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蛋:7百万生命换不回一个协议!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导语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巨大冲击,曾一度让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然而,疫情过后,各国在制定防范下一场大流行的国际协议时却陷入僵局,谈判进展艰难。这场看似势在必行的谈判为何如此艰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付出一场700万人生命为代价,都换不回一纸全球疫情防范协议的签订。

一、事件现状:2024年5月期限将至,协议遥遥无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时间表,全球疫情防范协议原定于2024年5月之前达成。然而,直至今年3月底第九轮谈判结束,各方仍未就协议条款达成一致。面对期限将至,谈判被迫加时,4月底将重启新一轮会谈。

就连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4月初也只是谨慎地表示”相信这可以实现”,难掩对达成协议的疑虑。有专家直言,原先为期两年的时间线过于理想化,在如此复杂敏感的话题上结成194个国家的共识确实艰难。

二、原因:疫情阴影下的全球不信任加剧

导致谈判进展迟缓的根源原因,在于疫情曝露的贫富国家间巨大鸿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不信任氛围。发达国家垄断疫苗供应、发展中国家被冷遇等不公正现象,让疫情的创伤在谈判桌上延续。

报道引述公共卫生倡导者特恩的话:“代表们更多地是在回顾过去,而不是展望未来”。南非总统更直言,在获取疫苗方面,“我们感觉自己像乞丐”,好像”北半球的生命比南半球的生命更重要”。

三、分歧焦点:病原资源和利益分配问题世代遗留

谈判陷入僵局的症结,在于各方无法就新发病原体的资源和利益分配问题达成共识。发达国家希望确保获取病原数据和样品,以便加快疫苗研发;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要分享利益,避免重蹈不平等分配疫苗的覆辙。

这一矛盾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亨利埃塔·拉克斯的遭遇,她的细胞遭到非法利用,成为当代生物剥削的经典案例。南北方国家对这一历史创伤的反思,加剧了谈判中的分歧和不信任。

四、后续发展:领导力缺失或加大谈判阻力

展望未来,达成全球协议的前景并不乐观。一方面,气候变化和新技术等因素让新一轮大流行的风险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社会防疫疲劳和部分国家对公共卫生权力的限制,也加大了未来的应对挑战。

更重要的是,有报道批评当前”全球领导力缺失”。布朗等人才不得不呼吁各国为共同利益合作,但在后疫情时代,许多政府领导人对此难以付诸行动。一旦现有利益分配格局难以扭转,谈判僵局也将难解。[捂脸]

我们观察到,疫情后时代,各种内外因素叠加,导致全球抗疫协议的缔结之路并不平坦。世界对此的高度重视与各方分歧加剧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艰难进程的缩影。化解谈判僵局,需要拿出与应对疫情同等的勇气与智慧。否则,我们何以应对下一场疫情,难道又要牺牲700万生命?