,所以煤炭企业目前的利润率到时候会有下行的压力。

相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全球属性更强,所以油气行业的股价表现会紧跟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这里面决定的因素就比较多了,俄乌冲突,主流央行的加息节奏,OPEC的产量计划等等都会对油价产生影响。通常来说,市场很难预测,价格波动更难把握,我认为关注长期价值更有意义,也更有效用。

5、中国基金报:你如何看待美国政策造成医药CXO股价暴跌?

康宁我觉得美国对于提升生物制药自给率的政策仅仅是CXO股价下跌的一个催化剂,更核心的还是CXO行业面临的基本面因素,只是这些在恶化中的基本面因素没有完全被股价所消化。CXO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随着国际主流央行加息,风险资本对于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创新药的支持态度会有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遍地开花转向更为谨慎的精挑细选。这种资本风险偏好的变化会对为创新药提供研究和临床服务的服务商产生巨大的成长和利润率的压力。还有一点就是过去两年和新冠疫情相关的医学研究活动大幅增长,而在海外多个国家疫情防控的时候,中国的供应链几乎是受影响最小的,从而CXO公司每家都看到了高速的订单增长。而现在这个时点,国外疫情防控已经几乎完全解除了,他们的供应链恢复了正常,之前转移给中国公司的业务会回流,另外和新冠病毒相关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投入也同时大幅回落。所以从风险资本和疫情周期来讲,CXO行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但长期成长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估值调整后的优质股将迎来具有吸引力的配置机会。

6、中国基金报:你怎么看待美国的通胀和加息,对未来港股走势影响如何?

康宁美国的通胀有一些明显的短期的因素,比如油价造成的交通运输价格上涨和劳动力错配性短缺造成的,比如医院护理和重卡司机的紧缺。

但同时也有一些可能被市场忽略的长期的因素,比如租房价格,或者按美国主流经济学测算使用的房屋所有者等价价格OER指数(owners’ equivalent rent)。在加息周期的前段和中段,租金的价格反而是上涨的。考虑到租金价格的强粘性,目前的高通胀可能不会像大家期望的那样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供应链瓶颈解决而快速回落。考虑到租金类成本在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中31%的权重和在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中15%的权重,租金上涨还是会给明年美国的通胀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会连续大幅地加息,因为通胀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惯性,就像最近英国和美国铁路工人闹着要罢工一样,一旦形成上个世纪70年代的恶性循坏就很难控制了。 

在加息周期中,对于利率敏感的资产跌幅更大,而在股票市场中,高增速、低现金流、高杠杆的行业会特别敏感,而增速较低、但是现金流充沛的公司股价相对会跌幅较少。这样的宏观环境对于成长期的高科技行业的股票较为不利,由于这些科技股的高成长性,它们的股价所隐含的“久期”会长于市场平均,这就使得高科技行业股价对于利率水平的预期的敏感性远高于市场水平。

由于全球科技行业高度关联,市场关注点也高度也日渐趋同,这样的市场环境将会对在A股和港股中以自下而上,在科技和其它高成长板块中精挑个股的策略带来很大的挑战。当然港股市场里也不是只有高成长高估值的股票,很多经营稳健、低估值、现金流可以持续增长的公司在今年随着大盘也一起下跌,这类股票在升息的环境下有可能成为资金很好的避风港。

7、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港股市场,最大的风险点是什么?

康宁中国的经济增速,国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地缘政治的走向以及国家对于南向资金的引导政策等都是影响香港市场的主要因素。最大的风险点可能在于全球性经济衰退,以及全球流动性收紧带来的债务偿付风险,但“危”与“机”往往并存。

作者介绍:王康宁

特许金融分析师,现任公司资深投资董事。曾任新加坡辉立证券分析师,2004年4月加入毕盛投资至今,拥有19年中国股票投资研究经验。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学位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本文原刊于公众号“中国基金报”,原标题“万字干货!关键时刻,七大私募最新研判:历史极低估值,有望迎来大机会!”,原作者刘明、任子青、吴君,毕盛投资授权转载,较原文有删改。

重要提示:本文仅包含一般性信息且仅供参考,未考虑特定人士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特殊需要。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无意、也不得解释为证券交易要约或要约邀请。本文所载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得作为投资依据。文中所载观点、分析及预测不代表毕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毕盛(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整体观点。证券的过往表现和文中针对证券、行业、市场或经济趋势作出的预测或表达的观点绝对不表示未来可能的表现或任何回报保证。因使用或依赖本文而产生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的,毕盛、其任何雇员或其关联方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尽管本文所述信息根据毕盛认为的可信渠道获得,但毕盛不对其信息的准确性、充分性、完整性、合理性或真实性作出任何声明或保证。本文在“现有”和“可用”的基础上提供,本文信息仅限于发布之时的分析、推测与判断,本文所述信息或观点可能因市场动态而变化,将随时更改,不作另行通知。本文尚未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审批。本文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或税务的意见。文中所用图片仅为提供资讯之用,图片中可能包含归属第三方版权或经授权使用的图片或要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雪球后台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